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南洋話事人

作者:見月明
這時他腦海裏不禁浮現出,陳景恪經常說的一句話,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原來這纔是因地制宜……”

  這一刻,他似乎悟到了很多。

  暴風颳了一天一夜才停歇,居住地已然一片狼藉。

  看着這一切,大家心中不禁生出沮喪之感,很多人甚至失聲痛哭。

  朱檀卻召集所有人,開了一場會議。

  他將自己能想到的鼓舞人心的話,全都說了一遍。

  雞湯管不管用不知道,但他這個主心骨沒有亂,確實有助於穩定人心。

  尤其是他最後宣佈,會在這裏樹立一塊石碑,記錄今天發生的一切。

  供後世紀念瞻仰。

  這是一劑強心針,激發了大家的鬥志。

  之後各級官吏出動,組織百姓和軍隊進行救災。

  最後統計下來,有一百三十八人死於大風,四百餘人受傷者。

  至於財物的損失……他們帶過來的財物,九成損失一空。

  尤其是糧食,損失更大。

  “如果沒有外來援助,最多二十天我們的糧食就要耗盡。”

  聽到這個消息,朱檀的眉頭緊緊皺起。

  別的事情都好辦,獨獨不能沒有喫的。

  於是他下令,一邊派人去淡馬錫、楚國求救,一邊派出軍隊捕獵,派出水手去捕魚。

  儘可能的延緩糧食的消耗。

  但糧食不足的消息根本就瞞不住,本就沉浸在悲傷裏的百姓,這下徹底慌了。

  再也沒有心思去幹活。

  這次就算朱檀舌燦蓮花都沒用。

  朱檀首次感受到,什麼叫無能爲力。

  作爲親王,他的人生太順了,就算有困難也從來都沒有慌過。

  因爲他知道,再大的困難,找老頭子哭一哭就都解決了。

  可現在,他沒地方哭,也不能哭。

  作爲一國之主,他要是哭了,人心馬上就能散的一乾二淨。

  他首次感受到,肩負一國的壓力。

  也隱約感受到了,自家老頭子和大哥承受的壓力。

  深吸口氣,他眼神裏的軟弱和惶恐慢慢消失,最終只剩下堅毅。

  現在,輪到我來肩負一國百姓了。

  如果朱元璋看到這一幕,想必會非常的欣慰。

  然而……困難並不會因爲決心就消失不見,糧食問題依然籠罩在所有人頭頂。

  不解決這個問題,就無法安定人心。

  就在朱檀絞盡腦汁的思考,如何拼湊一些食物的時候,一個人出現在他面前。

  這個人他非常熟悉,就是當初爲他們引路的淡馬錫使者。

  那使者帶着他來到一處空地,掀開一塊石頭露出一個洞口。

  裏面裝滿了糧食。

  朱檀驚喜的道:“糧食……這……傅總督他算到了?”

  那使者恭敬的道:“這些糧食,大部分是之前從爪哇土民手裏收繳來的。”

  “傅總督沒有全部運走,而是留了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沒想到今日恰好用到了。”

  朱檀是何等人也,自然知道這只是場面話。

  傅安這是在給諸侯王下馬威,告訴大家淡馬錫纔是南洋的中心。

  淡馬錫總督纔是南洋話事人。

  只不過他用的方法很高明,不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畢竟天災非人力所能操控,他也確實幫大家解決了大難題。

  有些反應遲鈍的,甚至都無法領會到他這一層意思。

  只會感激他的幫助。

  但就算再遲鈍的人,都能通過這件事情明白一個道理,淡馬錫的影響力無孔不入。

  以後想做什麼事情,必須要考慮到傅安的想法。

  更準確的說,是考慮淡馬錫總督的意思。

  朱檀看出了傅安的想法,對此他並沒有說什麼。

  本來他就沒打算搞事,有個強勢的總督,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畢竟,淡馬錫總督代表的是朝廷,有他彈壓諸侯王不敢亂來。

  至於總督府會不會反過來欺辱諸侯王……

  純屬想多了,真當諸侯王是喫白飯的。

  有了這批糧食,魯國就能支撐到下一批糧食送來,民心終於安定下來。

  大家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建設中去。

  朱檀也給洛陽寫了一封信,將這裏的一切都一五一十的講了一遍。

  重點提了傅安對大家的幫助。

  不是陰陽怪氣,也不是內涵傅安,而是真的誇讚。

  朱檀不知道的是,這場風暴受影響的不只是魯國一地,整個南洋都被波及。

  剛剛到來的諸侯王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各家的損失都非常大。

  不過還好,人員損失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而且有了傅安提前佈局,糧食問題也都得到解決。

  總體來說,算是有驚無險。

  然後,驚魂初定的諸侯王們,幾乎做出了和朱檀相同的選擇。

  一邊寫信對傅安表示感謝,一邊寫信給洛陽彙報這裏的情況。

  朱楨得知這些消息後,感嘆道:

  “這次誰也無法阻擋傅安入閣了。”

  許柴佬也點點頭,說道:“傅總督確實是爲能臣。”

  “等諸侯國穩定下來,必然要入中樞的。”

  說到這裏他心中有些感慨,若非當初自己軟弱,入閣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不過也沒什麼可後悔的,至少現在自己過的也不錯。

  楚王朱楨對他信任有加,政務悉數委任於他,無條件支持他的變革。

  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事實也確實如他們所想,幾個月後洛陽接到諸王的奏疏,朱標對傅安讚歎不已。

  “傅安果能臣也,可入閣……景恪你以爲呢?”

  陳景恪思索片刻,說道:“內閣確實也該換屆了,有幾個老人需要退。”

  “陛下若對傅總督滿意,自可以命其入閣。”

  “不過,南洋那一攤子,也需要一位能臣去接手。”

  “最好讓其提前赴任,作爲副手在傅總督手下鍛鍊一年半載,再轉正。”

  朱標深以爲然的道:“此乃老成謀國之言,只是你以爲誰能擔此重任?”

  陳景恪並沒有直接說讓誰去,而是說起了標準:

  “此人需有一定的背景,否則無法震懾諸侯王。”

  “還要懂新政,具有開闊視野……”

  朱標眉頭微皺,現在懂新政的人不少,反倒是符合第一條標準的人比較少。

  符合兩者的就更少了。

  眼見一時拿不出合適的人選,兩人倒也沒有着急。

  傅安入閣至少也是明後年的事兒了,有的是時間挑選合適的人。

  不過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老朱知道此事後,直接給出了一個選項。

  “你們覺得傅忠怎麼樣?”

  “傅忠?”朱標露出深思之色。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