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危險與機遇並存

作者:一語不語
延綏鎮駐地,榆林衛。

  二月十九這天,王瓊得知了劉瑾即將過道延綏,往寧夏去的消息。

  總兵官神英立在王瓊身後,小心翼翼道:“上旨乃發,以大同總兵官平虜侯爲將,遣三千多精騎調寧夏,可現在大同那邊還沒動靜,卻是鎮守中官先到了,軍門大人,您看我們應該如何應付?”

  王瓊道:“寧夏雖屬三邊之地,但這路駐守花馬池的兵馬,卻並不在本官的統調之下,他們如何安排,本官不會加以理會。”

  王瓊還是比較明智的。

  管着三邊,大半個西北的軍務都在他的麾下,可問題就在於各處的防務並不是很着緊,無法獲得功勞,但也不至於因此而犯錯。

  可花馬池那路人馬就不一樣了,他本身就是皇帝特別派到西北來的一路兵馬,且花馬池近乎屬於三邊的“飛地”,張懋和柳景因爲花馬池一戰而落罪,現在駐守花馬池的主要也是張懋帶來的兵馬。

  王瓊的意思是,那是皇帝直接治下的一路人馬,我只負責監督,不對他們的作戰計劃和行爲負責。

  神英道:“以末將所知,韃靼人在犯了花馬池之後,兵馬仍舊在河套等地活動,現在仍不消停。若是韃靼再來犯的話,花馬池有失,只怕其它各處也會跟着受累。”

  你不想管?

  除了花馬池這一個地方,別的地方都在你王瓊的職責範圍之內,你不想管也會被逼着管。

  王瓊往神英身上瞅一眼,問道:“你的意思呢?”

  神英道:“花馬池本駐有寧夏本地的將官兩千餘,在英國公奉調回京之後,寧夏巡撫已將這兩千多兵馬抽調走,雖然如今駐守在花馬池的仍舊有過萬兵馬,咱戰力已大不如前。”

  王瓊點點頭。

  他很清楚,張懋麾下的主力分爲三部份,一部分是從京城調過來的,人最少但其實也最沒能力,也沒經歷過實戰。

  第二部分就是張懋從京師出發後,沿途從大同、偏頭關等地徵調的兵馬,這批人雖然算是邊軍,也有一定的實戰能力,但問題是長期不讓他們回鄉,一個個早就沒有戀戰之心,等於是駐紮在外地,心理上承受極大壓力。

  第三部分則是寧夏的人馬。

  寧夏這路人馬零零星星被調過去有六七千,後來一再被抽調走,也是因爲寧夏本地沒有義務把所有精銳都駐紮在一個花馬池。

  寧夏本地的兵馬,有很多有跟隨楊一清取得黃河一戰大捷的經歷,且麾下武器精良,戰意十足。

  這羣人被抽調走,對花馬池的防務影響很大。

  神英道:“大概是朝廷覺得如今花馬池駐守的兵馬已足夠,所以纔沒有再給那位劉公公調太多的兵馬隨行,只讓從大同增調三千精騎,如今還沒到,就怕這會韃靼人來犯。”

  王瓊搖頭道:“韃靼已有兩次入寇花馬池的經歷,以其兵馬之疲憊,料想不會在春荒時再來。至於那位劉公公,即便真進了衛城,也跟他說,本官公務繁忙,無暇相見。請求調兵及錢糧等事,一概不加理會。”

  王瓊雖然跟劉瑾之間有點交情,但還不至於有多深厚。

  所以王瓊的原則是,也不跟你撕破臉,但你想通過我來獲取資源幫你成就功名,那還是別想了。

  ……

  ……

  劉瑾的確有要活動關係,幫自己寧夏之行提前做籌謀的打算。

  把鄭遂的人帶上,也是出自這方面的原因。

  他本覺得,王瓊作爲研武堂的首席教官,而自己又曾提督研武堂,光是這交情,就應該很深厚,便想借着路過榆林衛的時候,跟王瓊多討一點政治資源,也是他在來的路上就聽說花馬池那邊缺兵少糧。

  “公公,您放心,卑職這就進城去給您傳信,您只管等好消息。”

