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君情 完結+番外_41 作者:未知 秦曦看向其中一位身着藍色軍衣的將領,喊道:“陳墨。” 這陳墨來頭倒是不小,是秦正天封的大將軍陳烈的大兒子陳墨,這陳墨十八歲靠着武考進的軍營裏,一直由秦曦帶着,秦曦對他很是信任,對他們陳家也是諸多的擡愛,正巧,陳烈手裏的兵符也是秦曦一直想要握在手裏的東西。 “在!” “今日一戰,你負責組成盾陣,用龜甲陣,抵禦騎兵的前行。” 龜甲陣,即兵士們先密集成原形或方形,外圍的兵士把盾一個接一個連接起來,垂直擋在自己的胸前護住身體。後面各列的士兵把盾像傘一樣舉在頂上,也一一連接,以抵禦從上面飛下的失石和亂箭。 另外,前排的士兵已強硬的遁甲,阻止那騎兵的前進,一旦前排的騎兵墜馬,便會相應堵住後面的騎兵前進。所以,龜形陣最主要的功能還是抵禦遠程傷害,因此常常用在攻堅戰中,掩護部隊的行進和作業。 “主帥認爲五千人夠嗎?” 秦曦轉念一想,這次的戰鬥,我方用十萬人對敵方二十萬人,這五千人抵禦的不過是對方的兩萬騎兵,應該是足夠的。 “夠了,這陣一定要布好,最爲關鍵。” 陳墨站起身來行禮:“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陳墨的爲人秦曦很是讚賞,不同於一般的官宦子弟,酒囊飯袋,什麼也不會。 秦曦點點頭,又說:“你營中尚且餘下一萬五千人大概,剩下的一萬人,將我們來時帶來的長矛分發下去,每遁甲後帶兩人,三人執一盾兩槍,可隨意切換,默契合作,待那騎兵墜下,便用那長矛,擊殺他們的戰馬。” “是!此記甚妙!” 秦曦又道:“錢伯,你的兩萬人組成衝鋒軍,在遁甲之後,步兵之前,你的兩萬人,必須要能同陳墨的龜甲陣配合,當他的長矛無法配合的時候,你的衝鋒軍就要用“戟”或者“長柄斧”對付意圖衝進步兵陣中的騎兵。” 由於這些武器的長度並不像長矛那般長,卻能很好地攻擊混戰中肉搏的的驍勇騎兵,以保護大量的步兵,免得步兵還沒動手,就被削去大量的實力。 “是!”錢伯的父親是兵部尚書錢勳英,秦曦並不喜歡錢伯,當時入了他的軍營也是因爲他的父親兵部尚書來找秦曦好好地求了一番,這纔給了他一個機會,也收了兵部的權力在自己的手上。 要是這麼算來的話,秦曦也並不虧。 秦曦又轉頭看向另外兩個將領,“彭文亮!姚俊民!你們兩人各有兩萬兵,當時編隊時我安排的事,好了嗎?” 這兩個人是秦曦偶然中得來的兩個能人,當時他兩不過是京都青樓的一個打手,一次被人毆打被秦曦相救,自此以後也就一心爲秦曦賣命,無有二心。 兩個人都是揚州人士,來京都討生活,如今當了副將,也是勤勤懇懇的,兩個人的性格都是屬於老實忠厚的那種,帶起來也很聽話,說一不二的,秦曦倒是甚是寬慰。 但是想比之下,彭文亮的性格更爲穩重一些,他也是秦曦心裏比較看好的將領之一,彭文亮的長相就是屬於兇狠的一類,揮起大刀來,頗有程咬金劈三板斧時的氣勢。 姚俊民則相對比較差一些,一直以來都是跟在彭文亮的後面,有什麼事都要彭文亮幫襯着。 這時也是彭文亮說道,“已經按照二皇子吩咐,從四萬人中,挑選了最適合當步兵的三萬人。” 秦曦道:“很好,這步兵佈陣,最是麻煩。五陣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爲右角,偏爲前拒。” 姚俊民問道:“何意?” “五陣指的是“兩、伍、專、參、偏”五種兵陣。偏陣爲前拒,爲了誘敵而設,前置兩千人,讓敵人掉以輕心,想要留後手以制我們,卻沒有機會。兩於前,即以兩陣爲前鋒,置四千人,挑選武力兇悍的人與前面,削弱敵人的前面力量。伍於後,即擺伍陣作爲後衛,以此保護主帥,置一萬人,要挑選體力比較好,耐力也比較好的人。右角爲專、左角爲參,兩翼的陣爲專陣與參陣,爲包抄所用,各置七千人,要挑選速度較快的,動起手來讓對方毫無招架之力。陣型中間留下大塊腹地,夾擊之用。” 彭文亮在心中畫下大概的佈陣圖,道:“如此,甚好。” 秦曦說着轉頭看向另一個將領,“範博宇!” 範博宇事事都好,就是性子急了些,所以秦曦並沒有安排他在前陣作戰,而是負責後陣的弓弩。 如果他在前陣擺陣,難免到時候不聽指令,意氣用事,壞了所有的計劃。 “臣在!” “弓箭手挑選如何?” “兩萬人中挑選了一萬人。” 秦曦思慮片刻,說道:“那便此一萬人,在後方佈陣,到時聽我號令。” “是!” 弓箭手是對付對方步兵的重要環節,弓箭始終是一項相當具有破壞力的攻擊武器,且具有遠距離性,弓箭手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弓箭手每兩人爲一組,一人持盾,一人持弓弩。”這樣的安排就是爲了弓箭手在提高攻擊力的同時,也可以免受傷害。 範博宇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