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謹言慎行
“看來這次的鐘表,能賣一個好價錢啊。”
朱標也不禁點頭同意,第一批鐘錶他依然準備採用拍賣的方式。
有錢人越多,賣出來的價格就越高,這次朝廷又能大賺一筆了。
雖說現在朝廷不缺錢,可也沒誰嫌錢多不是。
陳景恪卻提出了新的建議:“我以爲,這次最好不要用拍賣的方式。”
朱雄英驚訝的問道:“哦,爲何?”
朱標也好奇的看了過來。
陳景恪解釋道:“鐘錶與玻璃不同,玻璃有技術壁壘,不懂理科的人很難造出高品質的玻璃。”
“所以朝廷可以壟斷高品質玻璃貿易,維持一個極高的價格。”
“可是鐘錶不同,它太容易仿製了,很快就會氾濫。”
氾濫有點誇張,但這玩意兒沒有技術壁壘,製造成本又不高,確實配不上它的高價值。
除非炒作品牌。
同樣廠子出來的東西,就因爲貼的牌不一樣,價格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可現在炒作品牌,還是算了吧。
錦衣衛的屠刀都攔不住貼牌仿冒貨,正如私鑄同樣無法徹底禁絕一個道理。
即便是現在,依然有人在私鑄銅幣。
而且因爲大航海時代到來,那些私鑄銅幣的人,將鑄幣地點放在了海外。
查都沒辦法查。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辦法炒作品牌,但眼下很明顯不是合適的時機。
朱雄英更加疑惑:“我知道容易仿製,所以咱們纔要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多的出貨啊。”
“趁現在大家不知道鐘錶的真實情況,肯定能拍出高價來。”
不等陳景恪回答,朱標先開口道:“因爲朝廷的信譽高於一切。”
見朱雄英依然一臉疑惑,他表情嚴肅的解釋道:
“現在我們確實可以靠着信息差,從商人那裏賺取大量的錢財。”
“可是等他們發現真相,就會生出‘原來朝廷也會這樣’的想法。”
“一旦他們生出這種想法,就代表着朝廷的信譽被動搖。”
“這帶來的後果,是多少錢也無法彌補的。”
說到這裏,他語重心長的道:“朝廷可以賺錢,但最好只賺光明正大的錢,至少明面上要做到。”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點頭道:“我懂了,朝廷的信譽高於一切。”
朱標欣慰不已,這孩子能懂這個道理,將來就不會差。
可馬上,朱雄英就一臉遺憾的道:
“如此賺錢的機會擺在眼前,卻只能放棄,實在讓人不甘啊。”
陳景恪笑道:“也沒有那麼悲觀,賺肯定是能大賺的,畢竟這是第一批鐘錶。”
“只是沒有最初賺的那麼多而已。”
朱雄英眼睛一亮,連忙問道:“你有更好的辦法?快說快說。”
陳景恪說道:“給所有的鐘表都標上一個很高的價,然後分堆賣。”
“每一堆都有一個編號,大家抽籤。”
“抽到幾號,就將相應的那一堆買走。”
朱雄英失望的道:“我以爲你有什麼高招呢,就這?”
“他們知道鐘錶能仿製,還會出高價買嗎?”
陳景恪胸有成竹的道:“會,不但會買,還會誇朝廷講信譽不騙人。”
朱雄英將信將疑的道:“爲什麼?”
朱標也有些疑惑,但隨即就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顯然是想明白了。
“因爲朝廷賣的不是鐘錶,而是製作鐘錶的技術。”
“鐘錶的實用性誰都能看得出來,即便無法拍賣,也是一門很賺錢的營生。”
“早一天仿製出來,就能趕在別人前面,多賺一天的錢。”
朱雄英也恍然大悟,接話道:
“現在只有朝廷手裏有鐘錶,想仿製就只能買我們的鐘表,即便明知道價格高也要買。”
隨即他又質疑的道:“可是,他們就不怕前腳花高價買了,後腳朝廷又大批出貨嗎?”
陳景恪說道:“所以,朝廷要對外承諾,拍賣結束後的一個月內不會對外出貨。”
一個月,足夠工匠們仿製出合格的鐘表。
是的,這玩意兒的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但想大批量製作,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培育熟練工。
至少在今年,朝廷都將是鐘錶最大的出貨商,足夠賺的盆滿鉢滿了。
——
很快,朝廷就對外公佈了本次售賣規則。
而且朝廷還明確表示了,鐘錶很容易仿製,要不要參與進來自己考慮清楚。
並且還規定,想入圍先繳納一萬貫保證金。
這種全新的方式,引起了衆多商人的廣泛討論。
一萬貫保證金是不少,但能來這裏的無一不是豪商,沒人在意這一點。
大家討論的是拍賣本身。
容易仿製,還設置這麼高的門檻,還賣的這麼貴……
這是想做啥?
大家都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了朝廷的用意。
這不是賣鐘錶,而是在賣製作技術。
部分對此事不感興趣的商人,直接選擇了放棄。
鐘錶的實用性和商業價值大家都懂,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製造業感興趣,這是很正常的。
有人不感興趣,就有人感興趣。
還有一些商人得知真相後,變得非常興奮。
朝廷肯出售製作技術?
好好好,太好了啊。
一旦掌握了技術,作坊建立起來,就是下金蛋的母雞。
到時候就算鐘錶的價格被打壓下來,也是有利潤的。
這纔是長久的買賣。
況且,世界太大了。
不會真的有人認爲,所有國家和勢力都能仿造鐘錶吧?
容易仿製也只是相對而言。
大部分蠻夷勢力冶鐵都不會,就算將技術教給他們都仿造不出來。
只能從大明購買鐘錶。
所以,這個生意利潤還是非常大的,而且還是個長久買賣。
想的很通透的商人們,揮舞着寶鈔就來報名了。
最終工部製作的那些鐘錶,全部賣了出去,售價高達六百餘萬貫。
那種價值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貫的超豪華座鐘,賣出去了足足十五臺。
不是隻有十五個人買,而是工部就只造了十五臺。
看着手裏的成交清單,朱標的手都不自覺的抖了一下。
有錢,大明的商人太踏馬有錢了啊。
朱雄英也咋舌不已:“竟然還有一百二十六臺超豪華座鐘的訂單?那些商人竟然如此有錢了嗎?”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恐怕他們不是自己用的,而是準備拿去賣錢的。”
“海外很多國家的君主,奢靡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朱雄英說道:“他們就不能等仿製出來,自己製作嗎?”
陳景恪解釋道:“他們還真仿製不出來,主要是前面那兩塊透明的大玻璃,這玩意兒只有朝廷能造。”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