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改土歸流

作者:見月明
回到住處,朱雄英就找到朱棡詢問土蠻巴優入籍之事。

  朱棡很是不屑的道:“蠻夷而已何須在意,且他們叛服無常,若入了籍再行叛亂,折損的也是朝廷的顏面。”

  陳景恪連連搖頭,道:“晉王此言差矣。”

  朱棡對他還是很尊重的,說道:“哦,景恪有何高見?”

  陳景恪知道,朱棡是很傲慢很有主見的人,想正面說服他很難。

  就決定迂迴一下來勸說,於是道:

  “晉王欲在碎葉川立國,那裏被異族統治上千年,真正歸屬中原王朝的時間才只有數十年。”

  “所以當地人對中原並無太多向往。”

  “且那裏是當地方圓數千裏,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但凡大一點的部族,都想到那裏落腳。”

  “雖然我不知道那裏到底生活着多少部族,但幾十個應該是有的,總人數至少有四五百萬人。”

  “且現在碎葉川歸屬帖木兒汗國,該國國主帖木兒雄才大略,手下控弦之士不下四十萬。”

  “你準備如何攻打此地,又如何治理這裏呢?”

  朱棡應該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想都沒想就說道:

  “帖木兒汗國乃多部族聯合而成,各部臣服他,乃是因爲他兵鋒最盛。”

  “我只需正面擊敗他幾次,讓各部族認識到他的脆弱。”

  “然後採取分化拉攏之策,離間他和各部族之間的關係……”

  說到這裏,他猛然明白陳景恪的意思,對待異族要分化拉攏,而不是一味的歧視打壓。

  但他依然有不同的意見:“大明與碎葉川不同,這裏是我們漢人的主場,蠻夷再亂也掀不起風浪。”

  “在碎葉川,我們乃客場作戰,自然要拉攏他們。”

  聽到他的話,陳景恪想到了一個詞,統戰價值。

  誰有統戰價值,誰就受優待,沒有統戰價值的那都是屁民。

  統戰價值是哪來的?

  抗爭打出來的,順民是沒有統戰價值的。

  這種思想,前世他真的是受的夠夠的,沒想到穿越了還能碰到。

  深吸口氣,壓下心中的煩躁,他問道:

  “等打敗帖木兒汗國,你準備如何治理那片土地呢?”

  “將異族全都攆走,從中原遷移百萬人過去,然後慢慢的繁衍生息?”

  朱棡搖頭道:“不行,那裏異族力量強大,若將他們全部驅趕走,就是逼迫他們聯合起來對抗我。”

  “到那時即便我的力量再強,也扛不住的。”

  “我會先穩住他們,用文化同化,讓他們變成我的子民。”

  “然後將所有力量擰成一股繩,去征服更多的土地。”

  陳景恪說道:“看吧,道理你都懂……大明若想征服更多的土地,內部也需要擰成一股繩。”

  “蠻人和夷人確實有些部落叛服無常,但也有部落希望成爲大明的順民,安心的生活。”

  “對於他們,我們也需要區別對待。”

  “如此過上幾十年,大明再無蠻夷,全都是大明順民。”

  朱雄英不停點頭,是這個理啊。

  朱棡也陷入深思,良久後才緩緩點頭:“說的不錯,是我太狹隘了。”

  陳景恪趁熱打鐵的說道:“況且,伱立國的目的是什麼?就爲了當王?然後呢?”

  “我們的理想是不是可以更高一點?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讓國泰民安?”

  “蠻夷也是人,也是國家的子民。不將他們治理好,又何談國泰民安?”

  “別人可以歧視他們,君主不行……”

  陳景恪一番長篇大論,主題思想很簡單,不能歧視蠻夷,要教化他們。

  有些話朱棡並不贊同,但總體上來說,他也是贊同這個觀念的。

  反倒是朱雄英,一副深以爲然的道:

  “說的好,教化蠻夷使其懂禮儀明大義守律法,本就是朝廷的責任,我們又豈能置之不理。”

  “我這就寫信給皇爺爺,讓他准許蠻夷入籍。”

  陳景恪攔住他,說道:“別急,給蠻夷入籍說起來簡單,但操作不當反會成爲麻煩。”

  朱雄英問道:“那你說該如何做纔好?”

  朱棡也看了過來,希望能學到一些東西。

  陳景恪回道:“人都是有私心的,對於蠻夷部族首領來說,部民就是他們的私有財產。”

  “入籍就相當於是將他們的財產充公了。”

  “並非所有部族首領,都能和巴優一樣爲部民着想。”

  “如果不能解決這一點,恐怕很多部族首領都不會同意入籍的。”

  朱棡插話道:“確實如此,而且他們多生活在深山裏,想要出動大軍剿滅非常麻煩。”

  “這也是歷代,都拿他們沒有太好辦法的原因。”

  陳景恪說道:“辦法其實也有,只是很少有朝代願意去做。”

  朱棡問道:“哦,不知是何法?”

  陳景恪回道:“這個方法分三步走,第一步分化拉攏。”

  “願意臣服朝廷的,必須獻上戶籍名冊,然後朝廷封部落首領爲土司。”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化。”

  “現在蠻夷各部最基層的百姓,只知道有土司,不知道有天子。”

  “土司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

  “沒有民心支持,朝廷想要治理蠻夷各部,就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教化這一步尤爲重要。”

  “朝廷可以許諾,不管他們內部事務,但要派遣官員去教化蠻夷。”

  “使其明大義、懂禮節、知律法……”

  “各部土司必須配合教化官員的工作,否則就廢除其職務。”

  “只需要一二十年之功,就能讓最基層的蠻夷,知道誰纔是天下之主。”

  “如此民心盡皆歸於朝廷。”

  “然後就可以進行最後一步了,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不用解釋只看字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

  朱棡忍不住擊案叫好:“好,好一個三步法,好一個改土歸流,世無景恪無解之難矣。”

  朱雄英的表情一如既往,甚至有點想笑。

  就喜歡看你們大驚小怪,沒見識的樣子。

  看看我,多淡定。

  陳景恪要是解決不了問題,那肯定是想偷懶。

  之後,朱棡派人去調查巴優的身份,不能他說什麼就是什麼。

  至於衙門的身份證明,也不是不能作假,還是小心求證爲好。

  朱雄英則親筆寫了一封信,將安撫教化蠻夷之策告訴了朱元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