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朱瞻基把他叔叔做成烤雞了。朱元璋:??!!!(三合一)

作者:墨守白
聽了朱元璋的話之後,韓成忍不住對朱元璋,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老朱,不少事情自己還沒有說,他就能將之推測出來了。

  “陛下說的沒錯,確實還是鬧出了亂子。

  誰都沒有想到,仁宗皇帝會如此短命。

  許許多多的人,都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朱高熾患病嚴重的,就已經是先一步的,讓人加緊前往南京去召皇太子回京。

  只不過前去的人還沒有到南京,他就已經先一步去世了。

  朱瞻基得知了消息之後,加緊往北平趕,要回去穩定大局。

  而漢王朱高煦,在得知了這事情之後,則是大喜過望。

  對於他而言,這個驚喜來的實在是過於突然。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朱高熾竟然如此短命。

  纔不過是短短的時間,就已經駕崩。

  原本以爲,他已經是錯過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哪裏想到,這纔不過是過去了短短的時間,又有一個天大的機會,來到了他的面前。

  這一次,他絕對不能再錯過!

  所以,朱高煦馬上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那就是在路上截殺,從南京返回的皇太子朱瞻基,然後自立爲帝。

  不過,因爲動手動的過於倉促,再加上朱瞻基那裏,早就料到了他二叔會不老實,極大可能會在路上對他進行截殺,有所防備。

  所以這一次的截殺,並沒有成功,被朱瞻基成功躲了過去。

  朱瞻基返回到了北平城,一邊治理仁宗喪事,一邊登基稱帝。

  並將第二年,定爲宣德元年。

  在做這些事情的同時,也立刻召集人手,加強京城防禦,防止會有人在趁此機會,攻打京城,進行謀反。

  朱瞻基在永樂九年,就被立爲了皇太孫,後面又經常被永樂帝帶在身邊教導。

  可以說他繼承人的身份,非常堅挺。

  朝中臣子沒有幾個覺得,他不應該成爲皇帝。

  再加上他是真的有手腕。

  所以很快就穩定住了局勢。

  因爲仁宗皇帝突然身死,而造成的緊張局勢,很快就被平息了。

  一個對於朱高煦而言,非常好的機會,又一次的溜走……

  接下來,就是一系類的封賞,提拔。

  那些藩王,宗室也都一樣是各有賞賜。

  這是必要的,安撫人心的手段。

  其中,對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的賞賜,要厚於其他王府。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親疏有別,這是朱瞻基的兩個親叔叔。

  這件事情之後,朱高煦不知出於什麼目的,開始向宣德皇帝,敷陳利國安民四事。

  宣德皇帝得到之後,隨後就命有關官員,將其建議予以實施,又覆信答謝。

  從此之後,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德皇帝都按照他的意見一一照辦。

  這令朱高煦,誤認爲大侄子宣德皇帝,軟弱無能,更加驕橫狂妄……”

  朱元璋忍不住搖搖頭,既爲朱高煦狂妄無知,不知收斂而氣憤。

  又爲朱瞻基能成功避開朱高煦的攔截,成功稱帝,避免了一場內亂而長鬆了一口氣。

  可聽到了韓成說起了朱高煦上書言事,而朱瞻基卻又都同意照辦之後,又忍不住的嘆口氣。

  他一眼就看出來了,朱瞻基這小子在憋着壞呢!

  他這是也在將他二叔,當成傻子來戲耍!

  就是一步步的,用這些事情,來令朱高煦變得更爲驕狂,令其忍不住的出兵謀反。

  這等事情一旦發生,那他就有機會,光明正大的將朱高煦給解決!

  從朱高煦此前做出來的諸多事情來看,只怕朱高煦這傢伙,還真的會忍不住……

  “宣德元年八月,經過了一番的試探,還有一番的思索之後,朱高煦覺得機會已到,開始起兵造反。

  他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一起動手,又在衛所散發刀箭、旗幟等軍中所需之物。

  並掠奪周邊郡縣的,所有馬匹,設立前後左右中五軍。

  任命手下王斌、朱恆等爲太師、都督、尚書等官職。

  一時間,聲勢倒是頗爲浩大。

  除此之外,爲了讓事情變得更爲穩固,朱高煦還準備聯合英國公張輔爲內應。

  畢竟張輔也是軍中大將,當初永樂帝還在的時候,和他一起打過仗,爲軍中勳貴。

  在他看來,這事情極大可能會成功……”

  朱元璋聞言,搖了搖頭,覺得這朱高煦實在是太愚蠢了!

  造反都造反的不專業。

  連誰是敵人,誰是朋友都分不清楚,這還造個屁的反!

  那張輔獲封國公,聽韓成之前所說,早在永樂元年攻打安南的時候,就帶兵掛帥了。

  這等人物,該得到的都已經得到了,瘋了纔會跟着他造反!

