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

作者:見月明
朱元璋疑惑的道:“聖賢廟?詳細說說,都祭祀誰?”

  陳景恪笑道:“自然是祭祀我華夏列位先賢。”

  “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黃帝、老子、孔子、管子、墨子……”

  “諸子百家,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皆在祭祀之列。”

  朱元璋眉頭微皺:“這能行?”

  陳景恪胸有成竹的道:“別急啊,最關鍵的還在後面。”

  “黃帝乃人文始祖,陛下就將這個名號給坐實了。”

  “道家是諸子百家裏最早大興的,孔子都曾去聽老子講過課。”

  “諸子百家,也多受到他的學問啓發才創立。”

  “封他當個至聖先師沒問題吧?”

  “至於孔子,首創私學,有教無類……”

  “封他爲萬世師表,想必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會很欣慰的。”

  人文始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朱元璋是什麼人,瞬間就明白了這三個頭銜所代表的意義。

  這三個頭銜,孰輕孰重?

  自然是人文始祖最重,至聖先師其次,萬世師表居末尾。

  直接將孔子貶到老三去了。

  而且還能讓儒家無話可說。

  黃帝當人文始祖,你們儒家有意見?

  讓老子當至聖先師,也完全合情合理。

  孔子都承認,去聽老子講過課,你們要反對?

  要知道,老子可是有傳人的。

  道家和道教是一體兩面,別真把他們當病貓了。

  儒家要是敢反對,他們第一個跳出來開噴。

  到時候朝廷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

  而萬世師表,也完全符合孔子的思想,也是對他的表彰。

  你們儒生難道要反對?是認爲他老人家不配嗎?

  可一旦他們接受這個概念,那孔子就將永遠被黃帝和老子壓一頭。

  想到這裏,朱元璋簡直不要太高興:

  “哈哈……好好好,這個法子好。”

  “咱就知道你小子一肚子鬼點子,肯定能想出好法子。”

  “這次咱要讓那羣儒生啞巴喫黃連,有苦說不出。”

  陳景恪‘陰險’的笑道:“嘿嘿,陛下別急啊,光有聖賢廟還不行。”

  “儒家完全可以不加以理會,到時也起不到多大效果。”

  “所以,朝廷必須要想辦法提高聖賢廟的地位,擴大它的影響力。”

  朱元璋催促道:“有什麼好主意,快說。”

  陳景恪沒有吊胃口,說道:“祭祀啊,每年規定幾個重大節日,朝廷組織祭祀聖賢廟。”

  “要求各藩屬國,建立聖賢廟供奉先賢。”

  “有藩屬國來朝,也必須先去聖賢廟參拜。”

  “道教肯定是最高興的,讓天下道觀都單獨開一座大殿,供奉諸位聖賢。”

  “如果沒有條件修那麼大的宮殿,至少也要將黃帝、老子和孔子三位供奉起來。”

  “而且《華夏簡史》不是已經成書了嗎,直接在書裏將他們的頭銜給掛上。”

  “到時候要求所有讀書人,都必須熟讀華夏簡史。”

  “要求所有藩屬,必須全民推廣此書……”

  “隨着《華夏簡史》影響力的擴散,這三個頭銜也將深入人心。”

  “雖然沒有辦法動搖儒家的地位,但卻能降低孔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進一步削弱曲阜那一家的影響力。”

  朱元璋雖然很興奮,腦子依然很清醒,搖搖頭說道:

  “辦法不錯,但有些操之過急了。”

  “《華夏簡史》不要動,否則引起讀書人抵制就弄巧成拙了。”

  “先推廣這本書,讓天下人都學。”

  “等影響力擴散,再順勢修建聖賢廟,給他們三位上尊號。”

  “如此儒生們就算反對也晚了。”

  陳景恪說道:“還是陛下考慮周全。”

  “不過這些方法,也只能噁心一下儒家罷了,並不影響他們的地位。”

  “儒家的地位,其實來源於對官場的壟斷。”

  “只有儒家門人才能科舉爲官,天下人自然都會去學習儒學,然後維護儒家和孔家的地位。”

  “科舉倒也考算學,可算學是應用學科,不涉及人心思想,根本就無法對儒家造成影響。”

  “如果陛下想從根本上,動搖儒家和孔家的地位,必須打破只有儒家才能爲官的局面。”

  朱元璋搖頭道:“這談何容易啊,儒家大勢已成,咱也有心無力。”

  陳景恪點點頭,忽然說道:“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此法需要很長時間佈局纔行。”

  朱元璋驚訝的道:“哦,什麼辦法?”

  陳景恪說道:“給它找個對手。”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成不成,諸子百家早就消亡,誰能當他們的對手?”

  “況且儒家勢大,若咱敢重用其他學派,恐怕他們馬上就要起來造反。”

  陳景恪笑道:“誰說諸子百家全部消亡了?儒道法兵四家一直傳承未絕。”

  “我們可以擇其一,作爲儒家的對手。”

  “兵家的短板太過明顯,可以排除。”

  “道家無爲而治,且和儒家糾纏太深,也不適合。”

  “最合適的就是法家。”

  “朝廷也無需刻意擡高法家的地位,更無需宣揚法家思想。”

  “只要對司法體系進行改革,建立完整的司法體系,就足夠了。”

  朱元璋更加疑惑,但他知道陳景恪向來不說空話。

  此時聽他說起司法體系,就知道準是又有大計劃了。

  心情馬上就變得興奮起來,追問道:

  “好好說說,這個司法體系是什麼東西。”

  陳景恪解釋道:“司法體系,顧名思義就是完整的,處置案件的司法系統。”

  “現在大明的司法體系,嚴格來說只有兩級。”

  “其一是刑部和大理寺,其二是各布政司的按察使。”

  “在地方上,審理案件的是地方行政主管,也就是知府和縣令。”

  “這些人大多都沒有專門學過大明律,審理案件要麼靠師爺,要麼就憑喜好。”

  “很容易做出違背大明律的判決。”

  “而且地方行政主官,負責一地的大小事務,也非常繁忙,哪裏有時間天天坐堂?”

  “這也導致了案件的審理效率低下。”

  “朝廷完全可以在府、縣,設立專門審理案件的機構。”

  “該機構不歸行政主官管理,而是由上一級直接管理。”

  “如此既能分地方主官的權力,又能提高案件的處置效率。”

  “關鍵是,專業的提刑司體系,就是滋養法家思想的溫牀。”

  “就算一開始提刑司全是儒家的人,當他們天天和律法打交道,也會慢慢的變成法家門徒。”

  “如果科舉再專門開設律法科,只有通過律法考試的人,才能進入司法體系爲官。”

  “那專門研究律法的人就會更多。”

  “如此,總有一天法家會重新崛起。”

  “到那個時候,儒家和孔家的地位,纔會被從根本上動搖。”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