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力挽狂瀾
整個大殿之內,由於陸凌川方纔的那一番話,氣壓瞬間降到了最低點,所有人都看向了陸凌川。
朱元璋不屑的冷哼了一聲,緩緩道:“朕倒想聽聽,亂從何來?!”
陸凌川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大聲道:“於外,藍玉二字,在北境荒原之外猶如鬼神之名,令北元大軍聞風喪膽,當年家父率兵二十萬越過金川,大敗北元!經此一戰,北元大軍再不敢輕易進犯我大明北境半步!”
“倘若家父此時死了,北元一定會捲入重來,屆時北境百姓必將生靈塗炭!”
“於內,自懿文太子離世之後,各路藩王有多少人開始紛紛覬覦皇權,暗中紛爭不斷?!若想朝局穩固,淮西一脈不可或缺,但若家父蒙冤而死,淮西一脈中剩下的人必將因此寒心,人心惶惶之際,一旦生亂,誰還願意爲保社稷而傾盡全力?!”
“家父曾說過,淮西覆滅之時,便是皇權易主之期!陛下應該明白此言並非危言聳聽!”
“小民所言,句句發自肺腑,陛下心中一定比小民想得更加深遠,在這一點上,小民及家父全都站在陛下這一邊,並非狡辯。”
聽完陸凌川的這一番毫無顧忌的話,朱元璋眉頭緊鎖,臉色陰沉,陷入了沉默。
不得不說,陸凌川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他最擔心的,他又何嘗不知道這一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如今年過六旬的他,早已力不從心,一心只想扶持孫子順利成爲新君,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想開戰,勞民傷財不說,的確難免生靈塗炭。
陸凌川的那番話,幾乎句句都說在了他的心坎上。
可是他又不得不想,如果不殺藍玉,將來皇孫繼位之後一定無法震懾住戰功無數的藍玉,屆時淮西一脈就是最大的威脅!
見朱元璋陷入沉思,陸凌川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起了效用,急忙又道:“只要陛下肯饒家父一命,他願意卸下兵權,告老還家,從此做一個鄉野閒人,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憑北元人對家父的忌憚,只要留他一命,即便沒了兵權,也能震懾北元。”
朱元璋不由得眼前一亮,擡頭看向了陸凌川,認真道:“他真的甘心放棄一切?!”
陸凌川肯定的點了點頭,道:“這本就是家父的意思,小民只不過代爲轉述,他知道自己這些年做了許多錯事,若不是陛下寬仁,他絕不會活到現在。”
“他知道自己錯了,爲今之願,只想交出兵權,餘生遠離朝堂。”
聽到此處,朱元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沉聲道:“你見過他?!”
陸凌川毫不遲疑的點了點頭,道:“見過,用了些手段,還請陛下恕罪。”
見朱元璋的決心已經漸漸開始動搖,陸凌川的語氣也緩和了一些,並未否認。
朱元璋沉着臉,道:“你不怕死?!”
陸凌川無奈的露出了一絲苦笑,緩緩道:“怕,可正因爲怕,小民纔要想盡辦法博得一線生機!”
朱元璋皺眉沉思了片刻後,冷聲道:“北元天機堂的那些人是你殺的?”
陸凌川道:“是。”
朱元璋眉頭微皺,道:“連金吾衛和錦衣衛都未曾發現他們的蹤跡,你是如何得知的?!”
陸凌川道:“家父一直在暗中留意着北元動向,而且早就猜到京都之內可能隱藏着北元眼線,入獄之前本已查到線索。”
“在他入獄之前,曾對小民下令,無論他能不能活着回來,都要想盡一切辦法除掉那些北元暗探!”
“家父聲稱,北境和京都的安危,遠比他的生死更加重要!”
聽到陸凌川的回答,朱元璋的臉色變了變,眉宇之間似乎流露出些許的意外和遲疑。
站在一旁始終沉默的兵部尚書茹瑺也愣了一下,忍不住暗自嘆息了一聲。
朱元璋沉思片刻之後,再次開口:“那歸還東昌民田,以及在京都城外建造養濟院和收容所之事,是誰的主意?”
