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保

作者:一語不語
乾清宮。

  上聽處在京成員,李東陽、馬文升、張懋和韋彬,參與到了這次的內廷議事。

  蕭敬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不再入值上聽處,李東陽仍舊作爲內閣在上聽處的代表。

  朱佑樘讓韋彬將一副北方的地圖,掛在乾清宮當中,給幾人看清楚,又讓韋彬在地圖上把王守仁行軍的方向大致標註出來……如此也讓上聽處幾位成員知道,王守仁是如何繞道於敵後,又將以如何的方式去逼迫韃靼王子退兵。

  韋彬同時在地圖上標註了幾個點,解釋道:“……韃靼於宣府、偏關、延綏等處,都佈置有重兵,兵馬數量皆在萬數開外,以此來防備大明邊軍揮師北上……”

  “寧夏西路韃靼王子的主力已確定在四萬到五萬兵馬之間。新建伯領兵六千,算日程已過迤都,此爲韃靼王子察哈爾部駐地所在。周邊防備空虛……”

  迤都對於大明來,並不是陌生的名詞,雖然近百年來,大明的軍隊基本上沒有到這麼遠。

  但這裏可是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北征招降乃兒不花的地方。

  在李東陽等人聽來,王守仁都殺到草原腹地,甚至往漠北去了,有點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着,也怕腳再也收不回來。

  韋彬解釋之後,李東陽便直言道:“如此深入,只怕以六千兵馬,不足以全身而退。”

  朱佑樘問道:“李卿家你是擔心,新建伯這六千兵馬會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地步嗎?”

  李東陽道:“臣正是此意。”

  朱佑樘嘆道:“換了以往,如此孤軍深入,朕也不是很贊同,但朕記得秉寬過,既然要與草原部族拉扯,必定要每一鞭子都打到這些豺狼的要害,如此他們纔會懼怕,如果每次都是他們揮舞着鞭子,由大明來躲閃,他們是不懂得懼怕,也不會真心實意馴服於王道的。”

  李東陽顯然不想聽什麼主攻還是主守。

  對於文官來,要的是個平穩,一切都要保證在可控範圍,而不是孤軍深入去搞冒險主義。

  “陛下。”李東陽認真道,“即便韃靼主力多都在靠近大明關隘之處,但若新建伯於草原腹地的動向爲韃靼人所查知,韃靼各路人馬必定馳援北上,到時新建伯所部前有韃靼王子主力,南有韃靼各路增援人馬,回退遼東則會遇到朵顏三衛截擊,六千兵馬很容易陷入重圍。”

  “於此時,大明宣府、大同、偏關等處,無法在不明草原各路人馬動向,也不知新建伯所部方位時,做到及時增調兵馬馳援。”

  朱佑樘問道:“所以李閣老是想,大明六千兵馬會有去無回?”

  李東陽拱拱手,難聽的話他也就不了。

  免得再被皇帝覺得,是他故意在唱反調,跟張周搞對抗。

  朱佑樘道:“那現在有何策略呢?讓朕派人去把新建伯給召回來嗎?”

  李東陽不言。

  現在現在什麼都晚了,皇帝既然下旨派王守仁帶兵進草原,理應考慮過所有不利的後果。

  “朕現在能做的,就是讓宣大一線的夜不收,刺探韃靼情報,若是察覺韃靼主力北上,則各路出兵形成威懾,以保證新建伯能平安帶兵歸來。”

  朱佑樘顯然也不是毫無準備的。

  既然覺得王守仁可能會陷入到孤立無援,那就給他援兵。

  只要韃靼王子的各路人馬回撤,大明就跟着出兵,雙方以大明關隘爲基礎,展開拉鋸,如此巴圖蒙克就沒有心思去吞噬王守仁所部那六千兵馬。

  張懋走出來道:“陛下英明。”

  李東陽本還以爲張懋有什麼高論,未曾想是這種毫無建設性的發言,他正要再什麼,卻見馬文升也已從幾人中走出去。

  看到馬文升出列,李東陽知道,這時候自己已不方便出面再反對什麼。

  馬文升道:“啓稟陛下,此戰新建伯以奴兒干都司精兵西進草原,所帶新炮和新燧石銃數量衆多,若貿然以他路人馬增援,只怕會被韃靼王子回兵阻擊,大明宣大、三邊等處兵馬,不適宜於與韃靼主力於草原之地正面交鋒。”

  朱佑樘目光望過去道:“馬卿家,你是想,還是坐視新建伯被圍而不理,讓他和他的六千將士自生自滅嗎?”