  鄭遂作爲錦衣衛千戶出身,對於劉瑾和王瓊的交情很瞭解,他覺得這是他巴結王瓊的好機會,所以主動請纓進城。

  劉瑾滿意點頭道:“咱家作爲鎮守之官,不宜隨便進城,就靠你了。”

  然後劉瑾就安心在城外的驛館等“好消息”。

  結果等了兩天,也沒見鄭遂回來,而劉瑾這邊卻害怕耽擱了行程,這還是他這一路上休息時間最長的,讓他心慌。

  小廝道:“爺,您不是說一路上要快馬加鞭嗎?若再這麼等下去,要是朝廷來催,那就是沒到鎮所,便要記過了。”

  “用你說嗎?”劉瑾很不滿,“鄭遂看上去很精明幹練,怎麼辦事如此拖沓?還是說……”

  有些事,劉瑾其實意識到了,但他不想深究。

  因爲他覺得,王瓊應該不會那麼無情吧?

  小廝直接問出口:“那位王侍郎,一定會給爺您面子嗎?”

  “不然呢?”劉瑾道,“咱家在京師時,可是憑一己之力,將一個閣老給按下去,提督研武堂,你當是一般的小吏?再等等。”

  此時的劉瑾已經開始沒信心了。

  ……

  ……

  劉瑾還是把鄭遂給等回來了。

  鄭遂見到劉瑾之後,趕緊磕頭謝罪道:“卑職無能,幾次想求見王大人,都被拒之門外,直到今日才見到總兵官神大人,他說……王大人是不會見您的特使,還說……”

  “說什麼?”劉瑾皺眉。

  “還說道不同不相爲謀。”鄭遂道。

  劉瑾驚訝道:“咱家怎麼就跟姓王的道不同不相爲謀了?這真是他的話?”

  鄭遂臉上有些遲疑,卻還是言之鑿鑿道:“神大人的確是如此說的。”

  劉瑾一聽,鼻子差點都氣歪了。

  “好他個王瓊,咱家來此,難道是爲了跟他攀交情的?咱家與他並無軍權上的交集,不過是路過,好心跟他打一聲招呼,他竟如此怠慢?還……出口傷人?”劉瑾咬着牙,大有一種要把王瓊撕碎的感覺。

  小廝道:“王大人這麼不顧交情嗎?”

  劉瑾冷笑道:“那王某人,定是覺得,咱家把謝於喬給按倒,乃是壞了他的名聲,畢竟他也是研武堂中人,他會怕別人說他是跟咱家同流合污。”

  鄭遂急忙道:“小人認爲,王大人或是……有別的苦衷。”

  “你還替姓王的說話?”劉瑾氣憤道,“到底是跟誰的?”

  “沒有……小人只是胡言亂語。”鄭遂反倒好像鬆口氣。

  劉瑾道:“也罷,大不了咱家就當沒認識這個人,現在都沒求着他,以後他想來求着咱家,看咱家怎麼給他臉色看!走!”

  小廝問道:“爺,咱去哪?”

  “還能去哪?當然是去花馬池!在這裏都耽擱了幾日,要是被上面責問下來,命還要不要了?如今軍中可是最講求軍機的,上面規定幾天到,咱家不但要到,還要提前到!”

  劉瑾是個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尤其是他覺得自己還沒多少軍功,不太容易在軍中立足。

  鄭遂道:“小人這就去爲公公您準備車駕。”

  ……

  ……

  劉瑾離開延綏的消息,當晚就傳到王瓊耳中。

  “走了?”王瓊皺眉,對神英道,“他在城外停留三天,卻不知是爲何?難道他有什麼軍務上的事,非要與我商談不可?”

  神英道:“他到的是花馬池,且他所部人馬的興衰榮辱,跟大人您應該是無關的。要不……找人再去問問?”

  “不用了。”王瓊道,“人走都走了,他早些去到花馬池也是好事,最近總覺得不安。”

  “大人……”

  王瓊皺眉道:“最近夜不收穫取的消息,都太零碎了,卻是沒有大同那邊的戰報傳來,本來以王伯安的能力,還有他做事的果決,不會延誤軍機,朝廷跟他調三千大同兵馬,他到現在都還沒調過來,總覺得事情不太尋常。”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