第四千八百七十四章 吏校人才控天下
“此後,藉着土斷和北伐的名義,要青州的這些豪強地主,按國法的規定出力,出丁,這樣就會讓一些小地主或者是豪強的支流,被迫流落他鄉,因爲他們沒有足夠的土地可分,爲了讓其不至於流往北魏,後秦這些番邦國家,劉裕他特意要讓檀韶,檀祗這些信得過的兄弟來管理鄰近的南青州和徐州江北之地,這裏地多人少,而且一直是劉裕搞直轄領地的試點地區,青州流民若是肯來,是皆大歡喜的事,而且這裏不象以前那樣是前線,戰區,相對來說很安全,恐怕就連一些上層的豪強地主,也會主動移民這裏呢。”
說到這裏,羅龍生的眉頭微微一皺:“只是,檀家這兩兄弟治軍打仗堪稱名將大帥,但是治政一向不行啊,要他們來管這地方,到時候安撫不好這些新流民,反而讓他們白白流失,豈不是會壞了劉裕的大事?”
黑袍的眉頭一挑,沉聲道:“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的,但最近我接到了情報,劉穆之他們在臨朐一帶,開設了一個叫什麼藍翔吏校的組織,有點象以前他們在京口搞過的庠序,只不過以前的庠序說是用來教育北府軍有功將士們的子弟,讓他們免費入學,由朝廷來承擔那些教書先生,祭酒和博士們的俸祿,而這個藍翔吏校,規模就大了很多了,有數千原來南燕鮮卑貴族的子弟,在這吏校裏學習漢家語言,包括朝廷的禮法制度,識文斷字,說是以後要靠這些人來教化鮮卑人,使之編戶齊民。”
羅龍生咬了咬牙:“這個不新鮮,以前漢家的中央王朝,在安撫那些四方來投的蠻夷時,也是讓其貴族子弟到都城來學習漢家文化,一方面是漢化和儒家仁義這些思想讓他們接受,以後這些信了仁義禮智,忠君孝父的蠻夷子弟,回到部落之後,也會跟他們族人傳統的那套,格格不入了。這可比當人質要厲害得多。”
黑袍微微一笑:“正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的拓跋氏的太子拓跋沙漠汗,因爲在中原當了太久的人質,回去後身上的那套漢人的做派,跟老的拓跋氏鮮卑貴族格格不入,這些人聯合起來逼着當時拓跋代國的國主拓跋什翼健了沙漠汗,另立他子,此事也造成了拓跋氏部落後面多年的內亂,最後被前秦所滅,可謂教訓深刻。”
“不過,現在南燕被劉裕所滅,以後這些鮮卑人,也不可能再以部落的模式繼續保留了,慢慢地會變成編戶齊民,成爲普通的晉人,這好像也是慕容蘭畢生的夙願,甚至說是遺願,劉裕沒有屠滅所有的鮮卑人,又不想讓他們象以前五胡亂華時劉淵那樣,繼續被這些部落貴族所控制,就只有走這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