  馬文升面色堅決道:“失一隅而不能失全盤。”

  大概在,我就是陛下所的意思,放棄王守仁這路人馬,也不能讓大明各路人馬一起跟着遭殃。

  朱佑樘臉色陰沉,明顯是氣到了。

  張懋馬上又開口道:“老臣想來,馬尚書之意,乃是新建伯有自行突圍南下的實力,而無須他路人馬的增援,增援的人馬多反而可能會成爲幫倒忙。”

  這下連朱佑樘都皺眉打量着張懋。

  你個張老頭,剛纔拍馬屁拍得朕猝不及防,現在替馬文升辯解,又顯得你好像有多明事理一般。

  你腦袋不靈光?居然不知道該有明確立場的?

  朱佑樘道:“朕認爲,韃靼回撤之時,大明各路人馬主動出擊,是爲展現大明有蕩平草原之雄心,一隅之得失也的確無關乎大局,可要是新建伯無法全身而退,在朕看來,也就是因失大了。”

  其實朱佑樘並不想這麼。

  如此,便等於是承認,若王守仁這路人馬遭遇大的損失,總體戰略還是輸的。

  本身王守仁孤軍深入,肯定會遇到韃靼人幾路人馬的合圍,也無法完全保障王守仁能全身而退。

  但皇帝還是不能放棄王守仁和他的六千精兵。

  馬文升請示道:“那陛下,若新建伯遭遇數倍敵寇所犯,相持不下,軍中折損巨大,甚至無法突圍回大明境內,慈責任該由誰來擔當?”

  朱佑樘皺眉道:“馬卿家,以往你與秉寬同在兵部共事,朕覺得你是明事理之人,你與秉寬雖在一些細節上有衝突,但理念並未相悖。你現在是要站在反對秉寬的立場上嗎?”

  皇帝看出來了。

  馬文升這是豁上去了。

  以前跟張周相斗的急先鋒,是閔珪、元守直、白昂這羣人,在聯名參劾張周時,屠滽跳了出來。

  現在這羣人都已經退下去了,之前一直跟張周貌合神離的馬文升卻好像做了反張周的急先鋒。

  以往朱佑樘對馬文升還是非常禮重的,哪怕是內閣跟張周鬥得不可開交時,馬文升都在面子上保持了中立……但現在馬文升好像也被“惹毛”了。

  馬文升道:“輕兵冒進,歷來乃兵家大忌,老臣近日詳細探究過新建伯的行軍路線,認爲華夏王朝自古以來對草原番邦交戰,未曾有如此冒進和不顧後路之舉。兵馬實力遠遠不及,卻還繞道於敵後,是爲不智。”

  朱佑樘問道:“馬卿家你的意思,是有人要推新建伯去死嗎?華夏自古,便沒有一人有如茨勇氣?”

  馬文升據理力爭道:“即便是漢時冠軍侯等人,也是在準備充分前提之下進軍草原,各路人馬能做到協應,而如今日這般以少而入多,輕兵冒進主動尋求被韃靼主力圍困,形成僵局的局面,的確是自古未櫻”

  “嗯。”

  朱佑樘沒有反駁,他點點頭反問道,“那馬卿家,還有諸位卿家你們一起來評判一下,自古以來,有像秉寬這般,能拿出火藥和威武炮的人嗎?這兩種殺器的威力,你們就算未親眼所見,也該有所耳聞吧?”

  馬文升道:“即便大明火器再威猛,也該有人爲戰略不當而承擔後果。”

  火器厲害不厲害的,不跟你這個偏心的皇帝探討,討論下去也沒意義。

  總該爲王守仁孤軍深入這件事找到背鍋的人,也不能我就是在針對張周……主要是張周這件事做得太過分了,如果你做這麼過分的事,兵敗了,只由帶兵的王守仁來揹負責任,那以後還還不定會玩什麼花眨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