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秦風·無衣
誰都沒有想到,在大明蒸蒸日上的今天,竟然還能發生這樣的慘劇。
大明週報用頭版頭條來報道了此事。
這也是自創刊以來,頭版頭條首次刊登皇家三人組以外的信息。
由此可見,這件事情帶來的震撼有多大。
此事也很快就傳開,成爲時下最熱門的話題。
不過對於此事的看法,卻呈現了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認爲,大明必須出兵懲戒土著。
不過同樣是出兵,理由卻不一樣。
有人是從國家尊嚴的角度來說的,漢人是華夏正統,大明自詡爲正統。
土著屠殺漢人就是打大明的臉,大明必須要出兵維護自己的尊嚴。
還有人則是從同族的角度來考慮的,
沒什麼可說的,同族被屠殺,必須出兵報仇。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有人認爲應該出兵,自然就有人反對出兵。
他們也分爲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認爲,大明正休養生息,不能輕易掉入戰爭泥潭。
這麼多年,朝廷始終未能解決西南和雲南的蠻夷問題。
南洋勢力衆多,這要打到哪年哪月去?
按照以往的處置辦法,朝廷下旨申斥就完事了。
等將來有機會,再慢慢收拾他們也行。
還有一部分極端保守派,則認爲南洋漢人背祖棄宗,自願與蠻夷爲伍,被殺了也是活該。
看以後還有誰敢離開華夏大地。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的不可開交。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萬里外的一羣人被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還不如想想今晚喫什麼呢。
陳景恪一直在關注朝野對此事的看法,對於這些人的冷漠,非常的無奈。
還是缺少族羣認同啊。
不過他也知道,這是難以避免的。
別說是現在,前世民族主義盛行,依然有大把的人沒有民族概念。
有些人是因爲缺少教育,以至於族羣概念不深。
有些人則恰恰相反,正因爲書讀的太多,自以爲掌握了真理,開始否定民族概念。
大明的情況沒有那麼複雜,純屬宣傳教育不到位。
“任重而道遠啊。”
朱雄英疑惑的道:“什麼任重而道遠?”
陳景恪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發現。
朱雄英倒覺得很正常:“嗐,全民推廣華夏概念才幾年,能有現在的成果已經不錯了。”
“你不是經常說欲速則不達嗎,怎麼比我還着急起來了。”
陳景恪苦笑道:“這麼多人被殺,我能不着急嗎,我恨不得一步功成。”
朱雄英聳聳肩,說道:“那你想去吧……對了,我爹宣佈廢朝三日,並頒佈罪己詔。”
“還讓我代他祭天祭祖……你覺得這樣做夠不夠?”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可以,不過罪己詔的措辭考究一點,重點強調一下族羣的概念。”
“再找人寫一些族羣相關的文章……”
“讓大明週報出一期加刊,專門刊登罪己詔和這些文章。”
“我們要趁此機會,告訴天下人何爲族羣,應該如何對待族羣問題。”
“同時也要告訴天下人,爲何大明是華夏正統。”
古代是沒有族羣概念的,至少華夏這一塊,族羣意識非常薄弱。
強調族羣有什麼意義,對大家有什麼好處嗎?
所謂族羣,有喫的重要嗎?
這也是數年的宣傳,效果並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今天陳景恪就要藉着這次機會,告訴天下人何爲族羣。
就在大家爲南洋的事情爭論不休的時候,突然宮中傳出消息。
陛下聞聽子民被殺,悲慼不已。
聽到這個消息,激進派頓時就高興了。
看陛下這態度,是要打啊。
保守派卻憂心忡忡,陛下可千萬不要衝動啊。
雙方不約而同的做好了準備,明天早朝一定要好好勸說陛下。
只不過一方是勸出兵,另一方是勸不要出兵。
只是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第二日早朝,朱標眼睛紅腫,談起南洋之事悲痛欲絕。
不停的自責:“大明子民被殘害,是朕之過也。”
“朕對不起天下萬民,對不起枉死的百姓,朕……枉爲天子也。”
聞聽此言,保守派一邊站出來勸說皇帝節哀,一邊默默地將奏疏都塞進了袖子裏。
這還勸個啥,算了,愛咋咋滴吧。
激進派則興奮不已,義憤填膺的說道:
“君辱臣死,請陛下下令征討不臣。”
朱標並沒有當場做出決定,卻下旨輟朝三日,並下罪己詔,同時還命皇太子向昊天和祖宗請罪。
罪己詔?
聽到這個決定,保守派和激進派都震驚了。
這可是罪己詔啊,自古以來有幾個皇帝,願意主動下罪己詔的。
陛下這是將所有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陛下他……果然胸懷天下,愛民如子。
羣臣激動的熱淚盈眶。
尤其是文官們,若非氛圍不合適,他們都要站出來讚頌吾皇聖明瞭。
只有少數依然不死心的保守派,注意到了另一個問題。
皇帝雖然還沒有公開表態要出兵,可又是罪己詔,又是向蒼天祖宗請罪。
還有別的選擇嗎?
如果不打,這罪己詔豈不是再打自己的臉?
如果不打,怎麼回覆蒼天和祖宗?
他們想要阻止皇帝這麼做,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可以阻止皇帝出兵,甚至不配合朝廷出兵,總不能阻止皇帝下罪己詔吧?
現在詔書下了,你看着辦吧。
事已至此,先喫……不是,他們只能安慰自己,皇帝還是很照顧大家情緒的。
沒有強行下令出兵,而是以這種更委婉的方式做出決定。
比起太上皇他老人家,可好太多了。
當皇帝要下罪己詔的消息傳出後,所有人都意識到,問題的性質變了。
就算是最淡漠,最沒有族羣意識的人,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
然後一個話題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
離開了大明本土的漢人,還是不是華夏子民。
爲了一羣遠在天邊的人大動干戈,到底值不值得。
也就在這個時候,大明週報加印版出版,頭版頭條就是皇帝的罪己詔。
第二版就是南洋慘案的詳細過程。
後面幾十篇文章,全都是圍繞南洋事故、罪己詔,以及華夏身份而寫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