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入戲太深

作者:一語不語
一夜之間,都在爲“倒張”這件事謀劃,或是想從中攫取什麼好處。

  到天亮之前,朱佑樘方纔回宮,對於他這個半生勤政的君王來說,這種出入宮門的日子倒也沒顯得多辛苦,至少在往奉天殿準備早朝時,他的精神狀態還顯得很不錯。

  “秉寬入宮了嗎?”

  在朱佑樘移步奉天殿前,還問了一句。

  蕭敬把一份聯名參劾張周的奏疏交給朱佑樘,聞言恭敬回道:“料想已在入宮的途中。”

  朱佑樘道:“也是,今日算是他在朝堂上述職,卻是變了味啊。”

  說着隨手打開奏疏一看,見到上面的內容也沒覺得有多稀奇,甚至後面長長的署名名單他也懶得去看,就這麼合上又遞還給蕭敬。

  “那陛下,是否等萊國公入宮後,與他先做交談,再往大殿去?”蕭敬請示。

  “不用了。”朱佑樘道,“等那邊準備差不多,朕就過去,朕對於今日的朝會,多了幾分期待啊。”

  蕭敬一聽心中一沉。

  這是皇帝跟張周已經商議好對策了?

  可爲什麼連我們這些司禮監太監,都絲毫不知呢?

  該如何通知朝中大臣,讓他們有個防備呢?

  ……

  ……

  一直到朝議即將開始時,蕭敬心中都帶着一些惴惴不安。

  因爲這次是直接跟皇帝唱反調,甚至要配合大臣把張周給拿下去,蕭敬就算心中有一萬個理由覺得自己是“義不容辭”的,可事到臨頭他心中還在犯嘀咕。

  朝議。

  文臣武勳各列於東西兩班,而張周當天作爲述職的功臣,卻並未直接出現在朝班之中,而是隨同朝鮮國主李懌一起前來進行朝拜。

  這點安排,連大臣都是臨時得知,卻是由禮部尚書徐瓊做安排,而徐瓊因爲並不參與到“倒張運動”中來,他提前並未將此風聲傳給大臣知曉,甚至連沈祿也是臨時得知李懌是在當日入宮的。

  當着藩屬國國主的面……參劾大明的功臣……這個功臣還是藩屬國最爲頭疼和忌憚的……

  就算那些參劾張周的人覺得這件事多麼的正確,在這種時候也會想到,皇帝在面子問題上,有點不太好收場。

  很容易把皇帝給逼急了。

  朱佑樘正襟危坐,似乎從來沒見他這麼正式過,面對李懌對自己的三拜九叩,朱佑樘是發自心底的感覺到天朝上邦皇帝的威嚴。

  “卿家平身。”朱佑樘道,“賜國書。”

  隨即由蕭敬將準備好的節杖等物,走下去交給了李懌。

  李懌一方,則是由使節金壽童宣讀了朝鮮對大明的供奉之事,尤其提到了未來幾年對於大明在遼東平女真的支持,還有對於奴兒干都司糧草的供應,也請求獲得大明對於李懌國主的賜封。

  這些都得到了朱佑樘的迴應。

  在場的大臣看着好似表演一般的進程,一個個都在想,幾時適合出來參劾張周。

  於李懌正式受命爲朝鮮國主之後,朱佑樘又讓蕭敬當衆宣讀了敕封的詔書,然後將詔書交給朝鮮一方。

  “李卿家,你遠到而來,在京停留幾日,便早些回藩國。朝鮮內的安定很重要。如果你們對大明有何需求,只管跟大明上奏請示,每年每季度,要將汝國內大事做整理陳報,朕都會閱覽,朝鮮的天災人禍朕也會酌情賑濟。退下吧。”

  朱佑樘似乎是聽到了在場大臣的呼聲,知道家醜不可外揚,也明白今天的重頭戲不在於接見朝鮮國主。

  隨後李懌帶着他的使臣,一起離開了奉天殿。

  ……

  ……

  在朝鮮國主李懌朝見結束之後。

  隨即展開第二個話題,也是當天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並不是參劾張周,而是給此番在遼東立下功勞的諸人進行論功行賞,卻並不包括之前潢水一戰……那在年初時已經做了基本的定性,以首功和軍功對薊州和遼東將士分別做了犒賞,雖然仍舊是薊州一方功勞更多,但基本保持了對遼東將士的公平。

