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得其所哉

作者:一語不語
“太子的課業,最近進展也緩慢,他又沒心思去讀書,朕也多次去監督,收效甚微。”朱祐樘道,“會試結束後,你有時間也多入宮,朕想讓你早早給他當個先生。”

  朱祐樘對兒子的期許不低。

  但朱厚照顯然不是正經的學習材料,朱厚照學得快慢不要緊,總還是會跟皇帝的期待值有所不同,再加上朱厚照的頑劣,會讓他老爹覺得兒子很不成器。

  張週上輩子是從事教育工作的。

  也明白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悖論,當父親的總會因爲兒子做事習性上跟自己的不同,認爲兒子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但等兒子教育孫子時,又會出現相同的情況。

  父親總活在自己的固執中,認爲跟自己一樣纔是“正確”,但那些父親眼中不成器的兒子,撐起了時代的進步,並將人類傳承下去。

  “陛下,蕭公公回來了。”有小太監進來通稟。

  朱祐樘這纔想起來今天是叫張周來幹嘛的,一擺手:“讓他進來。”

  隨後就見蕭敬一路小跑進到乾清宮內,他乍見到朱祐樘跟張周並排坐着,還多少有些不太適應。

  蕭敬臉色欣然道:“陛下,內簾彌封已開,結果已出。張先生在中榜者的名列之中。”

  “呼……”

  朱祐樘一聽,好像是徹底鬆口氣。

  總算不用讓張周以舉貢的身份入朝,也就是說,現在張周已算是進士了。

  “秉寬,恭喜你了。”朱祐樘都笑着做恭賀之語。

  只有張周不覺得事情有那麼容易,但他也明白,無論自己中不中進士,都會輕易落進輿論漩渦之中,那中還是比不中更好。

  戴義問道:“第幾?”

  蕭敬稍微苦笑,戴義和陳寬等人,還以爲名次不佳,卻聽蕭敬道:“南宮第一。”

  “……”戴義臉色也帶着些許尷尬,回頭往朱祐樘身上看看。

  而朱祐樘一點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反而起來走到張周面前,拍拍張周肩膀:“舉爲南宮第一,可以可以,若殿試中發揮正常,便可名列鼎甲,省去朕爲你籌劃。”

  江南鄉試的解元,在會試中拔得頭籌,其實也不是多意外的事情。

  張周心想,感謝天感謝地,感謝上輩子沒事把自己悶在故紙堆裏,再感謝張秉寬他本人有學問而不正經考試,感謝老天讓我來大明體會古人的生活……

  張周先在心中做了一番中進士感言,才問道:“那唐寅和徐經呢?”

  朱祐樘也才反應過來,張週中不中進士不是重點,應該是趕緊先把會試鬻題的輿論給平息下去,他也問道:“二人可有中選?”

  蕭敬道:“回陛下,唐寅名列第十三名,徐經並不在中選之列。”

  “哦。”

  朱祐樘點頭。

  他聽說唐寅也中了貢士,神色有些遲疑,顯然他不覺得唐寅中貢士是什麼好事,外面正把唐寅當成輿論焦點,這時候唐寅中了,不正說明唐寅和程敏政之間可能有貓膩?

  張周道:“唐寅的才華不錯,且會試之前也有一段時間收斂心性,做到了安心備考。”

  朱祐樘點點頭:“江南鄉試的亞元,得會試第十三名,並無多少稀奇。但如此,懷疑似很難洗清。”

  蕭敬又趕緊把李東陽的上奏呈遞道:“陛下,此乃李閣老於內簾中,上奏有關程敏政鬻題的奏疏,請您御覽。”

  “拿過來。”

  朱祐樘直接把奏疏接過,當場看了。

  看完之後還把奏疏遞給張周道:“秉寬,你也瞧瞧。”

  張周看過上面內容,李東陽除了表明程敏政鬻題是查無實證之外,也提到唐寅榜上有名,多乃是其才學,在四書文和五經義等考察中,沒有出現明顯的才學疏漏或偏差……

  大概的意思是說,沒有出現李東陽出的題目他回答差,而是程敏政出的題目他回答異常優秀的成分在內。

  李東陽之前跟蕭敬說的那些標準都是在糊弄,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這一條,但李東陽卻不能直接告訴蕭敬,哪些題目是他出的,而哪些題目又是來自於程敏政。

  蕭敬道:“內簾開彌封之後,填榜之事先做暫緩,請旨於陛下後,或明日可填榜,後日一早便可張榜。”

  朱祐樘看着張周,認真道:“秉寬,你認爲,是否應當將唐寅黜落下去,以平息士子的橫議?”

  張周放下奏疏,問道:“陛下,以何理由呢?”

  “無須理由。”朱祐樘道,“科舉取士,以文章而論,主考之好惡本就多有不公和偏頗之嫌,若以唐寅一人黜落,便能平士子之議,得其所哉。”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