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想到一塊去了

作者:一語不語
張週一聽大概心裏就有數了。

  江南還有人想造反?誰?剛得王位的朱宸濠?還是那些久居江南不識北方寒冬的各地藩王?

  陸完沒說得太清楚,或許陸完也知道,如果把一些事說得太言之鑿鑿,那他這個舉報人很可能就跟背後的什麼人有勾連了,別人對他的懷疑也會加深。

  隨即張周去信給正在往瀋陽趕路的唐寅,讓他及早到瀋陽,好像一點都不注重唐寅的想法。

  此時在唐寅一行的隊伍中,早已是人困馬乏,尤其是那些跟隨朝鮮新任國主李懌的朝鮮人,很多連車馬都沒有,要靠步行走這段路,很多人在進入大明國境之後就有點跟不上隊伍了。

  當天下午本來隊伍已經下令駐紮了,但臨時又收到通知,要連夜趕路。

  朝鮮一方,有一些婦孺女眷,被告知要上車駕往大明走。

  “姑姑,他們在說什麼?”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問一旁剛與大明士兵溝通過的張綠水。

  小姑娘並不太能聽懂大明的語言,這一路上她也在跟張綠水學習,稚氣的臉上帶着幾分天真,還帶着對未來幾分不確定的迷茫,小小年歲背井離鄉,雖然已吩咐讓她帶家眷同行,但滿打滿算她身邊也只有個養父和養母,而她的養父母負責給跟隨隊伍的朝鮮扈從做飯。

  張綠水道:“我們要夜行了,這樣明日日落之前,就可以到大明的瀋陽。教給你說的話,你都會說了嗎?”

  “嗯。”

  小姑娘試着,把張綠水教給她的漢語,又說了一遍:“民女參見萊國公大人,祝萊國公大人天壽永享、位極人臣、加官晉爵、無往不利。祝萊國公大人天倫和滿……那……那……”

  張綠水搖頭道:“說得還是不夠流利,你這樣見到明朝的大官,怎能讓她對你垂青呢?”

  小姑娘雙眸閃爍着淚光,似乎對自己表現不好有些着急,她問道:“可是爲什麼,我要得到他的垂青呢?”

  這問題可把張綠水給問住了。

  從張綠水的出身和經歷來說,她這半生所追求的,就是如何去吸引男人的注意,如何用自己的身體條件去獲得生存的資源。

  她現在先被送給唐寅,現在又被勒令跟隨大明使臣隊伍到大明,她知道後半生的生活跟前半生也不會有區別了。

  面對一個跟她“相依爲命”的小姑娘,她不知該說什麼好。

  “長今,我有一個女兒,可她沒你這麼大,她現在還在朝鮮,沒有跟我同來。”張綠水道,“我把你當成女兒,也當成侄女看待,你以後有很多東西要跟我學,你要記得,我不會害你。”

  “嗯。”小姑娘點頭。

  “再多練習幾遍。你記住,你是萊國公在朝鮮境內找到的女孩子,我也不知道他爲什麼要找你,甚至樸元宗大人也不知他的意圖,既然你是他選的人,就要按照明朝人的想法做事,他們喜歡聽這種話。”

  “明白了。”

  二人一起走上馬車。

  有單獨給他們準備好的馬車,甚至還有個四十多歲的女子,負責照顧她們的起居。

  在朝鮮使節隊伍一行中,二女的地位也會比較高一些,她們會被當成是朝鮮的“貢品”,保護她們一路上的安穩,是朝鮮一方着重在做的事。

  馬車在吱嘎聲中前行,也不快,因爲下了一些雨,路還顯得有些泥濘,隊伍經常需要停下來,也不知道是哪裏卡住耽擱了。

  “姑姑,先前我去找阿孃,在他們那邊看到了一輛馬車,裏面關得很嚴實,只有阿孃往裏面送飯,我看了一眼,裏面是一位衣着華貴的女子,她是誰?”小姑娘問道。

  張綠水道:“可能是朝鮮某位大人,送給明朝大官的禮物吧。”

  小姑娘道:“但我見阿孃對她很尊重,說她出身尊貴,有人還對她下跪來着。她很年輕,比姑姑小了很多歲。”

