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調兵

作者:佚名
自古用兵要師出有名。

  有名,方能有理。

  有理,纔能有號召力。

  有了號召力,將士們纔會用命,百姓們纔會真心支持這場戰爭。

  有了百姓的支持等於有了民心。

  如果雙方實力差距不是特別大,贏得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崇禎要征討蒙古諸部需要一個理由(藉口)。

  這個理由就是附屬國不給宗主國遣使呈貢!

  在得知崇禎要征討蒙古人後,範景文勸阻:“陛下不可啊...,好不容易剿滅了李闖賊,大明急需時間進行休整。況且西南土司叛亂尚未平定,兩線作戰並非明智之舉。如果在這個時候和蒙古人開戰,他們甚至有可能聯合建奴再次南下入關劫掠。”

  “範尚書此言差矣,”崇禎目光堅定,“就算咱們不打蒙古人,蒙古人也會在建奴的驅使下打咱們。”

  “爲何?”邱瑜有些不解的問。

  方岳貢拍了下邱瑜的肩膀:“我問你,當年諸葛武侯爲何急着北伐,而不是休養生息?”

  “因爲諸葛武侯急於匡扶漢室...”

  “錯啦!”方岳貢嘿嘿一笑:“因爲當時關中比蜀中富庶,同樣的時間下,關中人口和糧食的增長速度都比蜀中快。”

  “諸葛武侯休養的時間越長,蜀國國力和魏國國力差距越大!”

  “這纔是諸葛武侯急於北伐的最終原因!”

  崇禎接過話茬說道:“方尚書說的不錯,遼東乃苦寒之地,無法和中原媲美。休養的時間越長,建奴和大明的差距越大,他們肯定要想辦法把大明拖下水!”

  崇禎這番話徹底把內閣說服了。

  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利有弊。

  只要能說服他們,這幫人就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幫朝廷做事。

  弊端也很明顯,黨爭...貪腐

  其實崇禎征討蒙古人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解決順軍降將的問題。

  首先順軍降將數量有點多,素質也參差不齊。他需要藉助敵人的手消滅一些累贅,然後再重點培養剩下的棟樑之材。

  在這期間順便考察降將的忠心。

  忠者用,不忠者或棄或殺。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人的戰力會越來越強。

  等收復遼東時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其次。

  一旦和蒙古人正面開戰,建奴肯定會參戰幫助蒙古人打明軍。

  如此一來明軍就有機會在草原上殺建奴了。

  消滅的建奴越多,將來收復遼東時勝算越大。

  直接收復遼東絕非上上策,因爲他們佔據了地利。

  去草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建奴有蒙古人相助,明軍則有商人和蒙古內奸帶路。

  雙方几乎是同一起跑線。

  信使帶着旨意去草原這段時間崇禎也沒閒着,而是在爲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首先是錢和糧。

  國庫和內帑暫時都不缺錢,秋糧也剛剛收上來。

  大明完全有一戰之力。

  崇禎十九年八月十七,崇禎在信使離開後的第二天就開始頻繁調兵。

  “傳旨,調袁宗第去甘肅鎮,劉西堯去往固原鎮,劉芳亮繼續駐守延綏鎮。賀錦,高一功,劉體純,馬世耀北上萬全左右兩衛,集結待命。”

  “調李性忠,劉肇基率所有騎兵北上大同,集結待命。”

  “命秦佐明率三千白桿兵北上大同,集結待命。”

  “命高傑率一萬五千精銳北上偏關鎮,集結待命。”

  崇禎調兵看似隨意,實則經過了深思熟慮。

  甘肅和固原都是順軍降兵,直接派明軍接管反而有些不妥,所以分別派袁宗第和劉西堯前去駐防。

  賀錦,高一功等人被他調到萬全左右衛。

  如果這些人有復叛的打算,會立刻遭到宣府鎮的唐通、閻應元,大同鎮的李性忠、劉肇基以及三千白桿兵的夾擊。

  偏關鎮在大同西面,與蒙古草原接壤。

  不但是山西的門戶,還是大同的腹背。

  出征草原後大同將會成爲明軍的糧草軍需中轉樞紐,不容有失。

  高傑不但忠心,還有能力,偏關鎮非他莫屬。

  “命袁繼鹹北上武昌,繼續尋找張獻忠蹤跡。”崇禎說完旨意後又加了一句。

  張獻忠逃入深山後像是消失了一樣不見了,崇禎不放心,命袁繼鹹繼續搜尋他的蹤跡。

  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旨意,王承恩眼前有些恍惚。

  崇禎十七年三月時,朝廷要兵沒兵,要將沒將。

  短短不到三年時間,大明朝竟然有了這麼多可用的將領和士兵。

  可見銀子的重要性!

  調兵從北京出發,送到保定,陝西和山西各地。

  大軍啓程的同時,沿途州縣開始籌備糧草,供路過的明軍使用。

  購買糧草需要錢,動用民夫搬運糧草還要用錢。

  看着國庫的銀子像流水一樣往外流,崇禎心疼不已。

  可是沒辦法,打仗打的就是錢糧!

  “陛下,”戶部尚書方岳貢拿着題本來到崇禎面前。

  崇禎打開的同時方岳貢開始解釋:“這是收復關中時產生的各項費用,除了士兵的餉銀,撫卹銀,賞銀,功勞銀外,還有購買糧草,武器甲冑等軍需的銀子。”

  “加起來共九十三萬七千五百四十九兩二錢。”

  崇禎拿起筆勾畫同意後開始嘬牙花。

  打仗太費錢了,比想象中還要費錢。

  “承天府之戰的撫卹銀都發了嗎?那一戰白桿兵損失不小,川軍傷亡亦有不少。”

  “發了,”方岳貢點頭:“承天府之戰共耗銀七十七萬九千餘兩銀子,已讓秦良玉從蜀王借來的錢裏面直接劃扣了。”

  等等

  崇禎忽然想起了一個大問題!

  他讓秦良玉從蜀王那裏借了五百萬兩銀子應急。

  現在流賊死的死,逃的逃,不出意外的話蜀王肯定要催債了。

  不止蜀王。

  京師朝臣勳貴南遷時被他“借”了許多銀子,那些人雖然沒敢明着催債,但是輪番給他上書表示想離開南京重回京師。

  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回到京師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催債!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