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一視同仁
“不必,該接待還是接待一下,不過駙馬家那些窮親戚就不必了,他們都是想從駙馬身上得到好處的,也不看看他們有什麼本事,憑什麼要靠駙馬來幫他們?如果是朝官,來了的,都給奉茶招待,西廂院子不都空着?讓他們進來,坐下來喝喝茶,談談朝中事,把聽來的都告訴我,我好心裏有數。”
“是。”
“如果有人問及我和駙馬的意見,就說我們在朝上沒什麼資格說話,陛下的意見,我們也不能左右,想讓我去給誰說情的,我們也沒辦法。”
“殿下,您是說,他們故意在這裏談及謝閣老,是讓您去求情?”
“不然呢?他們這羣人,翅膀一撅就知道他們想往哪飛,還真以爲他們只是關心咱是什麼態度?他們就是想通過我能入宮的便利,讓我去給那謝閣老求情,但現在,咱已經不靠這羣人了,咱跟謝閣老也不是一路人。”
婆子似乎是聽明白什麼,點頭道:“也是,您是長公主,您是皇家人。”
“錯。”永康一笑道,“咱是張秉寬的人,那一派的意見纔是咱的,皇兄站在張秉寬一邊,咱也就等於是跟皇兄意見一致。讓那羣人也知道,咱既然是新貴,那也應該是跟朝廷的主流站在一道,他們已經過時了。”
婆子:“……”
本還以爲你個長公主很有骨氣,原來已經做好投誠打算了。
就這樣還罵人家張秉寬?
根本是打算跟蔡國公府穿一條褲子了。
可惜朝中那羣文臣,還以爲能把崔元帶進“正途”,現在看起來,就算崔元不想投靠張周,這位長公主也會讓丈夫當識時務的俊傑。
……
……
蔡國公府。
這天蔣蘋渝還在跟韓卿談及有關給江南張家祖宅修繕的事情,所謂的祖宅,並不是張掖繼承的那個大宅,而是張家在城外的老宅,也不知從哪尋摸出來的。
張周走之前,還特地給調撥了幾十兩銀子,說是大致派人過去看看就行。
因爲蔣家在南京城裏還有點人脈,這件事也會由蔣家的人來完成。
卻是這頭立春進來告知道:“夫人,正院那邊的人說,這兩天來拜訪的人不少,已經應付不過來了,能不能再調幾個人過去?”
“怎麼回事?”蔣蘋渝道,“老爺走之前,不是說了,朝中人輕易不會來拜訪的嗎?平時有一兩個人沒事跑來看看也就算了,怎麼現在還多起來了?”
韓卿道:“昨天我出去的時候,看到門口還有人坐着,說是非要見到老爺不可。”
“什麼人?”蔣蘋渝蹙眉。
見過奇葩的,沒見過這麼奇葩的。
朝中的兵部尚書,是普通人說見就見的?
“不知道,好像是讀書人,穿着文衫,也挺年輕的,有幾個還在旁邊看着,好像是說……朝裏有什麼人被抓了,跟咱老爺有關,說咱老爺也是讀書人,應該出手相助。”
韓卿顯然不知道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這會林儀走出來道:“夫人,其實他們是爲謝閣老的事而來。據說謝閣老要被判死罪,所以京城上下的讀書人,都想出面替謝閣老說話。咱家老爺說的話管用,他們就想來這裏碰碰運氣。”
蔣蘋渝道:“還是妹妹你知道的多,我們哪懂這些?老爺不在家,這事我們也管不了。讓人出去說,讓他們散了吧。”
“沒用的。”林儀道,“現在京城上下都議論開了。有的人覺得,是咱老爺害得那位謝閣老下獄,他們不是來求情的,而是來找麻煩的。”
“那……他們就過分了,是老爺做的嗎?”蔣蘋渝問道。
林儀搖搖頭道:“聽說是因爲結黨等事,咱老爺一直都沒管過,不過因爲謝閣老找人蔘劾的人,是老爺一手提拔起來的,後來他們在西北打了勝仗,陛下就覺得,是謝閣老無事生非,還暗地裏找言官生事。具體是怎樣,我也不清楚。”
“那妹妹,你說該怎辦纔好?”蔣蘋渝沒主意。
這會家裏的大事,名義上是聽她的,可關鍵時候還是需要有個知書達理的人出來主持大局。
林儀道:“最好就是按照老爺說的,把門關好就行,相信用不了幾天,這事就會淡下去。再是錦衣衛和城防衙門的人看到有人在門口生事,必定會派人來的。”
“對對,咱把門關好。最近也別出去了!”林儀道,“卿兒,你那邊也有遠房親戚來是吧?隨便給點東西打發就是了!現在咱一朝顯貴,什麼人都來見了,就說老爺不在家,什麼事都不方便。也要硬下心腸去。”
“嗯嗯。”韓卿也急忙點頭。
蔣蘋渝嘆道:“要是明珊在家就好了,她守着門口,誰都不敢進來。老爺也走了一段時間,不知幾時纔回來。這個年,家裏少了老爺在,好像又沒那麼熱鬧了。”
……
……
李璋處。
李璋正在忙着把手頭上的事情整理,因爲小道消息說,年底他就要卸任提督東廠太監,他只能是把能交待出去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不能往下一任傳的事情,趕緊給解決了。
免得節外生枝。
東廠內腌臢事不少,有的只能爲當前提督知曉,被後面的人知道,很可能會借題發揮。
尤其後續接任的人,很可能是楊鵬,那是李璋覺得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最關鍵一點,這楊鵬曾經就是提督東廠太監,人脈很廣泛,從李廣當權時混到現在,幾年下來都能混得風生水起,那自然是不簡單的。
“公公,該辦的事都辦好了,就是有件事……”牟斌過來給李璋彙報事情。
李璋道:“是謝閣老的事嗎?”
“是啊。”牟斌道,“謝閣老馬上要用刑了,如果下一步不用的話,陛下那邊……不好說。有些事,謝閣老死咬着不肯說,這不用刑,怕也是不合適。”
“該用就用,顧忌什麼?閣老就要顧慮了嗎?當初程學士進來的時候,不也一樣該怎麼辦怎麼辦?”李璋道,“在這裏,就要一視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