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得償所願

作者:見月明
朱元璋祖孫三人都面色凝重。

  他們並沒有懷疑陳景恪的話,火繩銃、燧發銃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定裝金屬彈和機關銃的原理,他們也能聽得懂。

  至於蒸汽機……溫差發動機都能有,現在再出現一個蒸汽發動機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極西諸國真的將這些東西研究出來……

  蒸汽機驅動的戰艦、戰車,各種先進的火銃火炮機關銃……

  面對這樣的鋼鐵洪流,大明幾無還手的餘地。

  這時,他們不禁浮想起陳景恪方纔講的話:

  國家是一定區域內的人羣,爲了應對自然環境和同類競爭形成的組織。

  朱雄英嘆道:“當年我們的祖先面對着重重競爭,今日的我們也是一樣啊。”

  陳景恪說道:“大明面對的競爭,比歷朝歷代都更加嚴峻。”

  “在同類競爭中,我們面臨着極西諸國的追趕。”

  “在自然環境方面,我們即將面臨小冰河期。”

  “還要面對晉陝高原、河套平原,大面積荒漠化的極端惡劣局面。”

  “所以,留給大明的時間也不多了,我們必須要儘快提高生產力。”

  “以應對可能到來的外敵,和必然會到來的惡劣天氣。”

  朱雄英已經徹底被說服,朱標也有些意動。

  但朱元璋卻依然面帶疑慮,放縱百姓自由,與他的認知完全相反。

  即便知道陳景恪的話是對的,可還是難以做出決定。

  陳景恪也知道他在擔心什麼,進一步解釋:

  “陛下,百姓逐步獲得人權和朝廷中央集權,兩件事情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進的結果。”

  朱元璋大爲意外:“哦,怎麼說?”

  陳景恪說道:“先秦時期,天子與諸侯王與貴族共治天下。”

  “天子並不直接管理百姓,而是由貴族代爲管理。”

  “百姓向貴族效忠並交稅,貴族再將稅收按照比例上交天子。”

  “有句話說的好,誰掌握了人,誰就掌握了權力。”

  “當時的百姓掌握在貴族手裏,所以他們可以和中央相抗衡。”

  “後來隨着生產力的發展,更多糧食被生產出來,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更多的人口,開墾出了更多的土地。”

  “中央將這些多餘出來的人口和土地,直接納入自己的管理體系,不再交給貴族代爲管理。”

  “說白了,中央繞過貴族,直接掌握了人口。”

  “這也就意味着,中央權力的增強。”

  “但中央要如何管理這些百姓呢?於是編戶齊民制度就出現了。”

  “以前沒有戶籍、沒有姓名,什麼都沒有的最底層百姓,第一次獲得了官面上的身份。”

  “朝廷既然將他們納爲‘民’的範疇,自然要在法律上給予他們相應的權力和義務。”

  “從這時候起,百姓成爲了真正的‘百姓’,初步獲得了作爲人最基本的權利。”

  “這也爲秦國後續改革,並推行軍功爵制,奠定了基礎。”

  “到了兩漢隋唐時期,世家豪強力量強大,他們圈養了無數的百姓。”

  “糜竺嫁妹的時候,陪嫁的奴僕就有三千。”

  “他還只是商人,真正的世家豪強掌握的人口只會更多。”

  “兩晉時期可以說是世家政治的巔峯,每一家士族都圈養着數以十萬計的百姓。”

  “祖逖在沒有東晉朝廷支持的情況下北伐,靠的就是家族底蘊。”

  “他從家族圈養的百姓裏,抽調數千青壯作爲班底,纔有了北伐的壯舉。”

  “被士族圈養的百姓就是士族的奴僕,生生世世無法脫離。”

  “而掌握着人口的士族,又可以反過來威脅朝廷……”

  “隋文帝雄才大略,知道這種情況的弊端,就立法將士族藏匿的人口收歸國有……”

  “但他依然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奴籍。”

  “這個問題在唐朝依然普遍存在,良籍纔是歸屬國家管理的百姓,賤籍默認是世家的奴僕。”

  “到了宋朝,這個問題纔得到徹底解決。”

  “宋朝廢除了良籍和賤籍制度,採用了城郭戶和鄉村戶兩種制度。”

  “但不論是城郭戶還是鄉村戶,都是直接歸屬朝廷管轄的‘民’,擁有法律賦予的權力。”

  “官宦大戶人家僱傭奴僕,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蓄奴,而是簽訂契約的僱工。”

  “契約結束,僱傭關係也就結束了,奴僕就可以恢復自由。”

  “而直接掌握了所有百姓的宋朝朝廷,再一次完成了中央權力的增強。”

  陳景恪略微喘了口氣,才繼續說道:

  “先秦時期,天子和百姓攜手,與貴族相爭。”

  “天子的權威進一步增強,百姓獲得了一定的權利。”

  “兩漢隋唐時期,天子和百姓攜手,與世家豪強相爭。”

  “天子權威再次增強,百姓獲得了更多的權利。”

  “到了宋朝時期,貴族、世家豪強全部消失,朝廷在名義上掌握了所有的人口。”

  “天子權威達到歷史新高,而百姓也終於成爲法律中承認的‘民’。”

  “所以,中央集權促進了人權的發展,而人權的完善又反過來強化了中央集權。”

  朱元璋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說白了,天子拉攏百姓鬥敗了貴族、豪強,百姓向天子效忠換取了人權。

  這個交換非常的合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央集權和人權的發展,確實是相輔相成的。

  這時,朱標突然說道:“天子當代天行道。”

  朱元璋先是一愣,然後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裏有一句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陳景恪曾經以另外一個角度解釋過:

  權貴官僚行人道,掠奪百姓財富壯大自身,最終導致國家崩潰。

  朝廷應該代天行道,限制富人的財富,問富人多收稅,然後用這些稅去補貼百姓。

  還說什麼,朝廷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云云。

  想到這裏,朱元璋嘆道:“以前咱對你‘代天行道’的理論,始終無法認同,今日才明白其中深意。”

  “天子的責任是國泰民安,百姓的祈求也是國泰民安。”

  “只有天子和百姓齊心,才能對抗權貴官僚實現國泰民安。”

  陳景恪也有些意外,他都快把這一茬給忘了。

  沒想到,幾年前隨口忽悠老朱的話,竟然在這個時候照應上了。

  完全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

  “陛下英明,百姓的力量強大又弱小。”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