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千三百七十六章 天下大亂源黃巾
白虎嘆了口氣:“羌人自西漢時代起就是開始與中原有了大量的接觸和融合了,因爲在春秋戰國時期,河西一帶是匈奴人和小月氏這些盧水胡等部落的牧場,直到漢武帝反擊匈奴,才把河西四郡收入漢朝疆域,從此也開始了和涼州河湟地區的羌人部落的接觸,幾百年下來,衝突不斷,飛將軍李廣也有過跟羌人作戰的經歷,羌人部落人口衆多,半耕半牧,而河西甘涼一帶的漢人軍隊和百姓數量上處於絕對的下風,但靠着漢人的強大組織力和關中軍隊的一次次出擊支援,也算是平定了羌人各部多次的反抗,到了董卓的時期,涼州已經算是東漢比較穩定的一塊地盤了。”
青龍冷冷地說道:“穩定什麼啊,別說董卓時代了,後面西晉時的禿髮樹機能之亂,還連殺四任涼州刺史,釀成震動天下的大亂呢。”
白虎微微一笑:“那是因爲從東漢末到西晉,近百年來中原天下都大亂,小小的涼州失去了強大漢軍的壓制,這才讓羌人部落重新發展壯大,出現了禿髮樹機能這樣的大軍閥啊。不過,我想說的是,以軍制來說,羌胡部落是部落酋長直接管理,保留完整的部落模式,他們也會一點耕作,識五穀,不象北方草原的胡人那樣,幾乎完全不會農事,所以董卓爲代表的很多涼州刺史,軍閥,是結交這些羌人部落豪帥,給他們提供糧草和布帛,以換取他們不作亂,甚至是爲自己提供兵馬助戰,畢竟,這些部落是有很多牛羊和馬匹的。”
朱雀點了點頭:“就是一種非編戶齊民,但處於半僱傭狀態的徵發異族?”
白虎正色道:“是的,對於這些異族,其實同樣有他們的貴族,酋長和部落裏的族人之間的關係,後世是隨着羌人,胡人大量地進入中原,中原的統治者面臨一個如何徵用這些部落人馬的問題,後面我會講到北魏,後燕這些進入中原的胡虜國家在胡人部落裏的徵發模式,而現在,我們還是說說董卓之亂後,三國時期開始出現的軍戶,這是一種全新的軍制。”
青龍笑道:“一直在等你詳細說說這個呢,軍戶制度,是對於以前從六郡良家子,平民百姓之中徵發的這個制度的根本性改變,大概也是從此各國軍隊的構成,甚至是政治制度上也相應地進行了徹底變化,你說的士族失去對軍權的控制,其實從根本上來講,是從軍戶,世兵制度的出現開始的,我想聽聽白虎大人詳細地聊聊此事。”
白虎點了點頭,略一思索,說道:“這個軍戶制度,確實是從曹操開始才第一次出現的,之前的歷朝歷代,從先秦到兩漢,都是由國家分地給百姓,成丁後分到一定數量的田地,然後百姓們要根據這些分配的田地,對國家盡義務,交稅,抽丁,徭役,都是這種義務的表現。所謂報國恩,報君恩,就是如此。”
青龍冷冷地說道:“又是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那套把戲,搞的好像老天讓出了個皇帝,他們纔有的活一樣,這天下的土地,本就是讓天下人自己擁有的,讓他們足以謀生的東西,憑什麼就成了皇帝一個人的了?”
玄武微微一笑:“青龍大人,我知道你對於這種獨夫君王一向是討厭的,但我們都知道,如果不搞出這種君權神授,受命於天的理論,那天下人心會思亂,誰都會去想,那個皇帝爲何不是我呢?那就會天下大亂啊。千千萬萬的底層百姓,如果一旦覺悟,都認識到皇帝,天子是和自己一樣的人,那誰會甘於接受被人統治的這個結果呢?”
青龍勾了勾嘴角,說道:“我知道是這個道理,儒家發明什麼君權天授這些理論,就是爲了統治和御民的,甚至把百姓看爲牛羊一樣的,我們這些世家高門也從中得到了好處,若非如此,莊客佃戶們怎麼會如此聽話呢?因爲皇帝代天牧民,而皇帝牧不了這麼多民,得委託我們代爲牧。”
白虎笑道:“青龍大人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對皇帝制度如此憤憤不平了,只不過,我們這些上層貴族,是需要利用好這個制度,既讓底層百姓不生反抗之心,又要對皇帝的權力給與各種限制,不讓他真正的能決定我們這些人的生死,不讓他也能牧了我們。”
青龍冷笑道:“不錯,這就是我們黑手乾坤存在的意義,對上限制君權防守獨夫民賊,對下要做到安撫民衆,天下太平,既然不能讓他們喫不飽餓死,釀成叛亂,又不能讓他們生出不必要的野心,想要奪權。”
白虎平靜地說道:“百姓們是很難會有這樣的想法的,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但治世之中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有野心的士族,貴族,不滿現狀,想要奪取皇位,於是通過各種辦法,組織和煽動百姓,起事叛亂,這些,纔是我們真正要警惕的,如果只是爲了幾個逃奴,盜賊,也不需要我們黑手乾坤的存在了,而這樣的人,在東漢末,就是太平道,是黃巾軍,是張家三兄弟,他們掀起了天下大亂,但是,亂世的延續,卻是因爲關東的豪強地主們。”
玄武點了點頭:“白虎大人的意思,是因爲平定黃巾之亂時,允許天下豪強自行募兵壯勇,然後這些豪強就有了經歷了戰事,有軍事能力和組織度的莊丁,門客隊伍,自己也有了官職,董卓之亂一起,這些關東豪強就再次自行組軍,讓整個天下陷入戰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