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無題
陳景恪一想,確實如此啊。
古今中外最不缺的就是政治暗殺。
古代的就不說了,現代比較著名的如腦洞大開美樂帝,心胸寬廣安倍三。
在這個年代,想買一條人命實在太容易了。
自己深居簡出,身邊還有人保護,倒是不怕被刺殺。
可是自己的父母不一樣,這二位是閒不住的人,天天出門遛彎。
時不時就去大街上給人做義診,想對他們動手可太簡單了。
爲什麼從未有人這麼做過?
想不通之下,他只能將目光看向徐達:“爲什麼?”
徐達說道:“因爲只有你能治太后的病。”
陳景恪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說白了還是害怕朱元璋。
只有馬娘娘能勸得動朱元璋,陳景恪救了她就相當於是救了大家的護身符。
馬娘娘得的是慢性病,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復發?
如果將陳景恪弄死,萬一馬娘娘的病復發了怎麼辦?
所以,不論心裏多麼痛恨他,都不能動他。
不但不能動,還要防止別人害他。
想通了這一切,陳景恪不禁一陣後怕。
還好救了馬娘娘,否則都不用老朱動手,自己就先被利益受損的勳貴集團給弄死了。
徐達繼續說道:“後來則是因爲太上皇許諾大分封,比起封國被改革損害的那點利益,又算得了什麼。”
“相反大家還要感謝你,若沒有你的變革,以太上皇的性格是必然不可能施行這樣的政策的。”
“所以你又成了大家的恩人。”
“難道你沒有發現,以前因爲文明治軍對你很有意見的勳貴,對你友好了很多嗎。”
陳景恪仔細想想,並沒有發現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這也不怪他遲鈍,主要是他一直深居簡出。
最近一兩年大部分心思都在構建大同世界上,對別的事情確實關注不多。
想到這裏,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擡起頭問道:
“既如此,是時候讓徐老大回來了吧?”
徐達被噎了一下,好一會兒才說道:“你不怪他?”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怪他做什麼,大家背後都有一大家子人,沒有任性的資格。”
不顧一家老小的命,非要成全自己個人感情的,那是腦子瓦特了。
想到這裏,他下意識的往自己家看了一眼,方孝孺應該聽不到。
不過老方那是爲了正義,不是爲了個人感情……
嗯,沒毛病。
徐達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但陳景恪馬上說道:“以前大家可以不怪他,但大分封這都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了,他到現在都沒回來……”
“呵……看來他徐老大是沒把我當兄弟啊。”
徐達連忙說道:“沒有沒有,允恭在遼東實在脫不開身……我這就奏請陛下調他回京。”
陳景恪陰陽怪氣的道:“那怎麼行,不能耽誤徐大公子報效國家啊。”
“再說了,遼東那一大攤子可都指望着他呢,怎麼能爲了一己之私就讓他離開。”
徐達臉頓時就黑了:“好好說話,別以爲只有太上皇敢抽你。”
陳景恪見好就收,說道:“不用着急回來,多在那邊立點軍功,回來直接去神機營當差。”
徐達心中一動,說道:“神機營,那裏要有大動作?”
陳景恪微微點頭:“眼下沒有,但未來的戰爭會是火器的天下。”
徐達眉頭微皺,火器威力確實巨大,可侷限性也同樣大。
對冷兵器並沒有特別大的優勢,怎麼就能取代冷兵器了?
不過他從不懷疑陳景恪的話,儘管很疑惑,卻也當即就說道:
“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陳景恪也沒有繼續多說火器的事情,現在大明的綜合國力,玩火器成本太高。
大明現在的實力依然佔據絕對優勢,沒必要強行搞這種低端的燧發槍。
先弄一支神機營培養一批火器人才,等將來綜合國力上來了,更先進的槍支研究出來。
再一步到位也不遲。
之後兩人又聊起了封國。
目前老朱依然不打算公開此事,怕引起不必要的動盪。
讓十餘家頂級權貴派出家族子弟去秦國,一方面是爲了支援朱樉,另一方面是方便各家培養自己的班底。
你一個權貴在大明內部培養班底,必然會被認爲造反,到時候就露餡了。
去朱樉那裏,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
等五年後大明完成休養生息,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可以在不影響國內民生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擴張。
到時候這十餘家權貴,就可以依仗班底,快速在新佔領的土地上建立封國。
只能說,朱元璋雖然退了,看似從未乾涉朱標執政。
然而大明實際上依然在按照他的意志前進。
——
離出發的日子越來越近,朱樉也不在亂跑,一直留在宮裏陪伴着老朱和馬娘娘。
此去就真的很難再有相見之日了。
除此之外,他這次去並不準備帶老婆和孩子。
那邊具體什麼情況還不知道,他不希望三人跟着去冒險。
等那邊安穩下來,再將他們三個接過去也不遲。
老朱和馬娘娘也知道以後再相見很難,讓畫師爲一家子畫了很多畫像留念。
即便再不捨,出發的日子也很快到來。
朱樉叩別雙親,登船出發前往未知的遠方。
眼見將瘟神送走,羣臣皆彈冠相慶。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用不了多久朱樉就會給他們來一波強烈的震撼。
且說朱元璋和馬娘娘兩人,只用了一天就從骨肉分離的傷感中恢復過來。
然後馬娘娘就對老朱說道:“老二已經出發,現在該你行動了。”
老朱有些疑惑,說道:“什麼行動?”
馬娘娘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爲何着急退位給標兒?”
老朱心下疑惑,還是老實回道:“一來標兒年齡大了,二來變革咱越來越看不懂,再留在這個位置……”
馬娘娘打斷他的話,說道:“你天天跟在陳景恪身邊學習,都弄不懂新政,你覺得外面那些大臣能懂嗎?”
老朱心頭一震,頓時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退位很大原因,是因爲自己阻礙了新政的實施。
可是當初的那一批大臣,依然充斥在中樞各個重要崗位。
他們已經在事實上,成爲了新政的絆腳石。
倒不是他們的忠誠出了問題,而是舊官僚無法理解新思想。
淡馬錫的現狀,就是最好的證明。
朱標爲了穩定朝局,沒有大規模動那些老人,那這個惡人就只能老朱自己來做了。
想到這裏,他說道:“咱懂了……這就下旨給他們換個位置。”
馬娘娘搖搖頭,說道:“你已經是太上皇了,這麼做別人會如何看標兒?”
朱元璋有些頭大的道:“那咱該怎麼辦?找他們談,讓他們自己請辭?”
馬皇后很是無奈,說道:“就說咱們懷念鳳陽和應天的生活了,想去那裏轉一轉。”
“挑選一部分老臣隨行,豈不是合情合理?”
朱元璋眼睛一亮,高興的道:“哎呀,妹子你真是太聰明瞭,咱怎麼就沒想到呢。”
“而且咱還答應過你,等退位了就帶你走一走大好河山,正好一舉兩得。”
“好好好,咱這就下旨,先去鳳陽住幾天。”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