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大明朝的將門之後

作者:佚名
“回去告訴李性忠,就說本督已經知道了他的意圖。獻賊主力在羅山縣一帶徘徊,他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吧。”秦良玉對着李勇說道。

  “至於信中所說的一個月糧草,本督也可以給他籌備出來,只是路途遙遠,無法從湖廣運到河南。”

  李勇躬身施禮:“糧草存放在武昌一帶即可,不必運往河南。”

  “哦”秦良玉笑了笑:“你們不是缺糧草嗎怎麼又不用運往河南了”

  李勇再次拱手施禮:“李總兵說按照目前的局勢獻賊必定會再入湖廣,請秦總督做好防範。”

  馬萬年有些不爽的回道:“我奶奶是四省總督,還輪不到一個小小的保定總兵來指揮如何用兵”

  李勇一臉歉意地低下頭:“是,卑職說錯話了,請秦總督不要往心裏去。”

  秦良玉指着馬萬年:“你給我住嘴,李性忠是好心提醒,沒有其他的意思。”

  然後又對着李勇說道:“回去告訴李性忠,就說他的好意本督心領了。”

  “是,卑職告退。”

  “彆着急走啊,喫完飯再走不遲。”秦良玉想留李勇喫飯。

  李勇躬身施禮:“多謝秦總督好意,飯就不吃了,我得立刻回阜陽將這個消息告訴李總兵。”

  ,李勇單人單騎回到了阜陽。

  李性忠早就等的不耐煩了。

  他和他手底下的兵此番南下是要建功立業的,繼續等下只會浪費大軍士氣。

  “啓稟總兵大人,李勇回來了。”親兵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性忠。

  “快讓他進來。”李性忠說話的同時站了起來。

  吱地一聲房門人推開,隨後李勇帶着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走了進來。

  “見到秦良玉了”

  “見到了,秦總督說可以給我軍在武昌府準備糧草,並說獻賊主力在羅山縣一帶。”

  “羅山縣”李性忠攤開桌子上的地圖,尋找羅山縣的位置。

  羅山縣在阜陽西南二百四十里的地方。

  當然這是直線距離,實際距離約在三百里左右明裏。

  按照騎兵的行軍速度,三到四天就能兵臨羅山縣城外。

  “總兵大人,”李性忠中軍副將李順祖抱拳拱手:“末將以爲應先攻李闖賊,再攻獻賊。”

  “說說理由”李性忠拍着李順祖的肩膀說道。

  李順祖是李世忠的長子,李世忠則是李性忠的親大哥。

  按照輩分來講,李性忠是李順祖的親叔叔。

  李順祖是李家第四代人物的代表,所以李性忠對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原因有二”李順祖指着地圖說道:“首先,阜陽距離羅山縣的獻賊三百里,距離汝南的李闖賊只有二百多裏,從兵法上講,不應該舍近擊遠”

  “其次,羅山縣一帶都是泥濘水田,不利於騎兵行動。而我軍一萬五千人都是騎兵,所以末將以爲應該先向西攻打李闖賊,隨後轉向南攻打獻賊。”

  李性忠沒說話,看向軍帳內的另一人:查斌勳。

  查斌勳的爺爺叫查大受,最早是李成梁的家丁,後因功升爲遼東副總兵與李如鬆一起入朝平倭。

  李如鬆死後李氏一祖在遼東的勢力一落千丈,查大受也受到牽連。

  查斌勳理所當然的也失了勢。

  此次南下建功立業,李性忠首先想到的是李順祖,其次就是查斌勳。

  其實還有很多將門之後在軍中服役,只是並不在遼東。

  例如劉綎的長子劉俊在江西,麻貴的曾孫麻舜裳在北直隸

  查斌勳見李性忠看向他,急忙說道:“末將以爲地形不是問題,根據探子李勇彙報,今年羅山縣一帶有旱情,當地並未種植多少水稻,而是種植了大量番麥玉米和番薯紅薯。”

  “就算水田也不會影響騎兵行軍,因爲已經到了收秋糧的時候,老百姓已將水田裏的水放幹”

  查斌勳說的很對,羅山縣一帶旬農曆左右收秋糧,農民會在收水稻前的七天到十天左右將稻田裏的水排幹。

  李性忠笑着拍了拍李順祖的肩膀:“天時地利固然重要,但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戰場”

  李順祖滿臉通紅的低下頭,很是慚愧。

  他本以爲熟讀兵書並且在戰場上打過仗就能帶兵打仗,沒想到還未出戰就被打了臉。

  李性忠見李順祖情緒有些低落,繼續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李順祖和查斌勳同時擡起頭問道:“主要原因”

  “對,”李性忠點頭,“我軍一萬五千騎兵中,只有一千人是正兒八經的關寧騎兵出身。剩下的不是步兵半路轉的騎兵,就是新招募的士兵。首戰的目的主要是練兵,獻賊實力最弱,所以先拿他開刀。”

  “其次,咱們這次來還有另外一個任務。”

  “什麼任務”

  “降服李定國。”

  “李定國獻賊的那個義子”李順祖一臉的不屑,“他何德何能”

  “住嘴”李性忠嚴厲的訓斥道:“這是陛下的意思,爾等決不能妄言。”

  “是,總兵大人”

  幾人又在軍帳中商量了一番,隨後開始準備行軍糧。

  作爲名將的後代,李性忠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

  所以他在當天就派兵拿着公文去往沿途各府縣,命他們準備軍糧。

  第二天一早,大軍攜帶了三天口糧,浩浩蕩蕩衝向光州今潢川縣。

  光州並未被張獻忠攻破,所以接到公文後立刻開始準備糧草。

  兩天後,李順祖率領先鋒部隊到達光州。

  他到達光州後補充了五天軍糧,然後帶領先鋒部隊繼續往西,一直到達羅山縣東面三十里的竹竿河畔方纔停止行軍。

  就地紮營後向羅山縣一帶派出了大量探馬查探消息。

  次日中午。

  李性忠主力部隊到達光州城外,補充了五天行軍糧後也來到竹竿河畔。

  竹竿河是淮河的一個支流,受當時旱情的影響竹竿河水位很淺,騎兵縱馬就能躍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

  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餘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爲常。

  因爲這裏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麼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爲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於後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爲兩個職業,一爲鎮守使,一爲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

  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後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爲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於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羣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乾淨。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

  閱讀最新章節。

  爲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禎帝,開局一根繩更新,第470章大明朝的將門之後免費閱讀。:2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