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零二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存
就連到彥之也好心地勸道:“陶長史,這個時候不要意氣用事,還是穩妥點的好,你們的出擊是我們整個荊州軍團的前鋒,關係到大軍的軍心士氣,可不止是你們個人的得失啊。”
劉真道哈哈一笑:“陶長史,你在荊州江州可有關係,就算大軍不利,潰散了,你也能找到些漁家,農戶幫你脫身,可是庾將軍他們可就未必能走得脫了,你可得爲他們多着想啊,還有那幾千將士,真要在這種環境下作戰,能打贏嗎?”
陶淵明平靜地說道:“這次我可不是被妖賊綁架到荊州,無處藏身只能找到漁家相助,我既然身爲建威將軍長史,就要與大軍共存亡,不然臨陣脫逃,也會死於軍法,劉僕射,這點我可以向你保證,如果我沒有接到命令就擅自脫離部隊,你隨時可以斬我。”
劉穆之點了點頭:“這是必須的,你既然入了庾公的幕府,成了他的長史,那就不再是不受國法軍法約束的名士陶潛,而是朝廷的官員,要和其他的將士文武們一樣,受到軍法的制約,所以,你還是最好想清楚,準備充分了再出擊,劉虔之太守那裏,我可以幫你再寬限一個月的時間。劉太守,你…………”
陶淵明擺了擺手:“不用了,劉僕射,謝謝你的好意,但是這次在江州的出擊,宜早不宜遲,半個月內出擊,幾乎是必勝之局,而如果再拖上一個月以上,那反而勝負難料了。”
劉穆之笑了起來:“那陶長史,請你當着這滿殿文武軍吏們的面,說說理由吧,呃,如果這事事關軍機,不可外泄,我現在也可以讓大家離場。”
陶淵明笑道:“這不是什麼大機密,我相信在場的也全是大晉的忠臣良將,斷然不會把這些原因外泄。其實,這就跟當年劉大帥京口建議,推翻桓玄一樣,打的是速度和氣勢,我雖然不太懂軍事,但經歷了幾次這樣的事情後,也悟出了這個道理,這一戰,我們就是要明着大張旗鼓地,以最快的速度出擊江州,如此,則會讓江州當地的豪強們,站在我們這邊,而不是敵人那裏!”
說到這裏,他看向了劉虔之:“劉太守,當年你們第一時間就加入了劉大帥的建義部隊,請問如果劉大帥當時只有幾百人,按常理說,他應該是逃向江北,與劉毅會合,再召集江北那裏的北府軍將士以圖起事,如果是這樣做的話,你們三兄弟還會加入劉大帥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