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這屆年誼很強

作者:一語不語
答題時間到。

  對別人來說,這題目是第一次見,但對於張周來說,這題目他在心中早就推演了無數遍。

  甚至本屆殿試的一些範文,出自於狀元倫文敘、王守仁等文章,他都瞭然於胸,可他並不需要去借助這些人的論點和文辭來爲自己的文章添彩。

  這種文章,其實是張周最不想寫的。

  因爲從社會進步學的角度來說,“禮樂之治”是個假大空的命題,近乎於百姓要自己喫飽肚子,而統治者則要求百姓就算是餓死也不能壞了禮教。

  統治者的要求,超過了黎民生存的需求,一切就不再是爲社會的安定和進步而服務,只爲“馭民”服務,這就會導致統治者以爲百姓想要的,跟百姓真正想要的相沖突,當社會安定時,這種所謂的禮教可以維持,可當社會不安定百姓連飯都喫不飽時,禮教給百姓帶來的衝擊會更大。

  統治者在安定時看到的禮樂之治有多昌盛,動亂時所見到的禮崩樂壞就有多殘酷。

  壓制人性所帶來的反噬,是任何統治者都要面對的難題。

  張周突然又覺得,自己卻好像是“魯二人”,成了推崇封建禮教儒生眼中的異類。

  這就涉及到是“以集體利益爲本”,還是“以人文本”的問題。

  禮樂之治,明顯就是壓制個體需求,來達到集體利益關係的平衡,從社會進步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倒退;只有以個人利益爲本,滿足個體利益需求之後再來談集體利益,纔是社會的進步。

  這大概就跟管子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一個道理。

  張周的論述,就必須要有時代進步的影子,也要涵蓋統治者的利益,其實他所要論述的,仍舊是富民後再講禮法。

  陛下您不是說自己想了半天沒想明白嗎?

  現在就告訴你,禮不是憑空而成的,光靠約束是達不到禮教目的的,只有讓你的子民衣食飯飽之後,他們纔會守禮。

  你想得到,就要先付出。

  ……

  ……

  當天的天氣還是不錯的。

  只是到中午時,開始颳風,風也不大,考試的試卷都是至少用五六層宣紙壓制的,非常厚實。

  但草稿紙就有點薄了。

  張周幾次用鎮紙將自己桌上的紙張壓好,而當天皇帝就沒走,一直坐在那監考,大概他也很想知道,平時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談近乎能通鬼神的張周,在科場上是怎樣的狀態。

  好像只看張周提筆寫文章,都是一種享受。

  “陛下,該用膳了。”戴義本以爲皇帝早早就會回乾清宮,但等他到乾清宮沒見到人,才知道皇帝還在監考。

  等他過來時,卻發現皇帝仍舊在饒有興致望着張周。

  皇帝偶爾也會看看別人,但多半都是掃一圈,目光又落回來。

  “不急。”朱祐樘道,“朕今天想在這裏多坐坐。”

  “陛下,皇后娘娘還請您過去……”戴義補充一句。

  朱祐樘絲毫不爲所動,冷冷道:“朕要親試天下諸貢生,是國事重要,還是家事重要?”

  戴義只能低頭立在一邊,卻也偷瞄張週一眼。

  卻見張周也擡起頭,正在看着他。

  “嗯?”

  戴義有些驚訝。

  雖然距離有點遠,但這會考生不應該忙着答題,還有心思擡頭看的?

  朱祐樘指了指道:“秉寬的文章是不是寫完了?”

  戴義沒法回答。

  他剛來,絲毫不知情況。

  戴義問道:“是否找巡場官問問?”

  “不用,他答完會交的。”朱祐樘對張週迴以笑容。

  戴義汗顏。

  心說伱們君臣倆這是在考試和監考嗎?那眉來眼去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爲你們是在串通考題呢。

  ……

  ……

  張周的確是在中午時,已將文章寫好。

  但殿試不能急着交卷。

  人是一起來的,走的時候也要一起走,基本上要到天黑。

  朱祐樘等了一會,確定張周的文章的確是寫完了,他似乎也才放心下來,這才問一旁的戴義:“太子今日可有用功讀書?”

  “回陛下,今日翰林院並不進講,這兩日太子都需自行溫習。”

  正在殿試時,東宮講官有的也需要當殿試讀卷官,比如說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李傑、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焦芳、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王鏊,他們三人在東宮講官中算是德才兼備的,很快也可能會從他們中挑選一位新的翰林學士填補程敏政留下的空位。

  講官要應付殿試讀卷,那學生朱厚照,就可以休息三天。

  朱祐樘道:“走,去看看!”

  朱祐樘看了大明最牛逼的三百人考殿試,自然就想到自己兒子的學業。

  這頭張周已完成考試,只等着交卷,他可以放心去看看兒子,想抓一下兒子的課業。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