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薊州兵變

作者:佚名
“劉都督功勞有三一是安全護送太子去天津登船入海;二是奉旨除掉拒不勤王的劉澤清,並率兵進京勤王;三是在通州擊潰流賊,解了京師之圍,功高至偉”

  “且劉都督乃孝純皇后崇禎之母之侄,新樂侯劉文炳之弟,雖沒有爵位,卻也位列勳貴之中。”

  “所以臣提議由左都督劉文耀擔任京營總督一職。”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在內閣的帶領下,滿朝文武幾乎全票通過。

  但是也有例外。

  右都御史房可壯,刑部右侍郎張忻,兵科給事中曾應麟,兵科給事中的陳名夏等人站在原地既不表達同意,也不表示反對。

  崇禎靜靜的看着他們,猜到了這些人的想法。

  想必這些人怕被治罪,索性在朝堂上佛系當差了。

  崇禎心中冷笑,是狐狸早晚要露出尾巴的,他只需要等待即可。

  “那就按諸位的意思辦吧,左都督劉文耀兼任京營總督一職。”

  劉文耀也不推辭,當即跪地領旨:“臣劉文耀領旨謝恩”

  “免禮平身京營總督的差事不好當,要讓京營士兵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與敵軍精銳一戰的能力。”

  “臣謹遵聖意”

  “既然京營總督有了人選,那麼李閣老繼續吧”崇禎表情平淡。

  李邦華再次出班,拱手說到:“朝廷九邊已失鎮可守當務之急是在薊州佈置重兵,抵禦流賊和建奴。”

  李邦華的話剛說完,兵科給事中曾應麟忍不住了,他拱手問:“李閣老,你說的道理我們都懂,但錢從何來兵又從何來”

  “戶部前些日子雖然有不少銀子入庫,但邊軍欠餉尚未補發,各地的軍餉也都有虧錢,一旦把這些錢都花了,國庫的那些錢怕是不夠吧”

  “況且薊州屢次兵變,不應在此駐軍”

  曾應麟自以爲說的有理有據,所以語氣十分不友善。

  在他的認知裏,朝廷現在滿打滿算也只有一千萬兩銀子。其中養心殿後面挖出二百萬兩,成國公府上查抄幾百萬兩,在離京的勳貴手裏搶了幾百萬兩,僅此而已

  而且薊州有過兩次兵變,確實有不適合繼續駐軍的理由。

  李邦華心中冷笑。

  雖然他不知道內帑有多少錢,但國庫存銀超過了一千萬兩。

  這些錢肯定夠用。

  實際上國庫加內帑存銀已經超過了兩千萬兩,如果算是其他財物折銀,總數逼近三千萬兩。

  而且九邊大軍已丟八邊,除非那些士兵投降,否則之前拖欠的餉銀根本不用補發。

  吳三桂那邊欠餉不足一百五十萬兩,雖然不少,但也不多。

  而且新招募士兵纔多少錢

  朝廷給士兵的錢主要包括兩項,一是月糧,二是行糧。

  月糧工資。

  行糧出差補助。

  邊軍去城四十里外才給口糧,而軍鎮腹地的官兵則不發口糧。因爲腹地官兵不屬於出差,所以不會發放行糧。

  就算薊州招募的士兵按照每人每月二兩銀子的標準,三萬兵士一年也才消耗七十二萬兩銀子。

  對比遼東,這些錢根本不算什麼。

  李邦華眯着眼睛,悠悠說道:“錢的問題不勞曾大人費心了,國庫不但有存銀,而且很多。兵源的問題本官也考慮過,來源有三”

  “一,招募薊州當地百姓二,調山海關總兵高第的守軍;三是薊遼總督王永吉王大人的關寧軍。”

  “至於你說的薊州屢次兵變,那些都屬於人禍,與薊州這個地方無關。”

  朝堂之上,安靜的有些可怕。

  李邦華太敢說了,先不提他的兵源對策,但就薊州兵變的言論,就觸及到朝廷和皇帝的逆鱗。

  他怎麼敢的啊

  衆人一番對視後,最後將目光落到崇禎身上。

  崇禎一臉平靜的坐在龍椅上,開始回憶歷史。

  薊州兵變

  這是史書都不願記載的事件,自此之後明軍開始日落西山。

  薊州兵變對於大明的影響十分深遠

  第一次薊州兵變是萬曆二十三年,明史記載兩千多戚家軍不滿糧餉,兵變被殺。第二次是己巳之變時,駐守在薊密永防線的十萬大軍成建制投降建奴。

  第一次兵變並非戚家軍不滿糧餉,實際是朝廷內部鬥爭的延續。

  萬曆二十年,時任戚家軍主帥吳惟忠領兵奉命入朝抗倭。圍攻平壤時朝廷承諾第一個攻上平壤城頭的賞銀五千兩,朝鮮史冊以及明史皆記載。

  但首先登城的戚家軍既沒有領到賞銀,還被欠餉。戚家軍討薪未成,被王保誘殺,冠以“兵變”的罪名。緊接着吳惟忠被罷黜,戚家軍被遣返原籍。

  戚家軍真的兵變了嗎

  當然沒有

  究其根本是黨爭帶來的惡果。

  戚繼光由於受到萬曆和張居正的信任,加之戚家軍百戰百勝,所以戚家軍地位不斷上升,成爲明軍的楷模軍隊。這引起了其他軍隊,尤其是遼東兵的不滿。

  張居正倒臺後,依附於張居正的戚繼光也遭到清算。萬曆年間的黨爭既沒有節制也沒有底線,作爲張居正的人,戚繼光不管能力如何,都要被清算出去。而戚繼光一手鍛造出的南兵,也揹着同樣的命運。

  於是戚家軍被迫落幕。

  以嚴明的軍紀、百戰百勝的戰績聞名的戚家軍慘遭友軍屠殺,寒了多少人的心

  至於第二次薊州兵變是朝廷缺錢,崇禎力主裁汰薊州、密雲、永鎮新軍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這是崇禎自掘墳墓的經典操作之一,部分被汰兵陰謀作亂,在八旗兵犯薊之際乘機投敵。

  李邦華把這兩件事都歸於人禍,可見他膽子是多麼大。

  “陛下,內閣首輔李邦華在朝堂上胡言亂語影射陛下,應該治他的罪”見崇禎沉默不語,刑部左侍郎張忻第一時間跳了出來。

  趁他病,要他命這是張忻爲官多年的經驗

  就算打不倒李邦華,也要在皇上心中種下一顆仇恨的種子。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113章薊州兵變免費閱讀。: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