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魷人的祖宗之法:背刺

作者:見月明
屠魷令可以說來的莫名其妙。

  之前沒有一點風聲,朱樉也沒有和任何人商量,就這麼突然提出來了。

  以至於聽到命令之後,李芳等人都非常震驚。

  然後連忙勸諫。

  他們知道陳景恪特別討厭猶大,大明反魷就是他一手推動的。

  當然,熟讀《猶大書》的他們也很反感這個族羣。

  朱樉在秦國推行這一政策,也是對大明政策的一種延續,他們並不反對。

  可目前實在不適合啊。

  秦國初立,最需要的就是穩定的環境,來施行各種政策。

  如此大張旗鼓的針對特定族羣,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朱樉也承認他們說的有一定道理,但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我頒佈屠魷令,不只是爲了響應大明的政策,也是爲了秦國的發展。”

  見衆人一副不解的樣子,他就解釋道:

  “雖然打敗了帖木兒,震懾了周邊勢力,但我們畢竟是外來者。”

  “從思想到律法再到外貌,都和本地人有着明顯差異。”

  “這種差異,會讓我們遭到周邊勢力的排斥和孤立”

  “所以,我們必須要想辦法融入他們。”

  “想要融入他們,就必須找到共同點。”

  “讓他們覺得,我們和他們也沒什麼本質區別。”

  李芳疑惑的道:“這和反魷有什麼關係?這裏的人可不反魷。”

  朱樉說道:“他們是不反魷,但他們普遍信教,將神的旨意視爲一切。”

  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做了進一步的解釋:

  “陳伴讀和我說過一個詞叫意識形態。”

  “他認爲東西方世界最大的差異,不是長相而是思維方式。”

  “我們華夏是多元文化,能理解和接受任何一種思維。”

  “但西方多是單一文化,非此即彼,容易走極端。”

  “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思維方式,更無法接受……”

  “如果不瞭解這一點,日後與西方世界接觸,會遇到很多麻煩。”

  陳伴讀說的?

  雖然沒有完全聽懂,但衆人依然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然後不停的點頭。

  陳伴讀說的,那肯定沒問題的。

  朱樉有些無奈,陳景恪的形象真的已經深入人心了啊。

  再複雜再無法理解的事情,只要說是他的意思,大家就會無條件的聽從。

  “再說回反魷的事情……”

  “這是佛道和媽祖教的規定,我們是遵照神靈旨意行事。”

  “雖然大家信仰的宗教不同,但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依循神的引導生活。”

  “那麼其他勢力就會認爲,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宗教思維。”

  “當他們自認爲,能理解我們的思維方式的時候,就會降低對我們的猜忌心。”

  “日後我們在安西就更容易立足。”

  “這是我來安西之前,陳伴讀告訴我的。”

  “以反魷僞裝成宗教思維融入當地,也是他的主意。”

  “等將來我們站穩腳跟,就不用在乎他們的看法了。”

  衆人都連連點頭,沒辦法,陳景恪都被搬出來了,他們實在不好再反對。

  但朱樉卻能看得出來,衆人並沒有完全聽懂這些東西。

  不過他也能理解,意識形態這玩意兒他也是琢磨了許久,還和很多胡人進行交流才瞭解的。

  李芳他們一時間無法理解,是正常的。

  不過他也沒有再做更細緻的解釋,而是繼續說道:

  “我們是外來者,也是少數派,讓人懼怕比讓人尊敬更能長久。”

  懼怕會讓人瑟瑟發抖匍匐在地,不敢越雷池一步。

  尊敬很多時候會給人留下好說話的印象,然後就是得寸進尺,認爲你軟弱。

  最終會對你揮出屠刀。

  “先賢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無論你對一個人多好,只要對另一個人更好一點點,那個人就會不滿會認爲你偏心。”

  “從而理所應當的無視你所有的好,痛恨你唾棄你。”

  就算朝廷讓所有人都喫飽穿暖,都能獲得一定的人權。

  只要還有人享受特權,只要還有人過的比其他人舒服,大家依然會充滿怨氣。

  衆人都非常驚訝,這話他們能聽得懂,正因爲聽得懂才感到震驚。

  這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才能讓百姓不滿足於自身的富貴,處處與別人攀比?

