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朝堂議政
王承恩敲響了景陽鍾。
清脆震耳的鐘聲傳出十餘里,響徹全城。
皇城內的女人們聽到鐘聲後,紛紛一驚。以爲流賊將至,頓時滿臉悲傷:“天殺的流賊啊”
北京城的大街上,溜早的人像往常一樣提籠架鳥。街邊的早點攤上坐着三五人,鐘聲掠過,衆人紛紛議論。
“萬歲爺又敲鐘了,是流賊要打進來了嗎”
“你說對了,流賊昨天攻破宣府,我估摸着不出十天就打到咱北京城嘍。”
“京師守得住嗎”
“不知道,反正流賊只搶那些富戶的錢,咱們窮老百姓哪有錢給他搶。再說了,能不能守住是萬歲爺該操心的事,還是管好自個兒吧。”
“天冷,回見。”
寒冷的城牆上,三大營的士兵和宦官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鐘聲響起時只有幾個小頭目朝皇城方向瞅了一眼,隨後躲在城牆垛口後對着凍僵的手哈氣。
兵器散落一地,懷裏的窩頭凍得邦邦硬,啃不動捨不得扔。缺餉少糧的他們別說饅頭,就是取暖的炭火都買不起。
冷
崇禎十七年的春天太冷了。
皇極殿內。
文武百官早已聚齊,朱連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文武百官齊聲叩首。
朱連站在臺階上,掃視羣臣,目光最後落到內閣首輔魏藻德身上。
這傢伙要死了,看一眼少一眼。
“衆卿平身”
“謝萬歲”百官齊聲再叩首。
魏藻德身穿大紅朝服,頭戴烏紗帽,目光掃視一圈後站出來說道:“萬歲,據塘報,昨日流賊攻破宣府,直奔京師而來。”
朱連點頭反問,“可有禦敵之策”
魏藻德腦子飛速運轉,他沒什麼真本事,只是能說會道而已。見崇禎問他,直接說出提前準備好的答案:“京師軍民團結一心,定能抵禦流賊。”
浮語虛辭說了等於沒說。
朱連繼續追問:“如何團結軍民”
魏藻德拱手施禮:“當然是用重金”
他的話剛說完,不止皇帝,就連他的下屬,禮部右侍郎楊汝成都有點瞧不起他。
朝廷要是有錢,也不至於讓流賊從陝西一路打到宣府
這不純純的放屁嗎
“衆卿可有辦法”朱連目光看向李邦華。
那封信必須由李邦華說出來,責任也由他承擔。
君王在朝堂上不能提出觀點,只能選擇支持提出觀點的人。也就是常說的只做選擇題,不做填空題。
如果錯了,可以甩鍋到臣子身上,皇上是受到臣子矇蔽。
自古君王不認錯
這便是帝王之術
歷史上的崇禎,對帝王術一竅不通
其實也不能怪他,沒人能想到皇位會落在他身上
李邦華得到崇禎的信號後,擡頭冷眼斜視着魏藻德,出列說道:“萬歲,流賊來勢兇猛,爲保大明江山。不如讓太子去往應天府,永王,定王,六宮內眷以及內臣百官等少數人隨行,其餘人等與萬歲固守京師,等待勤王之師。”
“衆卿以爲如何”
朱連心裏雖然早已做好了決定,但是當着衆臣的面,不能立刻同意,必須按流程讓朝臣參與其中
只有讓這些士大夫參與過程,才能讓他們有種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感覺。
這也是帝王術。
李邦華的話猶如一顆炸彈,將安靜的皇極殿引爆。
“萬歲不可”左中允李明睿第一時間跪倒,“太子年少,尚不能監國,不如萬歲親行”
李明睿負責記錄太子起居,以他對朱慈烺的瞭解,此子尚不成氣候。別說朱慈烺,就是朱由檢本人去了也不一定鬥得過南京六部官員。
“李明睿你好大的膽子讓萬歲南遷是周平,宋高之陋計你就不怕偏安一隅的局面再次出現嗎大明不是宋朝,不能把江山一分爲二萬歲與我等固守京師纔是萬全之策”李邦華身爲都察院左都御史,據理力爭。
