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后壽宴
梁宰相思索片刻,這才點了點頭。
劉仲書說得有道理。
這些學子雖然都是來參加科舉的,但基本都是以地方形成小團體。
絕不可能有人能將這些人全部組織起來。
所以今日京城之所以無人再敢議論此事,想來確實是被昨日的事情給震懾住了。
一旁的劉仲書搖頭冷笑道:“要是早知道這羣人這麼輕易就能震懾住,我等早該出手的。”
對於此話,梁宰相不置可否。
“你們繼續盯着,這京城之中的言論方向必須把控好。”
梁宰相看向嚴冰雲,冷聲交代道。
嚴冰雲點了點頭。
“屬下遵命。”
說完嚴冰雲便退了下去。
見他離開,劉仲書也拱手說道。
“宰相大人,那下官這便告退了。”
梁宰相點點頭。
“明日就是太后壽宴,切記絕不能出任何岔子!”
劉仲書神色鄭重。
“請大人放心!”
等他們離開,梁宰相這才又坐了下去。
“難不成有什麼事情被本相忽略了?”
梁宰相總感覺心頭有種不安的感覺縈繞,可想了半天,他還是想不通自己到底遺漏了什麼。
……
轉眼時間就到了第二天。
今日的京城顯得比往日熱鬧許多,各家店鋪都掛上了紅燈籠,顯得喜氣洋洋的。
而且不少店鋪門口,還特意掛上了一塊牌匾。
“爲慶賀太后娘娘華誕之日,今日.本店消費一律八折起!”
商家們的慶祝氣氛感染了京城中的百姓,百姓們有點閒錢的也紛紛出門逛了起來。
這使得京城上下都充斥在一片熱鬧歡喜之中。
而此時在城門口,一輛又一輛奢華無比的精緻馬車正緩緩駛進城中。
“你們看,這是扶-桑國的使臣!”
“高麗的使臣也來了!”
“後面這一排該不會都是金國的車隊吧?!”
“還有那個,那是遼國的車隊!”
“……”
城門口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看到各國使臣紛沓而來,百姓們的驚呼聲不斷響起。
在大夏周圍,除了最強的勁敵漠北國之外,還分散着大大小小十來個國家。
放在以往,若只是太后壽宴的話,這些諸國根本不會派遣使臣前來。
但今日他們卻紛沓而來,實在令人震撼。
不過覺得震撼的也就是普通百姓們。
凡是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這些小國之所以會特意派遣使臣前來慶賀太后壽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夏現在騰出手來了。
當初大夏與漠北戰得不死不休,這些小國自然不怕大夏。
但現在大夏與漠北和談,這也就意味着,要是大夏看他們不爽,隨時都能調出主力來對付他們。
爲了避免被大夏針對,他們自然是要上趕着的前來巴結大夏了。
待這些外邦使臣進城後,衆人本以爲熱鬧看得差不多了,可沒過多時,他們便聽到一陣馬蹄聲響起。
衆人紛紛驚訝的看向城外。
只見不遠處一道黑色洪流緩緩現出,看到這一幕,衆人神色大驚。
“該……該不會有人打過來了吧?”
不少人看到這一幕,都驚得往後退去。
守在門口的城衛軍也有些驚恐起來。
但那道黑色洪流很快便停了下來。
而衆人此時纔看清這些人的大旗之上赫然寫着一個“楚”字。
“是楚王的人!”
衆人鬆了口氣。
只見一行人氣勢凜然的走進城中,這來的分明只是一隊儀仗隊,可衆人卻都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聽聞如今天下藩王中,魯王最富,楚王最強,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衆人看着楚王的使臣隊伍,眼中滿是敬畏之色。
楚國使臣高昂着頭,看向下方衆人的眼神宛如在看螻蟻一般。
等他們浩浩蕩蕩的進去之後,後方又有一隊人馬趕來。
“是魯王的使臣!”
“嘖嘖,都說魯國最富,看來並非吹噓啊,你們看那馬車之上,那鑲的可是金邊啊!”
“看到那一大排箱子了嗎,我猜裏面裝的肯定都是銀子!”
“這得有幾十萬兩了吧?”
“何止啊,這起碼得有一百萬兩!”
衆人看着魯國這些裝飾奢華的馬車路過,都不禁讚歎起來。
楚國和魯國,一者強,一者富,他們的實力,放眼天下都無人敢質疑。
有他們兩國在前面打樣,緊隨其後的趙王和吳王的使臣車隊就顯得有些太普通了。
不過後兩者的規格也足以顯出他們的地位。
等他們進城後,衆人便要散去。
但就在這時,突然有人開口嚷嚷道。
“大家難不成忘了,咱們大夏還有一位藩王呢!”
一聽這話,衆人這纔想起,如今大夏還有一位燕王。
“燕王不是就在城中嗎,他怎麼可能會從這裏過來!”
衆人搖了搖頭。
那說話之人嘿然一笑。
“燕王這兩日都在城外訓練親衛,現在其他藩王都來了,想必燕王也快了吧,咱們不如等等,等燕王進城了再走吧!”
聽到這話,衆人這才停下腳步。
都看了這麼久了,再看一會兒也沒什麼。
而且看完了其他藩王的陣仗後,衆人也很想看看,燕王比他們如何。
此時進城的四大藩王的使臣也聽到了這些百姓的話。
“他們說的燕王可是楊凡?”
楚國使臣看向身旁跟着的城衛軍士卒問道。
那士卒忙點了點頭。
“回稟大人,燕王名諱正是楊凡。”
楚國使臣略微思索片刻,隨後擡手叫停了車隊。
楚國使隊一停下,後面衆人便也紛紛跟着停下。
“趙兄爲何停在此處啊?”
魯國使臣帶着趙國使臣和吳國使臣湊了上來,抱拳問道。
趙伏回頭看向幾人,笑着開口說道:
“聽聞燕王馬上就要來了,難道幾位不想見見燕王嗎?而且同爲大夏藩王,我覺得咱們一起進城也是應該的。”
趙伏此言一出,幾人相視一眼,隨後點了點頭。
他們此次入京城爲太后祝壽,自然也想趁機見見燕王。
他們倒是想看看,這楊凡有何本事,敢繼承燕王大位,做大夏的第五位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