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拿捏

作者:見月明
停科舉?

  陳景恪再次感嘆馬娘娘的智慧,這一招絕了。

  直接拿捏住了讀書人的命脈。

  而且老朱也不是第一次廢科舉了,二次廢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我們還可以將暫停科舉的鍋,扣在理學的頭上。”

  “等他們開始護着孔家的時候,就順勢以虛僞、不尊皇命、德行堪憂、不堪重用爲由,暫停科舉。”

  老朱大笑道:“妹子這一招妙啊,既造大了聲勢,又可從內部分化理學。”

  “更是能讓非儒家讀書人,一起痛恨理學。”

  “到那個時候,就是天下人集體聲討理學,而不會怪罪給朝廷。”

  讀書人不全是儒家門徒,法家、兵家等都有。

  還有很多名士更是兼百家之所長,比如當年的葉兌。

  本來好好的,突然科舉沒了,你說他們恨不恨理學?

  就算儒家內部,也不是隻有理學一家,各種學派非常多。

  只是理學傳播最廣而已。

  學派和學派之間本就有競爭,現在理學弄的大家都沒官做,儒家其他學派只會更加痛恨理學。

  況且,就算理學內部也不全是腐儒,大把的人對孔家不感冒。

  只是大勢如此,他們也不敢表現出來。

  現在朝廷一環扣一環的計劃,必然能激化這些矛盾,使其內部分裂。

  而且別忘了,很多人被打了不是反擊,而是去反思。

  這種人古今中外都不少見。

  更何況,儒家本身就強調綱理倫常,擁有忠君思想的人很多。

  以臣犯君,本身就是違背了儒家的教誨。

  現在朝廷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連番打擊孔家和儒家,必然會有人反思。

  其結果就是,儒家內部分裂。

  陳景恪和朱雄英聽的也是心服口服,果然不愧是馬娘娘啊。

  這一番連招下去,誰能喫得消。

  暫停科舉可不光是打擊儒家,同時還再次將官吏的任免權抓在了朝廷手裏。

  科舉的時候,官吏選拔更依賴於制度。

  考上了才能當官,考不上就不能當官。

  現在科舉沒了,誰能當官誰不能當,那還不是朝廷一句話的事兒?

  當然,前提是皇帝要大權在握纔行,換成王朝中後期的君主這麼幹,鐵定會形成世家門閥。

  很顯然,目前的大明是可以這麼做的。

  陳景恪說道:“韓國公老當益壯,重新舉起法家大旗,現在法家門徒衆多。”

  “之前儒生排擠算學,致使算學另立門戶。”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算學體系也培養出了大量人才。”

  “太子主持的撫慰使計劃,也在軍中培養了大批人才。”

  “這些人做學問或許不行,但能識字懂道理,去地方當個鄉令縣令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短期內朝廷不缺人才,暫停科舉確爲釜底抽薪之法。”

  馬娘娘提醒道:“話雖如此,但鄉令縣令也是一方父母官,掌管幾千戶上萬戶百姓的生死。”

  “選拔之時還需多方考量纔是。”

  老朱說道:“這事咱知道……嗯,這事兒就交給雄英去辦了。”

  “咱負責在前面殺敵,雄英負責重建。”

  其實這就是給朱雄英培植勢力的機會。

  這次肯定要對官場進行大換血,朱雄英負責此事,那選拔上來的官吏就都可以算作是他的人。

  到時候他對國家的掌控,還將超過朱標,僅次於老朱這位開國君主。

  就算老朱不在了,也沒人能興風作浪。

  “至於景恪你……什麼都不要做。”

  “帶着人老老實實的制定國家計劃,再趁最後這點時間,將大同世界好好完善一下。”

  陳景恪正想反駁,這麼大的事兒我怎麼能不管不問呢。

  馬娘娘卻贊同的道:“陛下說的對。”

  “是朝廷選擇了你和大同世界,不是你和朝廷一起打壓儒家。”

  “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所以這次的事情你不能參與,至少表面上要是乾乾淨淨的。”

  如果是正常的學術之爭,和朝廷聯合打壓其他學派,是很正常的。

  但這次的手段會異常的激烈,可以預見的是,在歷史上的評價也將是兩極分化。

  如果陳景恪參與了,那關於他的惡評就會非常多。

  既然現在要擡舉他做‘聖人’,那他就不適合直接參與進來。

  說白了,現在就是要爲他塑造‘神格’。

  小節方面可以有瑕疵,這反而讓大家覺得他真實。

  大義方面絕不能有問題。

  否則不光他自己,就連他的大同世界都會被抨擊。

  對他自己,對大同世界,對大明的變革,都會帶來極爲不利的影響。

  陳景恪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對於老兩口的維護,心中非常的感動。

  “陛下、娘娘……你們對我實在太好了,我真不知該如何報答。”

  老朱心裏很高興,嘴裏卻嫌棄的道:

  “都多大人了,別做小兒女姿態。”

  馬娘娘則笑着摸了摸他的頭,慈祥的說道:

  “你剛入宮的時候才十二歲,還是個小孩子。”

  “說你是我看着長大的也不爲過。”

  “在我心裏,你就是我的孩子。”

  “你別看陛下嘴上不說,心裏最恨的就是你不姓朱。”

  “他不止一次給我說,陳家但凡有兩個兒子,他都要把你搶過來改成朱姓。”

  老朱有些不自在的道:“咱啥時候說過這話,你別瞎說。”

  朱雄英眼珠子一轉,說道:“咱們雖然不是親骨肉,但感情勝似骨肉。”

  “況且,他的孩子有朱家血脈。”

  “等將來他的女兒嫁給我兒子,那朱家也有陳家血脈,兩家就是一家人。”

  老朱瞬間就忘了剛纔的話,笑道:“乖孫這話在理,嘿嘿……希望明年能聽到好消息。”

  陳景恪還能說啥,只能暗暗下定決心。

  以後多多努力,爭取多生幾個,儘快如了兩個老人家的願。

  之後四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比如軍隊方面如何做出調整。

  北方有朱和朱棣在,不用擔心。

  陳景恪說道:“南方讀書人勢力最強,是最容易生亂的地方。”

  “恰好神機營在當地賑災,可以以此理由,讓神機營繼續留在當地。”

  “還可以讓湘王抽調一部分北上兩廣,以爲威懾。”

  “如此可保南北兩地不出問題。”

  朱雄英遲疑了一下才說道:“是否將徐允恭抽調回來?”

  他是怕徐允恭影響到徐妙錦。

  馬娘娘笑道:“你啊,關心則亂。”

  “這麼大的事情若是不讓徐家參與進來,那纔是真的會動搖妙錦的地位。”

  朱雄英恍然大悟,訕笑道:“嘿嘿……一時沒反應過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