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什麼帝國主義行徑啊

作者:見月明
因爲那本書裏的皇帝叫朱元璋,皇后是馬皇后。

  屬實有點繃不住了。

  一不小心,他就笑出聲來。

  老朱不樂意了:“你小子準沒憋什麼好屁,是不是嘲笑咱呢。”

  陳景恪連忙說道:“沒有沒有,我哪敢呢,我就是被您和娘娘的感情感動了。”

  “以後不敢說,但歷數前朝,都再也找不到您和娘娘這樣的模範夫妻了。”

  朱元璋立即就得意的道:“那是,沒有妹子就沒有咱的今天,咱能不對她好嗎。”

  馬太后輕輕拍了他一下:“孩子們面前,你瞎說什麼呢。”

  老朱嘿嘿笑道:“怕什麼,又沒外人……”

  衆人心下莞爾。

  難得聚這麼齊,大家也沒有直接談正事,而是閒聊起來。

  老朱就檢討了一下自己的施政得失,對自己之前的軍制、稅制之類的提出了批評。

  朱雄英卻說道:“皇爺爺太妄自菲薄了。”

  衆人都看向他,等着他的點評。

  “就好比一個餓急了的人,需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碗稀米粥。”

  “當時天下混亂數百年,百姓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寬鬆仁厚,而是能夠讓天下安定下來。”

  “您制定的制度雖有不完美之處,卻非常的及時,用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社會秩序。”

  “若沒有您之前的制度打基礎,景恪的變革也就沒有施展之地。”

  陳景恪也點頭說道:“是啊,亂世需用重典。”

  “陛下根據當時的情況,制定了國家制度,是符合實際需要的。”

  “您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審視二十年前的局勢。”

  “您這就相當於是……怎麼說的來着,用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

  這個比喻實在太形象,引得衆人大笑不已。

  朱標說道:“哈哈……好一個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

  老朱也非常欣慰,說道:“如此說來,咱當年的制度,還有可取之處?”

  朱雄英肯定的道:“有,太有了。若沒有您的制度撥亂反正,哪有今日的大明。”

  馬太后不禁搖頭,說道:“你呀,哪有自己誇自己的。”

  “你就照實了寫,誇你的事情留給你的好兒子乖孫子。”

  陳景恪附和道:“陛下無需自我評判功過,只需要將事情寫下來就足以,剩下的就交給後人吧。”

  “您以布衣起兵,驅逐韃虜恢復華夏,此等功績後人自會給予中肯的評價。”

  老朱大笑道:“哈哈,你這個馬屁拍的好咱很喜歡,不過沒有賞。”

  衆人又一起恭維了他一番,將老朱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不過大家都很忙,可沒空一直閒聊。

  拉了一會兒家常,老朱就讓周圍的侍從全部退下。

  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來,肯定是有要事。

  “說吧,你們過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陳景恪就將阿扎薩的事情講了一遍。

  朱元璋取出一副詳細的歐亞非地圖,說道:

  “你比劃着地圖給咱說說,到底是怎麼想的。”

  陳景恪指了指其中一塊,說道:“這裏就是我許諾給波斯人的領土。”

  朱元璋皺眉道:“這裏可是重要的陸上交通通道,如何能全部劃給他們?”

  陳景恪說道:“天下很大,我們不可能全部佔據,當舍就要捨得。”

  然後他伸出手指在中亞那裏畫了一個圈,就說道:

  “這裏我稱之爲安西之地。”

  當年大唐的安西都護府輻射範圍,稱之爲安西之地沒有任何問題。

  什麼叫自古以來?這就是。

  “晉王的封國在碎葉川,燕王的封國在天竺……”

  “兩國形成了一道屏障,可以幫大明抵擋所有來自陸地上的敵人。”

  “但安西之地太大部族衆多,想要完全治理這裏很麻煩。”

  “如果我們在安西高原,建立一個封國。”

  “就可以和晉國、燕國形成三角夾擊之勢,將整個安西之地包圍起來。”

  “然後慢慢的將這塊地給徹底消化掉。”

  衆人不禁連連點頭,這個設計確實非常合理。

  陳景恪繼續說道:“安西高原環境雖然不如平原,但四周皆有天險,易守難攻。”

  “西面又臨海,擁有多處天然良港,最適合發展海貿,發展潛力非常的大。”

  “這個封國,未來定然會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

  朱元璋非常滿意,有發展潛力好啊。

  其他人也都是同樣的想法,這個地方簡直太適合作爲封國了。

  從大明運送幾十萬人過去,就足以立足。

  陳景恪話鋒一轉,說道:“但在我們消化安西的時候,極西諸國是不會坐視不理的,他們會激烈反撲。”

  “波斯就是我們和極西諸國的緩衝帶……”

  朱元璋問道:“你就如此確信波斯會依附於我們?若他們撕毀協議,與極西諸國一起打我們怎麼辦?”

  陳景恪笑道:“所以,我建議波斯人選擇一個非常小衆的教派,作爲他們的國教。”

  “在宗教狂信徒眼中,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一旦他們選擇了小教派,就是自絕於極西諸國。”

  “爲了生存下去,就只能依附於我們。”

  馬太后不解的道:“這個道理他們也懂,爲何會聽你的話,選擇小衆教派?”

  陳景恪將其中的道理講解了一下:

  “他們需要一個理由,將波斯人組織在一起。”

  “現在敵人太強,還不能打出復國的旗幟,宗教就成了最好的理由……”

  “小衆的教派,才能確保他們的獨立性……”

  “這是個陽謀,只要他們還想復國,就必須走這條路。”

  馬太后恍然大悟,說道:“原來如此,真如你所說,這波斯人確實不敢背叛我們。”

  陳景恪說的有些口渴,自己給自己倒了杯水,一飲而盡。

  “波斯國是小衆教派,一旦他崛起,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其他小教派也會謀求獨立……到時伊教諸國就會徹底分裂。”

  “分裂的伊教諸國,纔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就眼下來說,對我們也是極爲有利的。”

  “奧斯曼國正在崛起,它信仰的是大教派,必然會和波斯起衝突。”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得漁翁之利……”

  說到這裏,他手指又放在地圖的一處,說道:

  “等奧斯曼和波斯打起來,我們就可以趁機出兵奪下此地。”

  “掌握了這裏,就掌握住了世界的命脈之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