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子的社會課堂
黃利趕緊過來找張周,興奮道:“東家,買賣做成了。”
“幾單?”張周問道。
黃利看着先前來買貨的稚子,正跟自家東家坐在一起,手裏還拿着個東西在玩,他還有些不解這是什麼人。
他笑着道:“很多單,尤其是琉璃鏡子,還有眼鏡,買的人最多。也有買玻璃杯的……都快賣完了。”
說着,黃利把剛記錄好的賬本給張周看。
“不錯,賺了四十多兩銀子,收益還行。”張周點頭,隨後看着一旁的朱厚照,“生意有收穫,你沒什麼想法?”
朱厚照撇撇嘴:“才四十兩銀子,打發叫花子呢?”
張周道:“那一天賣四十兩,一年能賣多少?”
“這……”朱厚照一時被考住了,半晌後問道,“一萬多兩?那好像還不錯啊。”
他生平第一次賺錢,坑兩個舅舅,才賺了六千多兩銀子,如果張周這麼個小鋪子,一年能賣上一萬多兩,那感情是挺好。
“是分我五成是吧?”朱厚照突然又對這生意感興趣了。
黃利一聽,臉瞬間沉了下來。
這什麼人呀,一個熊孩子,就敢上來跟自家東家要五成的利潤?
張周道:“行啊,給你五成,不過你可別指望以後每天都有這盈利,今天是賣個新鮮,搞的是衝動消費,這羣人買回去之後發現沒什麼大用,他們就會想着退貨,當然不會給他們退。但以後他們肯定就不會再來了……”
“有錢賺就行,管那麼多呢。”朱厚照笑着。
不求賺錢,只求好玩。
張周點頭:“那以後再有什麼合夥,一概是五五分成,管理權在我,你同意的話,咱就籤合同。”
“又來?”朱厚照想起來之前跟張周合夥開書局的時候,也搞這套,登時皺眉,不過隨即大袖一揮,“拿筆,本宮要簽名了。”
……
……
張周又跟朱厚照簽了個五五分成的合約。
朱厚照覺得自己賺了,旁邊的太監也覺得張周大方到沒朋友,第一天剛開業不到一個時辰銷售額就有四十兩的生意,居然捨得分太子一半?這還是摳門的張貢生?
但張周拿了合同,卻志得意滿。
對穿越者來講,賺錢都是小事,要的就是這種平等互惠的合作模式。
“東家,那是何人?爲何要分他一半?”
黃利覺得自家東家是瘋了。
張周扯着黃利的袖子進到屋子裏,指着朱厚照道:“重新認識一下,這位朱公子,也是你的半個東家。過去打個招呼。”
“東……小東家。”黃利行禮。
朱厚照笑盈盈道:“挺會做買賣啊,以後有啥買賣,讓你當掌櫃。”
張周微笑點頭。
年紀輕輕,就會給人畫餅,收攏人心。
黃利又問道:“那小東家府上還做何生意?”
“大膽!”
旁邊的谷大用聽不下去,你個市井的掌櫃,給人打雜的,敢問太子家做什麼生意?
黃利一臉懵逼。
我問問做什麼生意,還犯了忌諱?
張周笑道:“我們朱公子一身貴氣,不需要做生意賺錢,認識一下就行。出去繼續照看櫃檯的事。”
“是,是。”
黃利帶着疑惑走了。
朱厚照看着黃利背影,笑嘻嘻道:“你找的人,還挺有趣的。”
張周道:“這不是有趣,是市井的市儈氣,對他來說,他只爲眼前的生計而奔波,因生計而與人交際。在他眼中,太子也好,普通人也罷,本無區別。”
“啊?”
朱厚照聽得很懵,只是評價一個人有趣,你這給我說啥呢?
張周道:“你若還有心情,就跟我出來看看這市井的衆生相,走吧。”
“嗯。”
朱厚照不知道張周要搞什麼名堂,但又覺得張周很高深的樣子,便跟隨在張周身後,一起去看黃利跟市井人打交道做買賣。
……
……
乾清宮內。
朱祐樘忙完了一天的事,眼看日落黃昏,問了旁邊的戴義:“太子回來了嗎?”
“還未回。”
戴義道,“不過料想是快了。”
“嗯。”
朱祐樘雖然同意讓兒子出宮,但心裏還是不放心。
一直等到日落之後,蕭敬纔回來通稟:“陛下,太子回宮了。一切都很順利。”
朱祐樘微笑點頭:“他跟秉寬相處得如何?”
“挺好。”
隨後蕭敬將朱厚照在宮外的情況,詳細跟皇帝告知。
當天蕭敬學聰明,沒親自露面,而是在周圍暗中觀察,如此也能從客觀角度去看待問題。
“……張先生還跟太子簽了一份合約,說是賺了銀子,五五分成。一個時辰,賣了四十兩,張先生自述說利潤有三十兩開外。後續還賣了不少……”蕭敬小心翼翼道。
臣子跟太子合夥做生意,聽起來就很扯淡。
但張周就是做了。
而且還做得如此正大光明,沒用太子出錢出力,卻給太子利潤。
朱祐樘皺眉道:“秉寬這是要作何?”
連皇帝對張周無比信任,都不能明白張周用意,旁邊的幾個太監就更不明白張周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蕭敬又道:“之後張先生還給太子殿下講了一些道理,說是這市井之人,都是着眼於眼前的利益,只跟利益範圍之內的人打交道。而後還與太子見識了普通人是如何以錢換物……後面講了很多,都並非經史子集的內容,涉及到百姓的日常起居。”
“嗯。”朱祐樘點頭,“秉寬用心良苦,想以此方式,讓太子明白世人的艱辛。呵呵,秉寬平時那麼在意錢財,卻還捨得拿出一半給太子,不易呀。”
皇帝也不覺得張周有太壞的心思。
賺錢的事,分兒子一半,皇帝也不覺得銀子是臭的,孝宗作爲一個懂得治國的皇帝,自然知道大明朝政近乎所有的麻煩都來自於“缺錢”。
無論治國,還是治家,都建立在經濟基礎上。
聽說張周的生意一個時辰能賣四十兩,淨利潤也有三十兩左右,還分兒子一半……
當父親的難道跟臣子說,你別給太子分銀子,別把他帶壞了?
他本來讓太子去張周處,就是爲了學習的,如果是學四書五經,完全沒必要找張周,他正是覺得,在張周身上可以學到那些鴻儒身上所學不到的東西。
作爲皇帝。
朱祐樘很清楚那些雜類的知識,對太子未來治國有多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