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鍋端
火篩的蒙郭勒津部留守人馬大約有五六千,卻對於大明兵馬的突進無能爲力。
王守仁在執行軍令方面是非常果決的,在進攻之初便下達命令,各路人馬必須要折返南下,從貓兒莊方向進大同,如此可以縮短路程到二百里。
但要執行起來……顯然力不從心。
“王將軍,目前斬殺首級兩千二百六十,俘虜人口過萬,難以計數。牲口數十萬……若以此南下,只怕……行程緩慢……”
當參將關敬跟王守仁彙報此事的時候,說話的聲音都顫抖了。
此功勞,可比王威寧奇襲威寧海的功勞大多了。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麼多戰果很可能帶不走。
即便蒙郭勒津部不回頭殺過來,周圍的土默特部和永謝布部等也不會坐視不理,而大明遠征軍也不過才只有三千兵馬,經過先前的戰損之後,現在能剩下兩千五百多能上陣的就不錯了,就這樣還想驅趕這麼大的草原部族力量南下?
曹順一改之前對王守仁的傲慢無禮,以商量口吻道“王大人,咱要不……把牲口什麼的就不帶了,專門把他們的孩子給押送走。馬匹帶着,剩下的……實在無能爲力的話,也不要勉強。”
以最大的能力,把能帶走的帶走。
你也不能把人家後花園殺得片甲不留之後,還想把有用沒用的都帶走吧?
難道不怕人家主力殺回來,咱都走不了?
王守仁態度則非常堅定道“大明各路兵馬都已出關隘,往南六七十里,必定能與大明的兵馬會合,胡虜絕對不敢來追!所有能帶走的,一樣不留!”
這話聽到曹順耳中,很不是個滋味。
他很想說,你想帶你帶,反正我想趕緊回去,你們走大同我可以走陰山,從哪來的回哪去。
……
……
王守仁不想留任何的人口和牲畜給火篩,既然選擇偷家,那就偷得徹底一點。
說得容易。
但要在執行時,則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草原部族的人口倒也還好說,只要把這羣人驅趕着就能拿下,但那麼多牲口……要穿過近二百里的區域回到大明,中途也不能放牧,光是這些牲口的草料和補水等,就是極大的麻煩。
當天下午,零星有部族人馬往這邊靠近,都被馬儀帶兵給殺退。
此時馬儀負責率一千二百左右的兵馬殿後,這一千二百兵馬已算是大明剩下兵馬的一半左右,而剩下的人馬則要分散於各處,一路人馬大概二百左右,驅趕不同的部族人口,包括男女老幼,還有他們的牛馬羊駱駝等牲口南下。
到天黑時,一行人都還沒繞過威寧海的東岸。
當晚也不能駐紮。
將士們已經人困馬乏,在經歷了連續幾天的行軍,又經歷了一場血與火的大戰之後,每個人的精神都已臨近崩潰的邊緣。
連王守仁都感覺到,可能是自己的計劃有點瘋狂,再加上這次的戰利品實在是有些誇張,將士們怕是快撐不住了。
“原地駐紮!”
王守仁不得不改變快速南下的想法。
他現在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要在南下與大明的中軍主力匯合之前,就要跟火篩或者是其餘右翼部族的力量,再展開正面交鋒。
別說是後方,就連前方……都潛藏着危險。
……
……
夜色凝重。
當晚草原上起了風,也是經歷過一場大戰,死亡在寧靜的威寧海再一次發生,營帳外面的風聲就好像是人的嗚咽聲。
將士們一掃之前戰場上的心潮澎湃,當晚還要輪值駐守,只能分批休息。
當馬儀一臉灰黑之色出現在王守仁面前時,王守仁也明白,現在他帶來的遠征軍,很可能會在把戰果帶回大明之前,葬送在威寧海。
“少將軍,將士們都盡力了!但這裏的韃子太多了!”
“現在大致清點,人口有近一萬五千,這還不算被我們殺的那兩千多人……”
馬儀現在大概的想法,也是把那些人頭能帶回去就行。
對將士來說,那是曠世的功勞了,如果還想把這些俘虜和牛羊都帶回去,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王守仁道“子夜之前能繼續動身嗎?”
“怕是不行。”馬儀道,“有的士兵在馬背上就已經睡着,從馬上摔下來……情況還不少見。這今天都太累了!最早……也要到明日清晨。”
王守仁沒有勉強馬儀,他點頭道“那就明早繼續行軍。把狄夷的人口都彙集在一處,此番我們帶了威武天火藥,若是真到了最後一步,那就……格殺!”
王守仁也做了玉石俱焚的打算。
現在雖然還深入到草原腹地,而且他們的行蹤也不再是任何祕密,且押送這麼多人口和牲口南下,路途艱辛不說一天可能連二十里路都走不到,但王守仁也並不覺得這就是一條死路。
這一萬五千以上的部族人口,就是他手上的籌碼。
我這是打完仗被迫撤退嗎?
明明是押送着“人質”回大明,你火篩進兵速度再快,你敢來跟我正面應戰?
到時我直接在背後殺你們的族人,敢靠近一里,我就殺幾十個人,把人頭給你們送過去,就問你們怕不怕?
你們的牛羊,直接給你們全宰了,用刀殺太慢了,直接用炮轟,用黃火藥炸……要處決你們的人口和牲口,這點事不用你們草原人來教,我王某人絕對能做得出來。
敢長途奔襲與你們交戰,就做好了跟你們魚死網破的準備!
……
……
當王守仁把屠殺人質的方案跟馬儀交待清楚,明顯能感覺到馬儀臉上多了幾分血色。
馬儀感受到了王守仁身爲將帥的“不擇手段”,或者說,王守仁是有深謀遠慮的,在這種你死我亡的時候講不殺俘的規則,是一點意義都沒有的,他要做的,就是把戰利品帶回大明,而且按照約定的,除非中途有不能全面兼顧而逃走的,剩下一人一牲口都不能少。
當晚威寧海東北角落很安靜。
王守仁讓人用篝火把營地照得很亮,甚至允許牧民連夜給牲口喂料。
同時王守仁也把部族中留守的長者叫過來,跟他們說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你們戰敗,就該臣服於大明,只要火篩投降,那你們就能得到保全,甚至牲口也還是你們的。可要是火篩執迷不悟,要繼續與我們相爭,到那時就是魚死網破。”
王守仁等於是告訴那些戰俘。
你們的命運不取決於大明將士對你們的態度,我們是希望你們活着到大明邊關的,甚至還會給你們繼續生存的基礎。
你們的命現在其實是被火篩和你們的家人族人所掌控,如果你們家族的男丁,也就是你們出征的騎兵殺回來,跟我們決戰,那你們就要被殺了祭旗。
族中留守的老者也都很忌憚。
有人提問道“這些話,你不該對我們的族長和出征的勇士說嗎?”
王守仁道“所以,如果當有你們的軍隊到來,我會將你們中一些老弱之人,派出去當使者,到時你們便把我的信和意思帶過去,告訴他們。”
王守仁並不會放婦孺去報信,因爲他也知道,對於草原來說,女人是最重要的資源,是關乎到族羣發展的重要因素,以至於在火篩出征時,其實部族中很多女性都是跟隨一起出徵的,除了能幫出征將士做一些後勤事務,同時也能保全他們最重要的財產。
孩子也是草原部族的未來。
草原人的壽命普遍都在三十歲甚至是二十多歲,如果他們中少了一代人,那很可能意味着一個部族的滅亡,光靠掠奪別的部族的女人來爲他們生孩子,也沒法渡過青黃不接的一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