陸凌川不假思索道:“是小民的主意,小民知道家父過去所犯過錯,一心想替家父贖罪,希望爲時不晚。”
“雖然家父從未有過謀反之心,但終歸有過,他也知道自己錯了,小民懇請陛下能饒他一命,小民已經將將軍府門下所有門客以及莊奴遣散,至於將軍府中的其他人,凡過往觸犯大明律例者,都願交出,絕不姑息!”
“如有需要,小民願意蒐集所有證據,一一交給大理寺和刑部,懇請陛下將一應人等從重發落!”
“希望陛下念在家父爲朝廷鞠躬盡瘁的份上,留他一條性命。”
聽完陸凌川的這番話之後,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沉思,臉上的神色不停的變換着。
他想起了不久之前馮勝進宮之後說過的那些話,同時又想到了朝中派系在藍玉入獄之後紛紛落井下石的事實。
他知道,那些人只不過是想借着此事趁機削弱京軍的力量!
陸凌川沒有再說什麼,默默地站在原地等着朱元璋最後的決定。
該說的,他都已經毫無保留,如果還不能說動朱元璋,他就只能拼盡全力殺出去!
是生是死,交給天意。
此時的朱元璋,距離他只有十步之遙,如果動手,即便有郭英保護,他也有能力在自己倒下之前殺掉朱元璋!
但那並不是他想要的結果,與他有仇的人是朱棣,不是朱元璋!雖然朱元璋暮年之後做了許多混蛋事!
況且,如果朱元璋在此時死了,朱允炆更不是朱棣的對手,只會讓朱棣更早的得償所願,登上皇位!那豈不是爲朱棣做了嫁衣?!
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沉思中的朱元璋終於再次開口:“好,朕答應你!如你所言,他必須交出兵權!”
“除此之外,他還得親筆寫下罪己書,羅列自己所犯過錯,公告天下!”
“朕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錯了!”
“但告老還鄉就不必了,他是勳貴之臣,朕還念着舊情,還是留在京都頤養天年吧,將軍府可以歸還於他。”
“從今往後,不得踏出京都半步!如果他能做到,朕願意既往不咎,留他一命。”
聽到朱元璋的話,在場的其他三人紛紛露出了滿臉驚訝,似乎沒想到朱元璋真的會改變主意。
陸凌川也眼前一亮,大聲道:“多謝陛下隆恩!小民感激不盡!請陛下放心,小民將即刻前往錦衣衛,讓家父連夜寫下罪己書交與陛下!”
他早就猜到,朱元璋絕不會輕易放虎歸山,讓藍玉離開京都,而且他也並不希望如此,之所以那麼說,只不過是故意以退爲進。
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最好的。
“龐旬!”
朱元璋頓了一下,轉頭看向了候在一旁的龐旬,沉聲道:“傳朕旨意!”
“奴才在!”
龐旬急忙答應了一聲,立刻向前一步。
朱元璋緩緩起身,揹負着雙手踱了幾步,淡淡道:“涼國公謀逆一案到此爲止,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即日起,削去官爵,貶爲庶民,念其有功於朝廷,歸還將軍府令其頤養天年,餘生不得離開京都半步。”
“其門下義子,凡觸犯大明律法者,全部收押,命大理寺發落!”
龐旬躬身一禮,道:“奴婢遵旨!”
陸凌川也恭敬地行了一禮,終於低下了頭,大聲道:“謝陛下隆恩!”
隨即,陸凌川便跟着龐旬離開了明和殿,一同前往錦衣衛詔獄,但是陸凌川心裏明白,雖然保住了藍玉一命,但並不意味着危機已經過去,接下來的每一步,都將如履薄冰。
朱元璋目送着衣衫血紅的陸凌川漸漸離開大殿,微微眯起的雙眼之中陡然閃過了一道精光。
他不確定自己這麼做算不算是放虎歸山,但一個散盡家財,無官無爵之人,已經不足以再對皇權產生太大的威脅。
一隻沒了牙齒的老虎,不足爲懼。
錦衣衛詔獄。
錦衣衛副指揮使毛春帶着幾名手下緩緩走入了一間牢房,看着躺在草蓆上的一名狼狽的犯人,嘴角不屑的露出了一絲冷笑。
“你終於醒了!”
隨着話音,毛春的眼眸之中瞬間閃過了一抹陰狠。
躺在草蓆上的犯人看到眼前的毛春,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空白的腦海中漸漸恢復了意識。
這名犯人,不是別人,正是已經昏迷了兩天的涼國公藍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