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借題發揮

作者:見月明
“這個年限不能太短,這年頭出海做生意,一來一回兩三年都正常,太短了對這些人太不公平了。”

  “以五年爲期,就比較合適的了。”

  “在國外生活五年,回國就要參加考覈。”

  “不合格的一律按照外國人對待,直到考覈通過爲止。”

  “如此一來,那些大族必然會積極的創辦書院,培養自家弟子讀書。”

  “書院多了,普通人進學的機會也會增多,教化這一塊的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朱雄英高興的道:“好,這個法子好。”

  “經歷了南洋事件之後,海外的明人應該都明白,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依靠,是多麼的重要。”

  “他們必然會更加頻繁的往來大明,強化和大明的關係。”

  “在這彙總情況下,他們就必須要主動學習華夏文化。”

  “果然,朝廷不需要出一分錢,只是一點點政策上的變動,就能做成此事。”

  “景恪你真是太聰明瞭。”

  朱標露出深思之意,這個辦法確實好,但也有缺點。

  “讀書成本非常高,普通人是沒機會進學的。”

  “此法對海外生活的普通人,是否太不公平了?”

  陳景恪說道:“此事簡單,我們縮小考覈範圍就可以了。”

  “編寫一本教材,考試內容全部從教材裏選取。”

  “而且又不是考狀元,試卷沒必要那麼複雜困難。”

  “只要通讀過這本教材,差不多就可以合格。”

  “到那個時候,此書必然是人手一本。”

  “有些人不識字也沒關係,讓他們口述某一段內容即可。”

  “比如問他唐太宗是什麼人,有什麼事蹟之類的,只要他能答個大差不差就可以了。”

  “如果他不識字,也從來沒有聽過這本書裏的內容,那就只能先委屈他們了。”

  朱雄英接話道:“如果連這都做不到,那他們這輩子也不用回來了。”

  朱標終於被說服,說道:“沒有十全十美的政策,這個法子確實已經儘可能的照顧更多人了。”

  “而且還能將編寫教材的事情交給保守派,既能安撫他們,也能保證這本書的思想不會偏離。”

  朱雄英心中一動,補充道:“爲了防止藩屬國在文化上離心,可以要求所有藩屬國,必須統一採用這一套標準。”

  “至少要保證南洋和大明保持文化同步。”

  朱標點點頭,就算朱雄英不說,他也會這麼做的。

  三人又商量了一會兒,正式將此事給敲定下來。

  就在朱標以爲話題結束的時候,陳景恪再次開口,說道:

  “藉助南洋事件,我們開可以調整一下對蠻夷的政策。”

  “近些年朝廷的宣政制度推行不理想,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蠻夷首領暗中阻撓。”

  其目的自然是爲了自身利益。

  只有部民保持原樣,他們才能永遠高高在上。

  一旦部民接受了教化,成爲真正的大明子民,他們還怎麼當人上人?

  所以,這些部族首領一直在阻撓宣政使的工作。

  朝廷不想激化矛盾,所以一直都沒有采取什麼措施。

  現在是時候動一動了。

  “雖然部落首領一直阻撓,但這麼多年下來,宣政還是有一定成效的。”

  “這就爲我們調整政策創造了條件。”

  “而南洋慘案,就是我們調整政策最好的藉口。”

  “漢人缺少教化,都能變成這般模樣,蠻夷從未接受過華夏文化薰陶,情況只會更嚴重。”

  “爲了杜絕南洋之事在大明本土發生,宣政制度必須要變。”

  “原本宣政制度是勸導性質的,並不強迫接受,學不學全看部民自願。”

  “現在不同,變成了強制性學習。”

  “所有部民,必須學習華夏文化,凡阻撓者一律按謀逆罪論處。”

  “這麼做肯定會引起一部分蠻夷首領的反抗,正好出兵將他們剿滅,也算是殺雞儆猴了。”

  他之所以敢這麼強硬,還是因爲這幾年的政策,讓蠻夷享受到了好處。

  更準確的說,他們享受到了當大明子民的好處。

  分配土地,各種物美價廉的商品,自己產出的物資也有了銷路。

  具體來說就是,在思想上接受了一定的薰陶。

  在經濟上,對大明產生了嚴重依賴。

  以前他們自給自足,對大明無所求,一個不開心就遁入深山老林了。

  現在享受了好處,再想走就難了。

  朱標也明白這個道理,對這個建議非常滿意,不過他還是補充道:

  “此法可以先在南方和西南施行,雲南和交趾依然採用原本的政策不變。”

  朱雄英拍胸脯,驕傲的說道:“放心,南方和西南保證不會出問題。”

  在這件事情上,他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因爲當年的事情,南方和西南的土民,對他這個太子非常的尊敬。

  這些年一直是他在負責這兩個方向上的事務,處理的也都非常恰當。

  可以說,南方和西南有今日的成績,他居功至偉。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份實打實的功績打底,羣臣纔會對他心服口服。

  任由他代替朱標處理軍國大事。

  與這兩個地方不同,雲南和交趾的蠻夷部落,對朝廷的牴觸心理依然很強烈。

  如果強制推行新政,必然會生出事端。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這個道理。

  眼見又一重大難題,有了階段性進展,朱標更是開心。

  “景恪你數年佈局,終於有了成果啊。”

  “一旦新政策落地,南方和西南將正式納入朝廷有效統治範圍,此乃萬世之功也。”

  陳景恪謙虛的道:“此事能成,離不開太上皇和皇上的英明領導……”

  “咳……”朱雄英乾咳一聲,挺直了胸膛。

  陳景恪心下莞爾:“當然了,太子德服四夷,功勞也非常大。”

  朱雄英這才露出滿意的表情。

  做人要實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屬於我的功勞,不能給我黑了是不是。

  以後提起平定南方的功勞,必須得把我的名字帶上。

  朱標直接無視了他了,繼續問道:“還有什麼想法嗎?”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有,可以把此事和大分封放在一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