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太子的強硬

作者:見月明
李善長等人面面面相覷,即便老朱親自開口,他們依然不敢相信。

  實在是此事太過玄乎了。

  關鍵是,從來都沒有人提過。

  現在突然有人說,哪怕部分證據擺在眼前,他們也會懷疑。

  陳景恪能猜到他們在想什麼,對此他能理解。

  既然老朱決定攤牌,他也沒什麼顧慮了,主動站出來說道:

  “我知道諸位一時間很難接受此事,但真相就是如此。”

  “在天地面前,人類和夏蟲沒有區別。”

  邱廣安一臉難色:“陳侯,不是我不願意相信,實在是……”

  陳景恪微笑道:“我知道,換成誰都會如此。”

  李善長深吸口氣,穩住心神,說道:

  “上位,請恕臣不敬之罪,可還有別的證據?”

  言外之意就是,僅憑這些證據很難說服人。

  老朱也沒有生氣,而是說道:“此事乃景恪所發現,讓最爲了解,就讓他爲你們解釋吧。”

  對此衆人都絲毫不覺得意外。

  陳景恪一身所學神祕莫測,當世也只有他能提出這樣震驚世人的發現。

  關鍵是還能說服以固執著稱的老朱。

  陳景恪已經不是第一次論證小冰河期的存在了,而且這些年他也一直在蒐集相關信息。

  此時對這一套論證模式已經嫺熟於心,而且證據也更加齊全更有說服力。

  當即,他就從頭到尾詳詳細細的,爲大家講解了一遍。

  先講了溫暖期和寒冷期的差異,從氣候到動植物佈局等等方面,全方位解釋。

  以此讓他們瞭解,什麼叫溫寒變。

  然後又按照時間線,將從夏商周時期到目前的氣候、動植物分佈記錄,全部羅列出來。

  證據可以說非常詳實了。

  甚至具體到了,某一條證據來自某本書某一篇記錄。

  不只是用嘴說,他還找來紙筆,劃出了一條曲線。

  用曲線直觀的展現了氣候變化規律。

  等曲線到達大明時間節點的時候,正好處在溫度下降的大滑坡上。

  “大約五十年後,氣候將進入溫寒變交替時期,極端氣候會頻繁發生。”

  “這個極端氣候期將會持續五十年左右。”

  “大約百年後,大明將正式進入寒冷期。”

  衆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陳景恪講的很詳細,他們終於聽懂這個溫寒變是怎麼回事兒。

  且不論真假……假設是真的。

  最危險的並不是寒冷期,而是冷暖交替時期。

  雖然寒冷期氣溫偏低,氣候災害頻發,但至少還會給人喘氣兒的機會。

  而冷暖交替時期,氣候災害已經不是多那麼簡單了,而是時時發生。

  動輒長達半年乃至數年,是真的連喘氣兒的機會都不給。

  而且這樣的極端氣候將會持續數十年。

  再厚的家底,都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很不巧的是,大明即將進入這個時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按照以往大一統朝代的規律來看,五十年到一百年正好是王朝盛世時期。

  大明是可以熬過這段困難時期的。

  可是……代價是什麼呢?

  最強盛的時期,卻要面對這樣的災難……

  而且熬過災難,面臨的不是否極泰來,而是整個大氣候環境的惡化。

  那就真的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了。

  恐怕東漢末年的慘劇就要重演。

  但……還是那句話,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

  儘管陳景恪的證據看起來很全面,也很有可信度。

  可這麼大的事情,大家又怎麼會因爲他的一面之詞就相信。

  只有經過自己的詳細調查,並實地考察,結合種種證據,才能確定真僞。

  當初老朱也是多方求證,才相信了溫寒變的事情。

  但很顯然,這次留給羣臣求證的時間不多了。

  一口氣說了將近一個時辰,總算是將溫寒變的事情講清楚。

  末了陳景恪鄭重的道:“我知道這麼大的事情,諸位謹慎一些是應該的,但東南百姓等不了了。”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時,尚羲韶忽然問道:“陝北和河套種草植樹,不只是爲了治黃吧?”

  他是從御史大夫入閣的,日常工作也主要偏向於監察方面。

  是反對陝北和河套種樹的主力。

  他也不是完全反對種樹,而是認爲沒必要投入那麼大的資源。

  每年幾百萬貫,這些錢用來做什麼,不比在那邊種樹收益大?

  這也是他對當今朝政最不滿的一塊。

  別的都好說,哪怕是一些激進政策,至少能看到一些好處。

  唯獨在那邊種樹,他看不懂。

  所以他一直盯着這一塊,並收集各種證據,試圖證明這麼做不合理。

  其中就包括監管這些錢財的流向。

  有多少被侵吞了,有多少落到實處等等。

  朱標之所以留着他,恰恰是要利用這一點。

  那麼多錢撒下去,如果監管不嚴,恐怕沒幾個能落到實處。

  有他這個內閣學士盯着挑刺,下面的人就不敢貪的太過分。

  聽完溫寒變理論,他終於明白了朝廷的目的。

  不過他還是需要一個肯定的答案,所以纔有此一問。

  陳景恪正準備開口,老朱卻先一步回道:

  “對,治黃只是其一,真正的目的是爲了應對寒冷期的到來。”

  “寒冷期西北降雨會減少,如果現在不能恢復植被,以後將再沒有機會恢復。”

  “百年後大明將要面對的,是徹底荒漠化的大西北。”

  “那個後果有多嚴重,你們應該能想的到。”

  “現在咱們多種活一棵樹,子孫就能少一些壓力。”

  西北全面荒漠化的後果,大家可太清楚了。

  那裏不但是邊防要地,更是主要養馬場。

  一旦荒漠化,邊軍的糧草無法就地解決,只能從中原和南方調運。

  光運輸成本就能拖垮國家財政。

  草場減少戰馬不足,朝廷只能推行馬政,讓百姓負擔養馬的成本。

  馬政自古以來就是惡政。

  細數歷朝歷代的馬政,一行行字眼下面掩蓋的,是百姓的血淚。

  而擁有河套等養馬地的朝代,馬政往往相對寬鬆一些,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不少。

  大明的馬政也是最近五六年纔好轉的。

  隨着朝廷奪回河套以及河西地區,擁有了穩定的戰馬來源。

  不需要百姓來承擔這部分責任了。

  之前的幾次改革,就有關於馬政的。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重建幾大馬場,將百姓負擔的那一部分廢除了。

  因爲這件事情,幾位當政的內閣學士沒少被誇讚。

  僅憑這一項政策,他們就足以名垂青史。

  可是,一旦西北環境惡化,勢必要重啓馬政。

  雖然到那時候他們已經死了,要罵也罵不到他們頭上。

  但作爲大明初期的內閣學士,他們並不缺爲國爲民的理想抱負。

  不願意見到這種惡政被重啓。

  所以趁着寒冷期到來前的這段時間,儘可能的恢復陝北、河套植被,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老朱繼續說道:“西北種樹,開海,開發南洋,大分封……”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