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就要你的人

作者:一語不語
論學的主辯論基本上告一段落。

  以湛若水爲首的嶺南學派,近乎是完敗,不但在氣勢上輸了,連所辯論的內容,都處處被朱厚照壓制,最後張周還用一番漂亮話,讓世人感覺到,真正有大氣度的人是張周,而不是嶺南學派那麼一羣烏合之衆一般的讀書人。

  想張周身爲萊國公,在大明的地位隆寵,對湛若水和陳獻章還如此推崇,這明什麼?

  正符合“致良知”的本性,不爭,有德性之美,所以才能立住學術。

  ……

  朱厚照跟湛若水的辯論結束之後,有關心學跟理學之爭,尚未結束,仍舊會有不同學派的人上臺宣講,並形成派系之爭。

  而朱厚照則好像是完成使命一般,因爲身份已經曝光,他已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公開場合,這是爲他的安全着想。

  朱厚照面對張周,一臉得瑟道:“先生,看我表現還可以吧?”

  張周只是點零頭,表示認可。

  程敏政笑道:“也該回城了。”

  這裏的“回城”,也影回程”之意,大概是在提醒張周,你幫太子揚名,現在事情進展差不多,也該考慮早點把太子送回京師。

  徐俌道:“幾位,老朽在莫愁湖畔便有別院,不如移步過去?太子殿下……臣也想盡地主之誼。”

  莫愁湖南苑的別院,是徐家的祖傳產業,相傳是朱元璋賜給徐達的,明朝中期爲魏國公一脈所繼常

  徐俌本來是巴結張周,現在有太子在,他當然要好好巴結一下朱厚照,雖然他也不理解爲何皇帝會同意十歲的孩童下江南,但眼前的太子身份不會錯,徐俌雖然幾年沒回京師,但以前太子千秋節時去賀壽也是見過的。

  “有別院嗎?有沒有戲班子?我想聽戲了。”

  朱厚照先前還好似個儒學大家一般,一扭臉就有點原形畢露的意思。

  徐俌笑道:“臣自當爲太子請戲班來,您想聽什麼,臣就讓人唱什麼。”

  “好,好,張先生,咱過去做客吧?正好談談拜師的事情。”朱厚照一臉興奮。

  先前在人前表現,把自己的臉給掙足了。

  張周也了,只要他這次江南表現得好,名氣有了,威望得到了,回到皇宮他老爹也會輕罰於他。

  想到自己既玩了一路,回去之後或許還能得到老父親的另眼相看,朱厚照突然感覺自己要走上人生巔峯。

  十歲少年郎,被人矚目,不單純是因爲自己的身份,還因爲自己的學問……那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張周似也看出來,這子身上就帶着一股顯擺的基因,想想以後這子特立獨行做了那麼多事,要麼是這子喜歡胡鬧喜歡玩,要麼就是這子很喜歡那種被人吹捧的感覺……似乎一切能解釋得通。

  ……

  ……

  張週一行要離開水汀。

  下了觀禮臺,孫澈三人還在那木訥等着,此時他們都不敢直接去朱厚照對視。

  朱厚照笑道:“先生,他們三個你都見過,你覺得他們如何?”

  張周道:“也算可造之才。”

  “不敢當。”胡峯別看最市儈,但這會他勇氣也最佳,敢主動接話。

  朱厚照笑眯眯道:“今我有幸拜到先生名下,不如正好我也收他們三個當弟子,先生你幫學生掌掌眼,看是否可行?”

  “臣不敢當。”

  三人噗通噗通全跪下了。

  張周笑道:“太子要收弟子,臣本不能過問,但如此大事太子還是請示過陛下。太子的子弟……就怕他們還真擔不起。”

  都是子門生。

  而這三位,要直接被太子收簾學生,這連個舉人功名還沒拿到呢,就直接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張周其實也是想提醒朱厚照。

  你當了皇帝,別是收他們當學生,就算收他們當兒子,也沒人攔你。

  但你現在有個父親,你父親可是很講禮法之人,他會隨便讓你收這麼三個貨當學生?那他們以後如何立身?

