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孰功孰過?

作者:一語不語
東宮。

  朱厚照當天上午沒課……或者說,他在等張周來給他上課,而他正在聽劉瑾吐沫星子橫飛講述其所知曉的遼東一戰過程。

  “……炮彈從天降,能打三四里之遠,落地之後炸開一大片,韃子騎兵連躲都沒地方躲,有的到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那比爲威武天火藥都厲害,威武天火藥都只是埋在地上,等着韃子自己踩,而張師的炮那是指哪打哪……”

  劉瑾講得是很帶勁。

  聽衆中,朱厚照聽得也很帶勁。

  只有旁邊旁聽的高鳳等人不以爲然,你劉某人現在真是把張周當靠山了啊,以前忘了怎麼針對張周了?現在恨不能把張周吹得天上有地上無的,你還要點臉嗎?

  朱厚照哈哈笑道:“本宮就知道,有張先生在,什麼事都能解決,以後等本宮上了戰場,讓他給搞一種能打二十里的火炮,再用一種能看到一百里之外的望遠鏡,到時我想打誰打誰,看誰還有本事跟本宮作對!”

  這下高鳳等人又在汗顏。

  本以爲劉瑾吹張周已經很過分了,沒想到小太子對張周的推崇似乎更高一層。

  這對奇葩主僕……韃靼人還沒把張周當神看待,你們先把張周奉成神仙了!?

  谷大用走過去提醒道:“太子殿下,火炮最多隻能打個一二里之遠,張先生的炮,固然是厲害,但也是因爲胡虜無所防備,經此一戰之後,他們輕易不敢靠近大明的城關了。”

  朱厚照皺眉打量谷大用道:“伱是在質疑火炮的威力嗎?”

  “呃……奴婢不敢。”谷大用馬上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現在說點相對中立公允的言論,都遭來太子如此的白眼,大概就更別提是對張周不利的言論了。

  這對主僕,還有這對父子……是被迷住了呀!

  朱厚照道:“第一次用出這種炮,就能打二三裏,以後打個四五里甚至是十幾裏,很過分嗎?再說了,如果韃靼人連大明的城關都不敢靠近,那以後大明的西北,還會有什麼戰亂髮生嗎?大明的軍隊也可以推着火炮出城,到時韃靼人還不是望風而逃?”

  谷大用本想說,殿下您太樂觀了。

  但又仔細一琢磨,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的哈?

  如果這種火炮如此厲害,那還擔心什麼韃靼人?火炮在哪,韃靼人就不敢在哪,大明每一處多安置幾門,不就可保太平無事?

  朱厚照興沖沖道:“張先生呢?讓他來,讓他來。”

  現在的朱厚照,跟張週上了幾天課,已把張周當成老師一般的存在,倒不是說他真的有多麼認真向學,而是他想巴結着張周……以實現他未來可以領兵踏平草原的宏願。

  如果不能巴結好張周,張周不給他搞那些厲害的大殺器,踏平草原的夢想可能就一輩子實現不了。

  人生未來幾十年的意義,都拴在張周身上,這能不重視起來?

  劉瑾笑道:“殿下您別急,張師如今正在奉天殿,今天是爲他論功行賞的日子,聽說可能給賜個侯爵什麼的。”

  “侯爵?不高啊。”朱厚照對於這級別,似乎還不太滿意。

  劉瑾道:“太子殿下,侯爵已經很高了,王威寧在西北立了那麼多戰功,也只是個威寧侯而已。而且張師這才小試牛刀,等將來他協助太子殿下平定草原……”

  “哈哈哈,對對對,着什麼急呢?父皇他對於攻略草原沒野心的,本宮跟他不一樣,本宮多麼雄才大略?這就說起父皇跟本宮玩跳棋都是手下敗將。劉瑾,以後跟張先生好好學,本宮出征草原時,讓你在旁邊伺候着。”

  朱厚照現在已經幸福憧憬起未來踏平草原的場景了。

  劉瑾志得意滿,還往周圍幾個太監身上瞅一眼道:“奴婢一定會好好學。”

  “那也要看人家張先生是否肯教你啊,態度要誠懇,也不用每樣都學,你都學會了還有本宮什麼事?不過有些複雜的兵法什麼的,就由你來學,本宮不想記那些晦澀的兵法要義,聽着就很頭疼……”

  這下高鳳等人更是感覺到背脊發涼。

  這個熊孩子啊,大明的儲君,未來大明的皇帝,好像跟那個傳聞中的叫門皇帝太像了啊,都是想倚重個太監出征?

