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敢從此處來?
這天朱暉還在行軍中,突然前線報知已經開戰,把朱暉激動到不行,進入到河套之地後,已近十天,終於算是遇到活的韃靼人了,隨即朱暉調遣麾下三軍共兩萬騎兵,準備好好迎戰。
一切都不知好。
大軍往前還沒走三裏,就被告知戰事已經停歇了。
“何以如此迅捷?”朱暉騎在馬上,聽到傳令兵的通報,他覺得自己還沒好好發揮呢,怎麼這就結束了?
參將周癸過來跟他總結道:“公爺,已經查清楚了,不過是個韃子的小寨子,本來是駐紮在西邊的,可能是正遇到遷徙,只落了幾個跑得慢的拖着家當的,先鋒人馬遇到時,打了個照面就策馬奔逃,連家當都丟了,好不容易追上,殺了四個,其中一婦一孺。”
朱暉一聽登時來氣。
我兩萬大軍殺了四個韃子?其中還有兩個是婦孺?
一旁的崔元道:“如此也算是旗開得勝,當祭旗了。”
周癸道:“還有兩個,也都……上了年歲。”
如此一來,但凡聽到這話的人,都尷尬了。
感情殺了半天,四個全是老弱婦孺,不過想想也對,那些年輕力壯的韃子得知大明軍隊到來,肯定跑得快,只有老弱婦孺才容易被追上,這大概跟老鼠羣遷徙差不多,老弱婦孺就是留在隊伍後面擋槍的。
“也好,也好。”崔元說這話時,不由望向朱暉。
朱暉道:“牲口呢?人跑了,總該有牲口和輜重留下吧?”
提到這個,周癸臉上多幾分喜色道:“倒是擒獲了三百多頭牲口,加上一些財貨……還請公爺示下,是否要疾行追擊?”
崔元近乎是脫口而出道:“窮寇莫追啊。”
朱暉瞪崔元一眼道:“幾個韃子的殘兵敗寇,也能叫窮寇?就算讓他們負隅頑抗,本公倒是要看他們能頑抗到什麼程度!”
周癸道:“末將明白,這就下令繼續追擊。”
“且慢。”朱暉隨即擡手道,“本帥沒說要追擊,還是謹慎爲上,等五路人馬匯合之後,再與韃靼人正面交戰。也不知其餘幾路人馬,斬獲如何了。唉!”
聽到這裏,連崔元這樣沒上過戰場的,好像都聽明白了。
難怪朱暉要兵分五路、化整爲零呢,感情早就知道河套之地內打不起來,把兵馬分散了,就是爲了抓落單的韃子小部族,尤其是那些消息不通常,或者覺得自己跑得快的。
五路人形成一個大網,是來抓魚的,而且從開始打定心思就是抓小魚小蝦。
崔元心裏也一陣鬱悶,心說,跟着這樣的主帥,能建功立業就怪了,不過能有機會上戰場,也不能再奢求更多。
……
……
朱暉進入草原完成“第一戰”,雖然只殺了四個老弱婦孺,得到一些牲口,但並不影響他對朝廷報捷。
而且他要比其餘幾路人更早報捷,如此才顯得他牛逼轟轟的……別看只是四個人,但王威寧取得一場大勝也就打個幾十人,四個人能兵不血刃拿下,已經很好了。
這是皇帝欽命出兵的,面子上也需要一場“捷報”來給皇帝撐顏面。
當朱暉的“捷報”,在一天後傳到三邊總制駐地延綏鎮首府榆林衛時,秦紘拿到這份捷報,心中的鬱悶也是很強烈的。
就這?
你保國公虧還是要臉的人,你好意思往上報,我這個三邊總制都不好意思往上提,你千里迢迢調集近五萬大軍,喫喝用度用了那麼多,結果也不知從哪殺了四個人,很可能還是“殺良冒功”,然後就敢報捷?
