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防患於未然

作者:一語不語
在周太后面前,蕭敬不敢隨便稱呼李廣爲天師,照理說大明的天師只有龍虎山張天師一家,李廣就是因爲太得寵了,別人對他恭維而已。

  “李廣嗎?太不像話了!去,把皇帝叫來,就說哀家心神不寧,非要見他不可!還有,哀家不想見到李廣那廝,讓其不要一併跟來了!”

  “是,太皇太后。”

  ……

  ……

  蕭敬去請朱祐樘的時候,朱祐樘還在質問李廣,而李廣手裏拿根拂塵,連跪也不跪,就立在那做抗辯。

  好像他是仙家人,可以跟人間的皇帝並立一般。

  “……陛下,此等事絕對不會發生,宮闈之內一切太平,怎會有災情發生?貧道也扶乩過,上天也並無此等警示。”

  李廣當然知道張周所說的這場火災,就是在針對他。

  在任何時代,宮闈着火,都意味着天降惡兆,而如今被談論最多的玄學之事,就是他李廣在萬歲山修毓秀亭。

  很多人抨擊李廣犯了歲忌,還把小公主染天花的事往這件事上牽扯。

  好在小公主人沒事,李廣才能站在這說話。

  “好了,你先下去!”朱祐樘也問完了,見蕭敬回來,就把李廣趕走了。

  李廣憤憤然離開。

  以蕭敬觀李廣的臉色,估計李廣心裏把張周痛罵幾百遍。

  蕭敬也在想,這位張解元真有膽色,上來就跟李廣結下這麼大的樑子,豈不成了二者只能留其一的境地?

  “蕭敬,清寧宮的事,可有辦妥?”朱祐樘道。

  蕭敬道:“陛下,太皇太后請您過去,她老人家說是心神不寧,非要見到您不可。”

  朱祐樘氣惱道:“不是囑咐過,不要驚擾到太皇太后?你也是!”

  嘴裏一邊在罵,腳步卻不停往門口走。

  從憲宗到孝宗,這兩朝,周太后真就做到了德高望重,但凡她召喚,朱見深、朱祐樘父子就沒有不麻溜去見的。

  ……

  ……

  清寧宮內。

  蕭敬走的時候,周太后還好好的,回來時,就見到周太后靠在軟枕上,一副病懨懨的模樣,見到皇帝進來還刻意唉聲嘆氣。

  “皇祖母……都是那些奴婢不會做事,驚擾到您的清靜,孫兒這就責罰他們。”

  朱祐樘看到祖母如此,便覺得心疼,孝心發作,上來就認錯。

  周太后拉過皇帝的手,臉上帶着慈祥的笑容道:“皇帝你有心了,哀家沒事。”

  朱祐樘道:“孫兒也不是無的放矢,實在是……”

  “皇帝,你不用說,趕緊讓人準備一下,哀家先搬出清寧宮,到別的地方住幾天。”周太后也不囉嗦,直接說出自己的要求。

  “這……”

  朱祐樘也沒摸透這位皇祖母的心思。

  “唉!”周太后見皇帝猶豫,不由嘆息道,“自從李廣主張在萬歲山上修了毓秀亭,哀家就一直心神不寧,卻也不知道是爲何,今日聽人說起,那姓張的貢生入宮來,上來就說清寧宮要起火,哀家這纔好像知道到底是怎生回事。”

  朱祐樘聞言心裏在打怵。

  連這位皇祖母,都喜歡搞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嗎?

  這簡直是在強行聯繫啊。

  你心神不寧歸心神不寧,關清寧宮要不要着火什麼事?敢說這不是在針對李廣,刻意說什麼心神不寧?

  蕭敬見皇帝尷尬,趕緊提醒道:“太皇太后不必擔心,此等事,乃方士之言,做不得準。”

  周太后聞言臉色不悅:“皇帝,你也是這麼想的嗎?”

  “孫兒……”朱祐樘不知該如何回答。

  如果朕絲毫不信,也不至於讓蕭敬來消除火災隱患。

  還不是因爲擔心您老人家的安危?

  周太后道:“你能惦記哀家,哀家心裏欣慰。哀家認爲,人家張貢生尚遠在南京時,便惦記皇家興衰,記得爲哀家的重孫女治病,他千里迢迢入京面聖,一不討賞,二不求官,有何必要危言聳聽博人矚目?他治病救人,不就已經是天功,還需多此一舉?”

  朱祐樘不得不鄭重點頭,同意周太后的觀點:“孫兒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纔會讓人過來做一些防備。”

  “防備有什麼用?若真是命數使然,起了這把火,難道讓哀家爲李廣的胡作非爲受難嗎?”

  “這……”

  “皇帝,你就是太信任李廣了,你也不想想,李廣在宮裏這麼多年,他爲皇家做過什麼?宮裏有時疫的時候,他又做什麼去了?誰在爲皇家着想,到現在你都沒看明白嗎?”

  朱祐樘聽到這裏,也被說動了,嘆道:“可是皇祖母,您要搬出去的話,茲事體大,只怕大費周章,對外也不好解釋……”

  周太后道:“你就是顧慮太多,大臣怎麼想,你去在意作何?就說哀家要到仁壽宮去參幾天的禪,趕緊安排吧,哀家一刻都不想在這裏停留,要真是一把火起來,哀家可經不起折騰。”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