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效果槓槓的
朱鳳在一旁時不時用眼睛瞄過來,當聽到寧彤在說一個人病情時,問道:“是宮裏的哪位貴人?”
“是麗太妃。”寧彤道。
麗太妃,也就是憲宗的章麗妃,這個章麗妃並未給憲宗生下兒子,卻生了德清公主,德清公主是大明有名的“賢惠公主”,在弘治九年下嫁儒生林嶽,“……主亦有賢行,事姑如齊民禮。嶽卒於正德十三年,主孀居三十一年始薨。”
歷史上章麗妃是在弘治十四年正月病逝,並在二月“發引”,也就是下葬,爲此朱佑樘還輟朝一日以體現哀悼。
“病……能治嗎?”朱鳳在一旁問道。
寧彤面帶爲難道:“麗太妃病情不穩定,身體偶感劇痛,藥石無靈,每每煎熬卻又惦念先皇之事。不太好治。”
朱鳳道:“那應該請張兄去治病纔對。”
“沒辦法的。”張周道,“我不是每種病都能治的,況且深宮中的女眷,我去治病不方便。”
朱鳳好奇道:“那太醫院的人去診病,爲何就方便呢?”
張周想說,真以爲我治病,只是去簡單望聞問切一下?我治病的方法可就多了……再說,我又不是大夫出身,我哪知道那麼多病怎麼治?不要以爲我無所不通好不好?
寧彤道:“最近幾日,德清長公主入宮拜望,還跟陛下提出,想接章麗妃去宮外居住。”
張周搖頭道:“這不是你一個大夫應該關心的事,再說,嫁出去的公主,哪有那麼方便?陛下沒讓太醫院的人去嗎?”
“去看過……但也無計可施。”寧彤好像急於想證明自己。
如果能把章麗妃的病給治好,那她就有足夠的底氣跟太醫院的人叫板。
張周道:“事在人爲,不要刻意勉強,爭強好勝之心也別多用在治病上。把醫案留下,我看過後,回頭讓人給你送過去。”
“是。”寧彤很恭謹把手上的一份東西放到張周面前,行禮後告退。
……
……
等寧彤走之後。
朱鳳望着寧彤的背影道:“她……好像跟以前不一樣了。”
張周道:“後悔了?想娶回去?”
朱鳳面色一紅道:“張兄別拿我開玩笑了。”
這模樣,讓張周都覺得新鮮,朱鳳居然會臉紅?還是因爲一個女人?
“張兄,多幫幫她啊,她現在纔剛給宮裏當差,如果你不幫她的話,那她在朝中就孤立無援了。”朱鳳道,“先前我也想幫她,但她不需要,再說……我也的確沒什麼能力幫到她。”
張周道:“有些病,聽天命盡人事,我儘量。”
朱鳳坐下來,一臉感慨道:“還是羨慕張兄你,無論做什麼都能有成績,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連彤兒她這樣心高氣傲的女人,最終也能在張兄你面前心悅誠服,而我就不行。連父親都經常說我,不像個男人。”
張周瞥他一眼。
心想,可能是最近把朱鳳這小子逼得有點緊,現在都開始自怨自艾了。
張周道:“陛下想在開春之後,於西北再戰一場,集合九邊各處五六萬兵馬出兵,你去不去?”
“不去……”
朱鳳回答很乾脆,“那……不會讓我去吧?”
張周道:“不想去就算了,這場戰事更多是爲了彰顯大明的國威,並不是要取得怎樣的成績,所以先前於草原上有過功勳的將領,基本都不會用,而會啓用一些朝中的舊勳。”
朱鳳不解問道:“何意?”
張周搖頭道:“你該多去學學朝堂的事情,你沒覺得,這兩年以你、伯安和我在內的人,領兵在疆場上建功立業,壓得朝中舊勳臣喘不過氣嗎?陛下想給他們個機會,由他們引兵進草原,以此來彰顯陛下對舊勳臣的器重。當然,你可能例外。”
朱鳳好似明白到什麼,點頭道:“也是,家父就是成國公,我也算是舊勳吧?”
張周瞄他一眼,沒好氣道:“就你?現在不知道有多少舊勳等着看你笑話呢,你可真要爭口氣。”
朱鳳道:“那究竟誰領兵?”
張周道:“哪怕是舊勳引兵進草原,也必定是需要懂得火炮、新戰術的,基本都會從研武堂挑選精幹之人,保國公朱暉是首要的人選。另外曾經的宣府鎮守太監苗逵會作爲督軍,這只是初步的計劃,是否出兵以及幾時出兵,都還要看開春之後朝堂的情況如何。”
“保國公……也是能人。還好。”
朱鳳一看就沒有什麼上進之心。
在張周理解看來,所謂的“還好”,就是隻要不找我,找誰去就行。
……
……
皇宮內,朱佑樘也在李榮的引薦之下,接見剛從保定府皇莊回來的內官監太監苗逵和李興。
苗逵曾有多次西北監軍的經歷,但在弘治初年,因爲宮內的權力鬥爭,他逐漸失寵,而這次皇帝打算以舊勳臣爲首,領兵進草原得瑟一圈,彰顯一下國威,這時候那些新銳的太監就不適合調用,經過舉薦,苗逵重回朱佑樘的視野。
至於李興……倒是沒什麼領兵經驗,但他這個人比較會來事,跟李榮關係也很好,這才於此時得到了重用的機會。
“……就這麼多事情。”
朱佑樘先囑咐一番,隨即道,“出兵的事還沒定下,朕尚且要再行跟朝臣商議,最近你們有閒暇便可以先去研武堂內,有要學的地方,儘管先學會,免得隨軍在外,什麼都不知道。”
“是。”
苗逵對此倒是很期許的。
但李興畢竟沒什麼治軍經驗,他反倒覺得,幫皇室管理皇莊,油水豐厚,可比去西北領兵更實在。
李榮笑道:“陛下,您看,回頭要調他們去御馬監嗎?”
朱佑樘道:“有功再調,若是沒什麼功勳,還是留在原來的職位吧。朕也不苛求你們,畢竟打仗這種事,你們不過是隨軍督戰的,疆場拼殺與你們關係不大。下去吧。”
李榮擺擺手,意思是你們面聖已完成,可以走了。
……
……
也沒人給苗逵和李興引路,二人就這麼自行往宮外走。
畢竟也是宮裏的老人了,宮裏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熟悉的,沿途看到不少的宦官路過,都要過來給他們行禮,畢竟像他二人這樣做到有實權的太監,實在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