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組建水師衙門

作者:見月明
羣臣到來,看到這滿屋子的琉璃,自然是非常的驚訝。

  尤其是得知,陳景恪的聘禮不是這些琉璃,而是琉璃製作之法的時候。

  震驚的幾近失語。

  朱元璋自然是大感快意,讓你們看笑話,現在知道誰纔是小丑了吧。

  之後陳景恪特意給這些人,介紹了一下各種琉璃器的特點。

  他自然知道哪裏是重點:

  “諸位看到這種顏色了嗎?是用金粉爲主料,輔以多種珍惜材料,才調配出來的。”

  “這種顏色,是用白金調配出來的……”

  衆人一聽調色用的都是黃金白金,就下意識的認爲,琉璃肯定是用更珍貴的材料製作出來的。

  沒有人懷疑他的話,琉璃自古以來,就是作爲珠寶玉石使用的。

  尤其是精品琉璃器,更是價值連城。

  這種寶貝,用料珍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些琉璃器與之前的不同,可耐高溫……”

  “用這透明的琉璃杯沖茶,看着茶葉一枚枚舒展……”

  “那纔是真的享受啊……”

  衆人都被他的描述,說的心動不已。

  可看了看自己的錢包,也只能心動了。

  戶部尚書曾泰想的更多,試探的道:

  “陛下,朝廷有了製作琉璃之法,以後是否要對外出售琉璃啊?”

  衆人立即就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了,賣琉璃的錢怎麼分?

  全進內帑,還是拿出一部分給戶部?

  想到這裏,羣臣眼睛也不禁亮了起來。

  雖然現在朝廷靠着印發新鈔,暫時沒有財政問題。

  可現在大家對寶鈔都有了更多的認識,知道這玩意兒是有上限的。

  不能發行的太多,否則就會貶值。

  等新鈔發行量達到上限了,朝廷又只能靠着稅收過日子了。

  那種日子,很不好過。

  如果多出琉璃這一項財源,將大大緩解財政壓力。

  陳景恪用兩個月造出了一百餘件琉璃器,這個產量不低了。

  全賣出去能頂大明一年的歲入。

  每年賣上五六次……不敢想,簡直不敢想啊。

  朱元璋臉色一拉,想從咱嘴裏搶錢,你這是嫌族譜人有點多啊。

  當下就想呵斥幾句,讓他們不要癡心妄想。

  只是還沒等他開口,徐達卻先說道:

  “曾尚書此言差矣,琉璃製作法是陳伴讀給公主的聘禮,不是給朝廷的。”

  “至於琉璃是否售賣,售賣後所獲錢財歸於何處,自有陛下和娘娘處置。”

  “作爲外臣,我們還是不要越俎代庖的好。”

  一邊說,還一邊朝他使眼色。

  曾泰雖然不明白什麼意思,但也沒有倔強而是說道:

  “哎,老朽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寶貝,被迷了心智,以至於說出胡話,請陛下恕罪。”

  朱元璋見他服軟,也不爲已甚,道:“你也是一心爲國,咱不怪伱,退下吧。”

  有了這個插曲,羣臣的心思就不在琉璃上了。

  琉璃固然重要,可怎麼分配琉璃的利潤纔是更重要的。

  曾泰瞅了個機會,問徐達道:“魏國公,不知你爲何阻止我?”

  徐達嘆道:“曾尚書糊塗啊,今天這種場合,你談論此事合適嗎?”

  曾泰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確實啊,現在是皇帝邀請大家來看聘禮的,此時討論瓜分利潤的事情,確實說不過去。

  換成誰都會不開心的。

  徐達繼續說道:“而且這麼大的事情,也不適合當着羣臣的面討論,你讓陛下怎麼回答?”

  “知道的,明白你是一心爲國。不知道的,還以爲你要逼宮呢。”

  曾泰汗都下來了,連忙下拜:“謝魏國公指點迷津。是我被琉璃給迷花了眼,犯了糊塗。”

  羣臣又參觀了一會兒,就很識趣的離開了。

  一行人回到了乾清宮,鄭定妃知道他們要談正事,也藉口有事離開。

  福清公主正猶豫要不要也走,馬皇后卻說道:

  “你也留下吧,以後就是夫妻了,多瞭解一些他的事情,能更好的幫助他。”

  這會兒她倒是知道害羞了,紅着臉站在馬皇后身後。

  徐達本來也想走,被朱元璋給留了下來:

  “你這個媒人走那麼急做什麼。”

  徐達笑道:“這麼大一份聘禮,我這個媒人臉上也有光啊,已經忍不住想找人炫耀去了。”

  衆人都笑了起來。

  說笑了一會兒,朱元璋才正色道:“天德,從軍中挑選一些信的過的精卒,去保護景恪的父母。”

  徐達回道:“此事好辦,這次軍改有不少老弟兄要退下來。”

  “我正愁怎麼安置他們,去景恪家裏也是個不錯的出路。”

  朱元璋又看了看陳景恪和朱雄英,警告道:

  “你們兩個以後出宮,必須帶足夠的護衛。”

  “就算想微服私訪,也要帶足夠的暗衛。”

  利令智昏,難保不會有人爲了琉璃,綁架他們。

  兩人自然知道輕重,忙不迭的答應。

  說完安全方面的事情,就開始討論如何出售琉璃。

  陳景恪說道:“琉璃的產量很高,不用增加工匠,就和我一起做試驗的那些人,每天都能造出幾百件。”

  “當然了,越是精美的,耗時就越長。”

  “物以稀爲貴,我們必須控制產量,否則用不了多久琉璃就不值錢了。”

  衆人自然沒有意見,最終衆人商定,每個月先出一百件試試水。

  以大明當前的社會情況,這些琉璃連浪花都掀不起來。

  至於每件定價多少,陳景恪就沒有參與了。

  朱元璋、馬皇后等人,都比他更瞭解奢侈品的價格。

  反正最後算了一下,如果計劃順利,每個月僅僅是琉璃一項,就能賺取百萬貫錢財。

  之所以計算的這麼保守,是考慮到隨着市面上的琉璃產品增多,價格會隨之降低。

  還是那句話,以前琉璃價格高,是太稀缺了。

  現在一個月就出一百件,還不知道朝廷會不會突然提高產量。

  大家的顧慮自然會增多,不會再掏那麼高的價格去購買了。

  畢竟那些有錢人也不是傻子。

  隨即,陳景恪就提出了一個建議:

  “必須要打開出口渠道,將琉璃賣給海外諸國。”

  “如此才能減少國內的琉璃存量,存量少才能維持高價格。”

  “而且還能給大家一個暗示,琉璃在國外更值錢……”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