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我都想弄死他

作者:見月明
四月初,國子監的一處別院裏,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考試。

  參加考試的總共有一百三十人。

  “即將分封的諸侯和他們的繼承人,共三十人,分別在這兩間考場裏。”

  “國相和戶部大臣各五十人,在這兩間考場。”

  國子司業趙謙向朱元璋、朱標等人介紹這裏的詳細情況。

  事實上不用他介紹,對這裏的情況大家都非常熟悉。

  畢竟這個政策就是他們一行人商量出來的。

  封國不是劃塊地給一些人口,就能建起來的。

  需要照顧的點可以說千頭萬緒。

  既然要進行大分封,大明就不可能不管後續,那太不負責任了。

  所以,各種配套的東西也要準備好。

  除了各種必要的啓動物資,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

  大明的勳貴集團,十有八九都是底層出身,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

  靠他們治理國家,那簡直就是開玩笑,更別提建設一個國家了。

  只能大明幫他們建立一套體系。

  不是大明不願意放手,而是沒辦法,必須要扶着走一程纔行。

  這也就意味着,諸侯國初建的時候,官僚體系都是大明朝廷指定的。

  當然,大明不會一直干涉對方的內政。

  諸侯王可以在封國穩定之後,逐步提拔自己的人才,將這些位置替換掉。

  但爲了防止諸侯王分封之後,太過放飛自我,朝廷規定五年內替換人員不得超過三成。

  十年後方可大規模替換朝廷指派的官員。

  二十年內,國相和戶部大臣必須由中央朝廷指派,二十年後方可自己任命。

  國相掌管一國政務,只要他不出問題,封國就不會跑的太離譜。

  戶部大臣其實就是戶部尚書的別稱,爲了和中央朝廷區分才用了戶部大臣的稱呼。

  一個政府最重要的部門,就是財政機構。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後,戶部已經不單單是掌管錢糧那麼簡單。

  還牽扯到最整個國家的資源分配,以及各種發展計劃的制定,是國相最重要的助手。

  只要這兩個位置不出問題,再加上大明幫忙組建的行政體系,就能確保一個封國不會大亂。

  如此二十年後,這個封國基本就能穩定。

  而且他們的繼承人差不多也培養出來,可以承擔國君的職責了。

  到時候再徹底移交權力給他們。

  當然了,大明這麼做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就是防止某些人有異心,剛分出去沒幾年就忘了本,在政策上和大明漸行漸遠。

  前二十年由朝廷任命國相和財政大臣,就可以確保該封國能嵌入大明的藩屬體系裏去。

  到時候經濟高度和藩屬體系綁定,就不怕他們有異心。

  從去年確定第一批分封名額之後,朝廷就在國子監組建了一個特殊學院。

  專門教授受封的諸侯王如何當國君,同時也對國相和財政大臣的候選人進行培訓。

  今天這場考試,主要考的其實是國相和財政大臣。

  各五十名學員,前十五名將會獲得這次機會,後面的只能等下一批諸侯分封了。

  至於諸侯王和他們的繼承人,這場考試也不是完全走過場。

  雖然不論他們考的如何,分封都會進行的,可考的太差就會被剝奪行政大權。

  說白了,如果將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分成國君和國相府兩部分。

  考的好就能提前掌權,國相府就是輔佐他工作的機構。

  考的差的國君,就要讓渡更多的權力給國相府。

  由國相府主持國家行政要務。

  直到國君有能力承擔職責,才能從國相府拿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然而,權力那能是隨便讓渡的嗎?

  國相府主持大政,一旦形成慣性,國君再想把權力拿回來就千難萬難了。

  如果國相府還能獲得中央朝廷的支持,那他們想拿回權力就更難了。

  所以,對於諸侯王和他們的繼承人來說,這場考試同樣非常重要。

  權力都有排他性,誰都不想把自己的權力讓給他人。

  看着考場裏奮筆疾書的衆人,陳景恪心下也是激動不已。

  這都是華夏的種子,將來會在更多的地方生根發芽,散播屬於華夏的芬芳。

  朱元璋他們只是在這裏溜達了一圈,見沒有什麼問題就離開了。

  畢竟這場考試要持續一天,他們不可能一直守在這裏。

  送走皇帝一行人,趙謙返回考場挨個巡視。

  看着這些特殊的考生,他也同樣非常興奮。

  他是個做實事的人,對於朝廷的宣教計劃非常支持,但對於朝廷的緩慢進度非常不滿。

  一度想辭官去地方教書,連地點都選好了就是瓊州。

  不過幾次辭官都被朱標給拒絕了。

  先是讓他主持編寫了海外明人進學教材,去年又任命他擔任這所特殊書院的祭酒。

  這所書院意味着什麼,所有人都很清楚。

  竟然讓他來掌管,這是何等的器重。

  而且把這些未來的國君、國相教好了,也同樣能更好的宣揚華夏文化。

  比他跑到地方去教學,效果更好。

  於是他就息了辭官的念頭,接下了這個重擔。

  半年多的教學,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他自然非常重視。

  害怕有人作弊,從頭到尾一直盯着,中途喫飯都是在考場進行的。

  直到考完,他又親自押送試卷去了宮裏。

  等到了乾清宮才發現,朱元璋、朱標、朱雄英和陳景恪四人都在。

  前三個人在他能理解,陳景恪在……

  而且陳景恪就坐在朱雄英的斜對面,這是一個臣子不可能坐的位置。

  這讓他想起了很多關於陳景恪的傳聞,有些傳聞他知道是真的,有些傳聞則覺得太離譜。

  但今天他終於知道,以前很多他覺得離譜的傳聞,竟然也是真的。

  這位安平侯在朝廷的地位,確實很特殊。

  特殊到了能坐在太子的對面,還不是私下行爲,而是接見大臣的時候公然這麼做。

  私下怎麼都好說,歷史上還有皇帝私下和臣子睡一塊呢。

  但公開就不一樣了。

  現在皇家就是公開告訴世人,安平侯的超然地位。

  趙謙是個正直的人,看到這種情況下意識就想彈劾幾句。

  然後他就聽到朱元璋說:“景恪,卷子來了,看完再出宮也不遲。”

  陳景恪一副無語的樣子,說道:“陛下,您拿我當小孩呢,這麼多卷子明天都不一定能看完。”

  朱元璋毫不在意的道:“那就等看完了再出宮,我讓人通知福清,這兩天你不回去了。”

  陳景恪:“……”

  一旁的趙謙卻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這還是那位夏日可畏的太上皇嗎?安平侯寵冠羣臣,果然不是虛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