  眼前對女真這一戰,就沒有薊州將士什麼事了。

  所有人也知道,就看皇帝準備怎麼認定張周的功勞,在認定之前,卻是先叉開一個話題。

  由禮部左侍郎傅瀚走出來奏請道:“陛下,朝鮮國主是爲篡逆犯上奪權,不應彰顯,我朝兵部主事唐寅,於朝鮮境內這助紂爲虐行以下犯上之事,請陛下降罪。”

  不是給唐寅表功,而是給唐寅降罪。

  要說當天還有個很湊巧的事情……作爲平遼的功臣之一,也是作爲曾經出使朝鮮的國使,唐寅也作爲參朝大臣出現在文臣的東班之內,雖然人就立在人羣最後面,但這番話卻清楚落到自己耳中。

  果然啊……

  唐寅心說。

  我辛辛苦苦,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險回來,還是成爲你們眼中釘了呀。

  這是逼着我跟我的師兄一條道走到黑了。

  朱佑樘道:“唐卿家是奉朕的皇命,前去朝鮮出使,且去了兩次,先是協同朝鮮之兵,固守於海西女真的多壁城,堅守數月爲此戰奠定勝局,後又出使質問朝鮮主李對戰事的懈怠和荒馳,以此引來朝鮮主臣的撥亂反正,他何錯之有啊?”

  別說是想追究秉寬了,就算是想追究秉寬身邊唐寅的“過錯”,你們也休想。

  唐寅幫樸元宗造反,甚至是主導了造反,聽起來是有點不仁不義,可能將大明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但問題是人家搞成了,現在朝鮮新國主對大明都是俯首帖耳的,這就是功勞。

  你們這些大臣就喜歡瞎逼逼,朕不想聽。

  “着令。”朱佑樘道,“吏部於唐寅考覈中,官職加一等,置渤海巡撫敘用。”

  吏部尚書屠滽走出來問詢道:“陛下,不知渤海巡撫職責爲何?”

  朱佑樘道:“朕準備於渤海設置船廠,造海船船隻,是爲東南靖海之用,造船期間當有人督辦此事,便以唐寅爲戶部員外郎、渤海巡撫,加右僉都御史。諸位卿家可有何異議?”

  戶部尚書周經道:“陛下,造船之事靡費過多,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用度方面,就無須諸位卿家擔心了。”朱佑樘道,“人員和用度,都由唐寅自行去籌措,只需調京營一千將士配合其事便可。”

  給了唐寅一千京營兵馬,再稍微給點銀子當啓動資金,就讓唐寅自己去生造個衙門,搞什麼渤海巡撫衙門。

  這於在場大臣聽來,皇帝的思路有點跳脫,他們也都知道這件事很可能來自於張周的提議,但背後潛藏着什麼,卻沒人知曉。

  大白天都睡醒了,怎麼還搞一些夢遊的事情?

  你張秉寬下一步不會又想針對於誰了吧?

  “至於秉寬……萊國公。”

  在場本來還有很多人準備反對設置什麼渤海巡撫,但聽到朱佑樘這番話,所有人又都屏氣凝神。

  什麼渤海巡撫的,只要把張周給搞下去了,一切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推翻。

  關鍵不在於唐寅去當什麼巡撫,而在於讓張周早點從朝堂混蛋。

  “陛下!”

  就在文臣都屏氣凝神,言官也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時,西班武勳之首的張懋突然走出來。

  在場很多人都覺得,你張老頭今天太不知分寸了吧?

  朱佑樘打量着張懋道:“英國公,你有事嗎?”

  張懋道:“老臣從欽天監監正口中得知,未來幾日,京師之中或有災劫發生,而矛頭直指陛下器重萊國公之事,或遭來天意反噬,還請陛下以蒼生爲重,聽天意而勿要再寵信奸臣。”

  “啊!?”

  朝堂之內一片譁然。

  ……

  ……

  張懋的突然冒頭,本來是爲人所不恥的,文臣瞧不上武勳,不覺得張懋在這種時候能幫上什麼忙。

  但他所說的話……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