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朱雄英突襲方孝孺

作者:見月明
“方先生所言,吾不敢苟同。”

  就在方孝孺志得意滿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

  轉頭看去,赫然發現說話的是一七八歲的少年。

  少年神情很緊張,卻勇敢的看着他。

  周圍讀書人也都詫異不已,什麼情況?這誰家孩子,怎麼沒有一點教養?

  當然,也有看笑話的。

  至於是看方孝孺的笑話,還是朱雄英的,就不好說了。

  唯有陳景恪,用鼓勵的眼神看着他。

  但心裏也很好奇,他會怎麼駁斥方孝孺。

  方孝孺很快反應過來,並沒有訓斥朱雄英,而是拱手道:

  “不知這位小郎君有何高見?”

  朱雄英深吸口氣穩住心神,說道:“敢問方先生,孔夫子爲何會被世人稱之爲夫子、先師。”

  方孝孺不明白他爲什麼會問這個問題,但還是回道:

  “因爲孔夫子率先開私學向天下人傳授學問,且有教無類……”

  “世人無不感念其恩德,故以夫子先師稱之。”

  朱雄英馬上說道:“也就是說,在孔夫子之前是沒有私學的,學問爲貴族掌控……”

  “此亦爲周禮,難道我們大明要禁絕天下人讀書,只允許權貴掌握學問。”

  方孝孺張嘴想要反駁,然而朱雄英根本就不給他機會,接着說道:

  “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庶人是沒有資格學習文字,享受音樂的……”

  “不讀書不學習,古之庶人如何明智如何懂禮?”

  “這豈不是與先生方纔所言,古強於今相悖嗎?”

  “嗡。”此言一出,酒樓內陷入了一片嘈雜,衆多讀書人都議論紛紛。

  這個角度確實很新穎,之前他們從未想過。

  至此再也沒有人敢輕視這個小童。

  陳景恪也驚喜不已,朱雄英說的這些,都是之前他講過的,只是他講的很零碎。

  朱雄英竟然能將這些信息串聯在一起,用來駁斥方孝孺,實在是厲害。

  朱雄英也漸漸適應了這種環境,完全拋去了緊張。

  見方孝孺想出言反駁,就揮手阻止,誠懇的道:

  “先生學問勝我百倍,若公平辯論,我非先生對手。”

  “我也並非是想與先生辯論,只是想表達自己的一點不同見解。”

  “希望先生能讓我說完,可好。”

  方孝孺嘴巴張了張,哪有這樣辯論的?

  可他的操守,使他無法將一個八歲孩子視爲對手,只能頷首道:

  “好,我亦想聽一聽不同見解,小郎君儘管講來。”

  朱雄英拱拱手錶示感謝,心中對他的觀感好轉了幾分。

  陳景恪也嘆道,方孝孺確實是一位君子。

  “先生可知夏商周所轄土地幾何?”

  方孝孺答道:“禹定九州,三代之土是爲九州之地也。”

  朱雄英搖搖頭:“何來九州之地?夏商且不去說,單說周代。”

  “西周之時朔方、大同等地爲犬戎、鬼方所有,漢武帝時方纔從匈奴手中奪得。”

  “今山西以西之地,爲西戎所有,秦朝數代君主耗百年之力,方纔在秦穆公時期奪得。”

  “四川乃蜀國之地,亦爲秦時所得。”

  “今北平等地,當時爲孤竹等蠻夷所有,後經燕國曆代君主征伐,方爲大周國土。”

  “今濟南府、青州府等大片土地,當時爲萊夷所有。”

  “齊國曆經數十代人,方纔將其剿滅,將其土納入大周。”

  “當時淮水以南盡皆爲蠻夷之地,應天府在當時還是淮夷之土。”

  “列國落魄貴族南下,經數十代人教化方纔建立了楚國……”

  “故,夏商周何來九州之地?”

  “禹定九州,然這九州之地大多掌握在蠻夷之手,夏商周不過只佔據了一隅之地而已。”

  方孝孺啞口無言,瞭解過三代史的他知道,這些都是事實。

  但同時,他也爲朱雄英的見識感到驚訝。

  這麼冷僻的知識都知道,這少年不簡單啊。

  酒樓內其他讀書人,比他還要震驚。

  他們還是第一次知道這方面信息,且還是從一個八歲小孩之口。

  也不怪他們孤陋寡聞,古代書籍很珍貴,且科舉又不考史書。

  大多數人接觸的基本都是四書五經,對於歷史的瞭解,也僅限於一些比較知名的君主和歷史事件。

  朱雄英說的這些,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知識範圍。

  陳景恪算是最淡定的,因爲這些都是他給朱雄英講的。

  目的自然是通過歷史事實告訴他,華夏能擁有這麼大的領土,那都是靠先輩辛苦打下來的。

  以此激發他開疆拓土的雄心。

  只是沒想到,他竟然將這些信息用在了這裏。

  見衆人都被鎮住,朱雄英心下也不無得意,頓了一下繼續說道:

  “所以,三代之時國土不過當今二三省之地,民不過數百萬。”

  “此與老子所言之小國寡民無異也。”

  “從南到北不過三五日路程,君主之令朝發夕至……朝廷治國如臂使指,自然天下大治。”

  “當今大明坐擁十三省之地,生民六千餘萬,從南到北騎馬也要數十日時間。”

  “朝廷的政令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傳遍全國每一寸土地。”

  “今時與往日,相差甚巨矣,如何能用同法治理?”

  “先輩於黑暗中探索,觀察古今之差異,尋找更適合今時之法,方纔有今日之華夏。”

  “若先賢皆墨守成規尊古不變,豈有今日之天朝上國?”

  “吾只聞變法圖強,未聞有復周禮而強盛之國矣,先生以爲然否?”

  方孝孺默然不語。

  朱雄英越說越興奮:“先賢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爲我華夏探索前路。”

  “我輩豈能忘記先賢開拓之精神,放棄先輩之成果?”

  “若先賢泉下有知,恐難以安眠矣。”

  “我輩繼承先輩之精神敢爲天下先,讓華夏走的更遠更加輝煌。”

  酒樓裏的人再次騷動起來,這話大逆不道啊。

  如果是平時,他們肯定會狠狠批判。

  可是,和方孝孺的恢復周禮比起來,他們更願意接受朱雄英的觀點。

  畢竟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

  恢復周禮,直接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朱雄英深吸口氣,道:“最後我送給先生一句話。”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接着不等方孝孺說話,他又拱手道:

  “謝先生聽我妄言……我還有事先走一步,咱們有緣再見。”

  說完拔腿就走出酒樓。

  這小子繃不住了。

  陳景恪心下暗笑,也跟着起身離開。

  只留下鴉雀無聲的衆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