  “那我就不知道了。”張綠水道,“她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只管自己的事就好。現在跟我學明朝的語言,一定要用心學,以後就算只是端茶遞水,也要學會基本的語言,不然你都聽不懂大人所說的話,是要挨罰的。”

  “好的。”

  “你聽我說,茶水,還有桌子、椅子……”

  ……

  ……

  隊伍一行抵達瀋陽時,由張周與陸完帶人親自出衛城迎接。

  唐寅和徐經,與朝鮮名義上的正使,刑曹參判金壽童的陪同下,過來給張周行禮問候。

  “晉城大君呢?”張周笑着問道。

  金壽童一怔,他聽出來,只要張周還稱呼李懌爲“晉城大君”,說明李懌的國主之位,就還沒得到大明正式的認可,現在李懌最多隻是被作爲儲君。

  徐經搶着說道:“在後面那輛駟馬的馬車上,說起來可真是不妥,路上生病了,不太能見風。”

  金壽童也趕緊爲他們未來的國主解釋:“萊國公見諒,我家君上還在養病。”

  “哈哈。”張週一笑。

  旁邊的陸完道:“是養病,還是故意稱病不出?遲早都要見面的事,難道見萊國公,也需要如此推三阻四嗎?”

  “這……”金壽童非常尷尬。

  明明跟自己來的,是朝鮮的國王,但在大明一個國公面前,朝鮮人似乎連一點面子都沒有。

  這是取決於軍事的強弱,也跟朝鮮這次的“靖國事件”是由唐寅促成的有關。

  本來宗主國的使臣派頭就大,如果還是萊國公的話……那就沒法去挑刺了。

  唐寅道:“讓人診斷過,是生病了。”

  張周微笑點頭道:“伯虎,這次你去朝鮮,可算是爲大明爭了一口氣,我已經提報陛下,回去之後就給你加官。”

  “不必。”唐寅這次是真的不想什麼加官晉爵。

  他雖然沒多說什麼,但就這兩個字的潛臺詞便是,勞煩師兄你以後別再折騰我就行。

  這半年我要死要活的,能活着回來都燒高香了,如果加官晉爵意味着以後還要繼續被你折騰的話,那我寧可到地方上當個小吏,也好過於冒着小命的危險繼續在刀山火海中奔走。

  ……

  ……

  一行進城。

  城中不少軍民出來迎接,連商戶都敲鑼打鼓的。

  遼東過去從來不受大明的重視,而瀋陽作爲名義上遼東最大的貿易城市,但在大明時並不作爲遼東首府,這裏從布政使司的角度來說,隸屬於山東,這裏也只是作爲軍事區域存在,百姓多都要受軍戶的挾制,打仗時候抓壯丁都是常態。

  現在通過張周,遼東似乎有了振興的跡象。

  城中居民也有一種自豪感,尤其還是在朝鮮國主作爲“俘虜”來大明朝見之時。

  在李懌入住驛館之後,張周還是親自去拜會,畢竟他留在瀋陽的主要目的,就是陪同李懌一起到京師,李懌這一路的安全名義上由他張周來負責……如果李懌真出了事,被刺殺或是死在半路上,張周也沒什麼大的責任,最多是派人回去通知朝鮮,讓他們再換個國主人選送過來。

  “臣李懌,見過萊國公,請恕不能下榻迎接。”李懌躺在牀上,面如死灰一般望着進來的一羣人,爲首的自然就是張周。

  張周笑道:“大君客氣了,在見陛下之前,無須稱臣,是說他的漢語還沒教好嗎?”

  張週一邊說,一邊望着旁邊的金壽童。

  金壽童急忙道:“主上漢語也算精通,只是……還需要完善。”

  這就體現出李懌以往不受皇室重視了,或者說,他幼年喪父之後,他的兄長燕山君爲防止他將來篡權,對他的教育並沒有抓緊,反而是種種限制。

  “那就沿途好好教,以後作爲大明藩屬國的國主,在用大明禮教治國方面,也一定要留心了。”張周笑着做指點。

  “臣……”

  金壽童一聽李懌又要在稱呼上出錯,趕緊上去指點一下。

  李懌這才改口道:“學生受教了。”

  身爲朝鮮國主,卻在大明臣子面前自稱學生,對大明這邊的將官聽來,好像是朝鮮國主自貶身價一般。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