  不過好像這位還好點,至少還有個牛逼的張秉寬在。

  “去!”朱厚照道,“到奉天殿看着,如果那邊結束了,早點回來通知本宮,本宮等着跟他學炮戰的戰法。”

  由丘聚走出來提醒道:“太子殿下,您忘了陛下不允許您派人在外盯着了?”

  朱厚照皺眉道:“本宮這是一心向學,父皇都不支持?沒個眼力勁,你們也都跟劉瑾好好學學!別總給本宮添堵!”

  “是。”

  丘聚也是一臉悲哀。

  之前在軍政方面的事情上,尤其是涉及到騎兵作戰,他因爲之前學習過一些相關的內容,朱厚照很喜歡問他。

  但現在劉瑾不但能管着太子玩樂,連帶兵打仗的事都想插一槓子,這讓東宮剩下幾個太監的生存空間在逐漸降低。

  危機意識,貫穿於在場每一個太監身上,連劉瑾都不例外。

  ……

  ……

  奉天殿內。

  由蕭敬將遼東戰況的進一步總結,給呈報過來,因爲戰事結束已經臨近兩天,消息發出的時間也都在回兵之後,近乎可以將戰果全數統計。

  但令朱佑樘稍微有些遺憾的是,最終統計結果,朵顏三衛騎兵死亡的人數,還是沒有超過千人。

  九百七十人……

  是否過千,似乎在功勳上差別很大,尤其這次不單要賞朱鳳和張延齡他們,還要賞賜張周。

  要知道上次的偏頭關大戰,最後也只是晉升了個侯爵,晉升了個伯爵而已,如果這次要升得太多,就會出現文官集團一直在在意的“先例”的問題,文官做事講規矩,就在於要以成例作爲引子,如果上次的功勞都只賞成那樣子,這次就該平緩一點了。

  不過好在,這次好像沒了張周升侯爵的困擾。

  “……朕本是要賜給張卿家永寧侯的職位,但他再三推辭,所以此事做了一些變通。”

  永寧伯是之前大明鎮守宣府、屢次破韃靼的名將譚廣的爵位,但譚廣生前並未得世券,也就沒把永寧伯的爵位傳承下去,只是在死後追封永寧侯。

  而永寧伯的爵位在歷史上,於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之後,又冊封給了王皇后之父王天瑞。

  這次朱佑樘有意要賜張周爲“永寧侯”,既是有取西北永寧之意,又好似是將張周跟譚廣當初的事蹟相映,畢竟張周也是破韃靼所取得的功勞。

  朱佑樘又道:“永寧侯的爵位,朕也不是說就此不封賞了,暫且先記下,此乃是他相助大明九邊破敵的功勳。朕要晉升他爲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掛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督造火炮,留翰林院內爲翰林侍講平時常侍於經筵日講。賜一子蔭錦衣衛指揮僉事,一子蔭錦衣衛千戶……剩下的,朕再酌情賞賜。”

  給的官職太多。

  當朱佑樘說完,在場的大臣一個個都大眼瞪小眼。

  武勳那邊總算是鬆口氣。

  張周雖然掛了都督府的職位,但名義上還是文官,畢竟皇帝說了,張周的日常差事是翰林院的事。

  而文官這邊則都在納悶,張周這又是文職又是武職的,他到底是文臣還是武將?以後他在朝堂是什麼定位?沒有爵位在身,也能直接領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的職位?

  還有所說的,把他的爵位先記下,這算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有爵位的該賞的都賞了,就算回絕,那以後就不賞了唄?爲啥還要記下?

  朱佑樘見在場的人不言語,冷冷道:“諸位卿家可是有何意見?”

  在場大臣很爲難。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