“萬歲,當務之急是團結軍民固守京師流賊雖巨,但京師城堅炮厲,只要固守三五日,各地勤王之師到來後流賊自會退去。太子一旦南行,人心必亂,不利守城。此二人亡我大明之心昭然若揭,萬歲應該治他們的罪。”兵科給事中光時享出班說道。
給事中雖然是七品小官,權利卻非常大,可以監察六部,彈劾百官,甚至可以駁回皇帝的批覆。
屬於皇帝的近臣。
否則以他七品的官職,根本沒資格上殿議事。
“臣附議”吏部左侍郎沈維炳跪倒在地。
“臣也附議”刑部尚書張忻站了出來。
刑部尚書站隊表明態度後,朝堂上的爭論立刻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
朱連數了數,朝堂官員分爲三派。
在左都御史李邦華的帶領下,近兩成官員聯名上奏希望皇帝守京師太子去應天府。萬一北京守不住,大明朝還有半壁江山。
以李明睿爲首的人認爲太子年幼,去應天府擔不起大事,不如皇帝本人親行,放棄北京。
支持光時享的人佔了五成,在刑部尚書的鼓動下,他們都認爲北京城守得住,皇上和太子都不能走,走了會造成心軍心不穩,百姓慌亂,不利守城。
三種觀點都有道理,三夥人在皇極殿內爭論不休。
還有一些人不發表觀點,可能是佛系,也可能在觀察朝堂的局面,伺機而動。
起初衆人商議的還是朝堂之事,不多時,就變成了人身攻擊。
“萬歲,李邦華在此關鍵時刻提出南遷,實乃妖言惑衆,按律當斬”光時享跪倒說道。
“光時享鼠目寸光,妄爲天子朝臣,德不配位應砍了他的頭。”李邦華反擊。
“萬歲,此時若是不走,等流賊圍城想走也走成不成了”李明睿再次勸道。
“肅靜”見衆人吵得差不多了,朱連讓王承恩出聲制止。
他看向內閣首輔魏藻德,問道:“內閣什麼態度”
魏藻德左右看了看,慢悠悠出班跪倒:“內閣還未商議妥當”
“呵,”朱連冷笑,“你們幾個立刻商議。”
歷史上,魏藻德早就做好了叛變的準備。
他說:像我這樣的有才能的人,李自成必然會奉我爲座上賓,好喫好喝的伺候着
所以,魏藻德並不想讓崇禎得逞。
按照他的規劃,崇禎和三位皇子都留在北京。如果守住了京師,這天大的功勞裏有他一份;如果京師失守,崇禎和三位皇子便是他投降大順的投名狀。
同樣也是一份天大的功勞
在大明是朝臣,去大順也是朝臣,沒必要在意誰是皇帝
魏藻德回頭看向其他四人,低聲詢問意見。
內閣原本有七人,前首輔陳演,閣臣蔣德璟辭官。李建泰馳援山西在保定被流賊抓捕,現在內閣算上魏藻德只有四人。
其他三位內閣成員分別是方岳貢,範景文和邱瑜。
這些人中方岳貢是內閣次輔,兼任戶部和兵部尚書,職位和權利都比其他兩人高。
範景文和邱瑜知道誰都惹不起,同時說道:“我等皆聽首輔次輔之言。”
方岳貢見狀,朗聲說道:“臣以爲李御史之計可行,我大明軍隊現在缺餉少糧,此去南京路途遙遠,若在途中因爲餉銀一事發生譁變,後果不堪設想。”
魏藻德微微搖頭,“方大人此言差矣京師守軍本就不多,太子南遷需分出千餘人護送,屆時守城將難上加難。”
“太子年幼,獨自去應天府後一旦遭遇朝臣,宦官或者後宮干政,將給大明帶來無妄之災。”
“京師乃大明根本,若萬歲棄之而去,等於將半壁江山拱手讓與流賊,乃陋計也。”
“現在應當固守京師,等待勤王大軍。流賊雖巨,卻都是些烏合之衆,待吳三桂關寧軍一到,定會四散而逃。”內閣首輔魏藻德一字一句的說道。
三句話,第一句反對了李邦華的觀點,第二句反對了李明睿的觀點,第三句話表明他支持光時享。
有理有據,無法質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6章朝堂議政免費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