果然臉皮厚的人,心思和手段都與衆不同啊。
“大人,這裏有一份從京師來的密旨,說是給您的。”就在秦紘準備當個甩手掌櫃,把朱暉所謂的捷報不聞不問,讓其過境送往京師時,麾下幕僚給他送來了京師的密旨。
等他打開看過之後,不由眉頭緊皺。
幕僚名康衡,問道:“大人可是有疑慮?”
“沒什麼。”秦紘在朝事上一向不避諱下面的人,“這是陛下親自下旨,提到若是我大明派兵出關應戰,若是韃靼人不願與我大明正面交鋒,或會以精銳兵馬從旁處襲擾我關隘之地。”
康衡道:“如此擔心是有道理的。只是大明的關隘如此綿長,韃靼人即便來,也無從防備。”
秦紘臉上帶着似有似無的笑容道:“你不知道大明有個能掐會算的蔡國公嗎?再說了,王伯安如今坐鎮大同,料想韃靼人從大同、偏關、宣府等處襲擾的可能並不大,大明如今最薄弱之處,只怕還是寧夏、延綏這些地方。若不然,陛下這份密旨爲何要給我呢?”
康衡更加踟躇道:“既是能掐會算,爲何不說明位置?光是咱駐防之地,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若韃靼人傾巢而出的話……”
“傾巢而出倒也不至於。”秦紘道,“想來還有保國公數萬精銳,韃靼人從延綏周邊襲擾而來,可能性也並不大,若是從上次的寧夏西路襲擾而來,可能性或更大。加強防備,總歸沒有錯。”
“是。”康衡便只能按照秦紘的吩咐去傳令。
等康衡退下之後,秦紘才重新拿起那份密旨,自語一般道:“花馬池……寧夏與延綏防備交界之所,寧夏後衛所在,衛所堡壘衆多,韃靼人果真敢從此處來襲?”
……
……
戲樓內。
張周跟朱鳳對桌而坐,面前擺着簡單的酒菜,下面的戲臺則很熱鬧,一衆的票友正在觀賞新編的《霸王別姬》。
朱鳳有點沒心思,顯然又有煩心事把這位一心想當閒人的公二代給爲難住了。
“……祖母最近一直在催着讓我早些成家立室,還說兄長那邊遲遲沒有孩子,以後成國公府可能都需要我來頂着,父親人在南京,本來我想跟父親說說,讓他幫我說項,但去信南京,父親也從不理會我……”
朱鳳煩心的,還是他自己的婚姻。
爲了生兒子而成婚,老朱家的目的性也很明確。
張周道:“對你來說,生個孩子這麼難嗎?”
“嗯。”朱鳳很直接點頭。
張周都懶得去評價這小子,總感覺這小子是沒事生一些情緒,以精神不穩定來說,朱鳳絕對稱不上是那種意志堅定的將軍,更好像個是隨時會耍小孩子脾氣的少年郎。
“最近兵部銓選各處的武將,兵部定的是讓你去南京周邊帶水軍,協助令尊,看樣子你也是不想去?”張周道。
朱鳳一聽,趕緊道:“如果回南京不用當差,只是掛職的話,我是願意回去的。”
張周搖搖頭道:“不可能。”
朱鳳道:“南京的水軍……好像也沒多少人,需要我一直盯着嗎?”
張周道:“那是以前,現在南京周邊有了造船廠,且還訓練了一大批海寧衛的將士,以後船戰的戰法需要改良,用到火炮和火器,尤其是要把過去上百年未曾有人居住過的島嶼一一都南下,甚至要備倭,你以爲水軍是過去鬧着玩呢?”
“那……我還是不去了。”朱鳳馬上又打退堂鼓。
張周嘆道:“你以爲是菜市場,還能討價還價的?如果你不想去帶水軍,可能就要去西北各處領兵,九邊重鎮你自己選選,看哪裏合適。”
朱鳳一臉憋屈道:“還是留在京城嗎,現在的日子雖然苦一點,但好歹京城還是個花花世界,如果去了邊陲之地……那日子沒法過。最好是讓我卸職幾年,我還想去大明各處走走,領略各處的風土人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