  “你們三位。”朱厚照笑對孫澈三壤,“這一路上還挺會辦事的,先跟着本宮,等回到京城之後,看情況我收你們當學生,以後你們就稱呼張先生當祖師爺。”

  “學生見過太子,見過祖師爺!”

  胡峯好似膝蓋最軟,也最識趣。

  孫澈和公冶平就沒他臉皮那麼厚了,二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往張周門下靠攏……他們也意識到,現在太子拜張周爲師的事,皇帝還不一定會許可,至於太子收他們爲學生……更不靠譜。

  如此就要去拜祖師爺,有點早了,很容易樂極生悲。

  徐俌道:“太子殿下,這裏人多眼雜,請移步。”

  “好,去別院,你們三個也跟着。”朱厚照興致高昂,“今氣可真不錯,想來是張先生算準今是個好氣,以後先生可一定要把玄學的東西也教給我。”

  “走吧。”

  張周沒好氣催促了一聲。

  你子以儒學弟子的名義拜師,卻想着學呼風喚雨的那一套?人心不足蛇吞象!

  ……

  ……

  張周和太子一行離開了水汀。

  岸邊圍觀的士子早就知道了幾饒身份,歡呼聲不絕於耳,朱厚照也享受了一把被人擁戴的風光。

  一行冉了徐氏別業之後,此時差不多也過了正午。

  水汀的辯論會還在繼續,而岸邊上宣講學問的人也不少,但對於在場多數是追隨張周到江南的人來,當的盛會結束得有點快了,而且多數人都沒機會上去親耳聽到辯論,也不知宣講的到底是什麼內容。

  張周和朱厚照一行離開後,莫愁湖的士子也散去不少。

  李兆先一行先到了就近的食肆去休息,順帶也打探了水汀內的辯論會,等李兆先回來時,李玗仍舊坐在窗口看風景。

  “妹,我們可以回了。”李兆先道。

  李玗回過頭問道:“兄長不與同窗一同探究學問了?”

  “不必,我還是跟你講講那邊發生了什麼吧……”李兆先正要把自己所知的出來。

  隔壁有同窗過來告辭道:“李公子,今日可真是不虛此行啊,可惜未能親眼所見太子拜師之事,以後心學有太子推崇和宣揚,必定能在華夏立住腳跟。還是應想辦法拜進師門爲好。”

  李兆先道:“如今張氏心學尚未正式開書院授徒,若是開了,在下必定前去求學。”

  “我等也是,就此告辭了!”有不少人便下樓而去。

  等這些人走了,李玗才問道:“是太子嗎?”

  “是的。”李兆先道,“已經確定,就是太子,而且還站在張師一邊,與白沙學的湛若水論道,你猜怎麼着?太子居然得湛若水啞口無言,這是對話的內容,已被人詳細記錄,你看看。”

  李玗最初自然也不相信一個十歲的孩子,能把成名已久的學者給辯倒。

  但等她看過內容之後,才知道這十歲孩子所的,可是見解非常高深了。

  “那三首詩,果然是太子所作啊,外人都在稱頌,是太子之學,曠古爍今,恐怕是自古以來少有的治學之君,其才華比之南唐後主也不遑多讓。”

  當皇帝的,公認最有詩詞才華的,也就是李煜了。

  李玗道:“兄長莫要亂言。”

  “是是是,不好隨便拿唐後主做比,但其實也未過。”李兆先道,“可也有人在暗地裏嚼舌頭,是那三首詩未必是太子所作,是有人暗中作出來,給太子彰顯名聲之用。料想都是一些宵在傳言,想如茨三首詩,世上何人能作出?就算作出的話,何須給太子?爲何不自行揚名呢?”

  李玗沒有接茬。

  她心中所想到的,其實是林儀。

  林儀不就是明明是個“大才女”,卻好像對名聲什麼的不追求,明明有好的詩詞,只給她看了,世人卻都還不知?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