  李芳忍不住問道:“這也是陳伴讀告訴您的?”

  朱樉頷首道:“是的,他認爲大明早晚會進入一個物資充沛,人人有飯喫有衣穿……徹底擺脫貧窮的時代。”

  “到那個時候,百姓就會不滿足於眼前的殷實生活,追求絕對的公平……”

  雖然其核心都是‘平均’,但背後所代表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

  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用老辦法。

  不過陳景恪沒有和他深入討論這個問題,更多的還是在講如何應對另外一種意識形態。

  李芳等人都以爲自己產生了幻聽,消滅貧窮?

  這可能嗎?

  他們實在無法想象,要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朱樉自己也不信,但他也沒有質疑,而是繼續說道:

  “我們在這裏推行新法,給他們平民身份,輕徭薄賦……”

  “現在他們會感激我們,視我們爲再生父母。”

  “可等他們習慣了這一切,就會認爲這是理所應當的。”

  “一旦我們哪裏做的不夠完美,不能讓他們滿意。”

  “他們就會痛恨我們,視我們如仇寇。”

  “所以,我們要弄一個反面例子,告訴他們這一切不是理所應當的。”

  “對他們好,是因爲我們仁慈,而不是我們應該做的義務。”

  “他們要感恩戴德……”

  “否則,我們可以對他們好,也同樣可以剝奪他們的一切。”

  “不知恐懼,就不懂珍惜……”

  “而魷人,就是最適合當這個反面教材的族羣……”

  至此衆人再無疑問,全都變成了屠魷令的支持者。

  說服了內部之後,王令正式下達。

  抓捕誅殺所有魷人,包庇者視爲同罪。

  此消息一出,果如李芳他們擔憂的那般,引起了社會動盪。

  其他諸部見秦國毫無徵兆的針對魷人,自然就生出了擔憂。

  今天弄魷人,明天會不會就弄我們?

  魷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四處遊說,試圖拉攏各部族共同對抗中央。

  魷人多以經商爲主,在本地往往都是有錢人。

  有錢就有關係網。

  在他們的串聯下,剛剛建立了初步秩序的秦國,再次變得混亂起來。

  波斯人也同樣有些坐不住了,連忙去找阿扎薩。

  阿扎薩連夜來到大不里士詢問情況。

  朱樉對他自然又是另一套說辭:“你應該知道,陳伴讀在大明的地位。”

  阿扎薩點點頭,陳景恪在他心中可是有很多標籤的。

  天下最聰明的人,大明太上皇最寵愛的女婿,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太子最親密的朋友。

  馬娘娘的救命恩人,太子妃的老師……

  不但對大明三代君主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就連內閣也是看他的臉色行事。

  就算親王在他面前都要低半頭。

  說他是大明除了三位君主之外最有權勢之人,一點水份都沒有。

  關鍵是,他纔是真正左右大明走向的那個人。

  否則,哪有他阿扎薩的今天,波斯人想復國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但……這和陳伴讀有什麼關係?

  陳景恪力主反魷,這事兒他自然知道。

  可秦國目前這特殊情況,實在不適合吧?

  “我知道陳伴讀很討厭魷人,我也很討厭……”

  “但我相信他能理解我們的困難,不會要求我們現在就反魷的。”

  朱樉說道:“陳伴讀自然能體諒我們的難處。”

  “可伱要知道,感情在很多時候能左右很多事情。”

  阿扎薩面露疑惑,什麼意思?

  難道你想說,你對陳伴讀有特殊感情?

  所以纔會做出如此不明智的舉動,用來討好他?

  朱樉並不知道他的想法,否則當場就能讓他血濺五步,耐心的解釋道:

  “大明有很多藩王,也有很多藩屬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