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以兵代賑,以工代賑

作者:佚名
皇極殿內,文武百官各抒己見。

  這種事犯不上爭吵,所以平日裏朝堂上互相指責打罵的場景並沒有出現。

  商議了一會,崇禎拍板確定了孫傳庭的諡號。

  “贈孫傳庭爲太子太保、追封平遠伯,賜諡號忠武,列祀旌忠祠。”隨着王承恩唸完旨意,對孫傳庭的封贈也告一段落。

  緊接着。

  戰死的前山西總兵官周遇吉,前宣大總督盧象升,前薊遼督師孫承宗等人皆被封贈。

  至於被處死登萊巡撫孫元化和前陝西總督鄭崇儉,崇禎則沒有給他們進行平反。

  此二人是他親自下令處死的,如果給他們平反,就等自己打自己臉。

  身爲大明皇帝,他不要面子嗎

  身爲皇帝,有時面子比性命還重要

  至於平反的工作,他已經悄悄記在心裏,留給朱慈烺去做。

  屆時這位大明皇帝既能籠絡人心,又能穩固皇位,一舉兩得

  短短一個多時辰的討論,讓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壓抑。

  尤其是與這些被追封之人交好的人,他們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高興的是,朝廷和皇帝沒有忘記他們。

  難過的是,他們都死了。

  他們爲大明而死,爲大明而亡。

  如果這些人都還活着,大明朝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雖不是中興之治,至少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無法猖狂,遼東建奴也不可能將明軍逼回關內。

  等朝堂再次恢復平靜後,李邦華一臉嚴肅的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

  “准奏。”崇禎坐在龍椅之上,假裝毫不在意的說道。

  “遵旨。”

  李邦華拱手說道:“今內有賊寇,外有韃虜。天災不斷,人禍不息。”

  “朝廷雖然免了全國的田賦,但還是有很多地方顆粒無收,導致餓殍遍地。臣與內閣幾經商議,決定用賑災之法平復流民。”

  賑災

  朝堂上更加安靜了。

  賑災可是一件大事。

  朝廷雖然有一套完整的賑災體系,但亂世之下很難按照規矩來。

  屬於幹好了沒太大功勞,幹不好反而會言官彈劾甚至替別人背黑鍋

  最關鍵的是,災民很有可能會造反

  他們這些沒兵沒將的文人去賑災,等於是羊入虎口。

  所以聽到李邦華說賑災的時候,所有人都閉上了嘴。

  李邦華將衆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他繼續平靜地說道:“攘外還是安內暫且不提,流賊屢剿不絕的最大原因是他們所到之處都有災民,無法平定建奴的原因也是無兵可用。”

  “所以內閣打算放棄之前的以糧賑災之法,而是啓用新方法賑災。”

  “新方法有兩種,一是以兵代賑,二是以工代賑。”

  “除了山西,陝西,遼東和張獻忠竊據之地,其餘各地從上往下統計災情。災情分爲三種情況,嚴重,較爲嚴重,輕。”

  “災情嚴重的地方急需糧食,所以用以兵代賑之法。由朝廷撥付銀兩從沒有災情的地方購糧,招募士兵的安家費和餉銀換成糧食送給其家人,幫助其度過災情。如此既能解決朝廷兵源,又能賑災撫民。“”

  “災情較嚴重的地方有的缺糧,有的不太缺糧,以兵代賑和以工代賑並行。”

  “李閣老,以工代賑讓百姓做什麼修官道嗎現在國庫的銀子本就不太富裕,陛下又免了全國一年的田賦和徭役,如果再大費周章用銀子修官道,就算有再多的銀子也不夠使啊”戶科給事中言辭犀利的反問。

  李邦華還是一臉的平靜,他開口說道:“非也本官口中的工不是修官道,而是與兵有關。”

  “兵”

  “對,募兵需要武器甲冑,朝廷可以讓災民製作武器。等他們製作好後,朝廷用錢購買。如此既能解決朝廷武器稀缺,又能給災民一口活路,一舉兩得。”

  工科給事中站出來反駁:“李閣老此言差矣朝廷所需的武器甲冑都有嚴格要求,經驗豐富的匠人方能製作合格,普通百姓根本做不到,也不會做。”

  李邦華白了他一眼:“工部武器種類繁多,但使用量最大的是箭矢和長矛。箭矢裏箭桿,長矛的木棍製作起來並不是很難,讓府縣的匠人指導一二,就能造出合格的武器。”

  “其餘的武器,甲冑,還是由工部負責製作。”

  見沒人反駁,李邦華繼續說道:“在災情不嚴重的地方,使用以工代賑之法。道理我之前已經講過,就不再重複了。”

  隨着李邦華拋出賑災的方法,朝堂上再次陷入討論。

  戶部的官員齊齊看向戶部尚書方岳貢,他們怕啊

  怕被派往各地賑災。

  現在外面這麼亂,保不齊就會死在路上。

  方岳貢被盯得後背發涼,於是站出來說道:“諸位同僚。內閣商議的賑災方法肯定需要人去執行,但具體讓誰去辦差還未商定,等一會再議此事。”

  文武百官們眨了眨眼睛,紛紛噤聲。

  崇禎見時機成熟,開口問道:“衆卿,內閣擬定的賑災方法,你們以爲如何”

  在場的大臣幾乎同時撇了撇嘴。

  這是詢問嗎

  這是威脅

  但凡有誰不同意,皇帝和內閣肯定會派他去賑災。

  爲了不被皇帝惦記,這幫大臣們非常默契的回答道:“臣等以爲可行。”

  其實這個方法本身並沒有明顯紕漏,所以就算沒有這道威脅,大臣們還是會同意。

  “那內閣就抓緊時間去辦吧”崇禎一臉的淡定。

  “臣等遵旨。”

  李邦華領完旨後並沒有退下,而是再次拱手說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奏。”

  “准奏。”

  “陛下雖然免了全國一年田賦,但各省,各府,各州之前都出現了賦稅欠繳,或者多徵的情況。”

  “臣以爲應該趁着此次賑災的機會,將這兩件事梳理清楚,解決掉。”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256章以兵代賑,以工代賑免費閱讀。:2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