  “張輔得到這一消之後,轉手將朱高煦告發了。”

  果然,接下來韓成的話,證實了朱元璋的猜測。

  “朱高煦造反的時候,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知朱高煦謀反的消息之後,立刻改名換姓,由小路一路疾馳,趕往京師告知此事。

  宣德皇帝得知此事,爲之大驚,但仍不忍用兵。

  不想用戰鬥解決問題。

  他派宦官侯泰,送去書信給朱高煦,令朱高煦投降。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擺足了排場,面南而坐會見侯泰。

  並對侯泰道:永樂年間,我爹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

  老大那傢伙也不厚道,做了皇帝之後,也僅用金帛引誘糊弄我。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郁久居人……鬱郁久居此等貧瘠之地?

  你回去告訴大侄子皇帝,讓他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

  至於我的其餘要求,接下來再慢慢的談。

  我也不想和他刀兵相見,希望大侄子不會做出愚蠢的決定。

  如同建文蠢貨那樣。

  侯泰聽了朱高煦的言論,非常恐懼。

  卻也不敢多說,只好返回京師。

  等到宣德皇帝問起,他二叔朱高煦都說了什麼條件的時候,侯泰不敢據實回答,在一些言辭上,作了比較婉轉的訴說。

  但就算是這樣,宣德皇帝也依然爲之大怒。

  同月,漢王朱高煦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等寫信,多有指斥之詞。

  宣德皇帝嘆道:“這漢王,果真是謀反了!!”

  於是,就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朱高煦。

  但是大學士楊榮,卻勸宣宗必須御駕親征。

  張輔得知這事情之後,就上奏道:‘請給臣二萬兵馬,必然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

  宣德皇帝此時,經過了楊榮的提醒之後,卻改變了主意。

  他對張輔道:‘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你確實可以平定叛亂。

  只不過我剛剛繼位,肯定還有其餘諸多心懷二意的小人在窺探。

  若不親征,便不能震懾宵小,令其餘心中有些想法的人老實!’

  於是,宣德帝親自率軍出征,平叛。

  朱瞻基親征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將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

  動盪的局勢有所緩和。

  之後,宣德皇帝遣指揮黃謙,同總兵、平江伯陳瑄防守淮安。

  防止漢王朱高煦南逃。

  有人說,朱高煦曾經請居南京,這次他極大可能會率兵攻取南京。

  宣德皇帝則另有一番見解,他說:‘濟南城池堅固,當初朱高煦跟隨皇爺爺發動靖難時,就在那裏碰過硬釘子。

  吃了很大的虧。

  朱高煦肯定不會冒險攻打。

  況且,叛軍的家屬都在樂安城,因此上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

  最大的可能,只有固守樂安。

  而結果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造反之後,果然在樂安呆着沒有動彈。

  漢王朱高煦起初聽聞是薛祿率軍,非常高興。

  在他看來,此人很容易對付,完全不是他的對手。

  結果沒高興多久,就得到了宣德皇帝要帶兵親征的消息,意外的同時,也有些害怕了。

  他知道,這樣以來就是動真格的了。

  也知道朱瞻基打小就被他爹帶着作戰。

  是真正經歷過大陣仗的人……

  出征之後,宣德皇帝又致信給朱高煦說:‘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殺,成於伍被。

  現在我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你謀反之人,就可免除你的過失。

  恩惠禮遇,還與原先一樣。

  如若不然,一開戰你必然被擒!

  或者是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於朕。

  一旦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

  不過,朱高煦並沒有投降,相反在征討大軍前鋒到達樂安後,朱高煦還主動下戰書,約定第二天清晨開戰。

  宣德皇帝得到戰書之後,就命麾下大軍疾行。

  然後駐軍在樂安城北,包圍四門。

  並讓麾下。發射神機銃箭,震懾叛軍。

  隨後,又不顧衆將請求,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

  但朱高煦依然不理會。

  可到了這時,城內很多叛軍都被率兵親征的宣德皇帝震懾心神,覺得朱高煦不會是宣德皇帝對手。

  所以很多人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德皇帝。

  朱高煦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大驚,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這種情況下,他根本就不是朱瞻基對手。

  於是就先一步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

  宣德皇帝得到消息,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當夜,朱高煦連夜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都給燒燬。

  第二天,朱瞻基移駐城南。

  朱高煦見此,就打算出城,卻被王斌等人勸阻。

  他只得假意回到漢王府,然後暗中從小路出城投降……”

  朱元璋搖搖頭,覺得這朱高煦實在是有些上不得檯面。

  這人勇武歸勇武,卻也只是一個只知道橫衝直撞的將才,絕對當不了獨當一面的兵馬大元帥。

  有人在背後做主,讓朱高煦的當一個將領,去衝鋒陷陣還行。

  可真的指望他自己拿主意,這傢伙當真是蠢得要死!

  看看他做出來的,都是什麼愚蠢的舉動?

  簡直就是瞎胡鬧。

  朱元璋覺得,若是將他放在朱高煦的位置上,那他有很多的手段可以用。

  不說能夠徹底翻盤,至少朱瞻基想要將他這樣輕易的拿下來,是不可能的。

  如此想着,又微微搖搖頭。

  覺得不能將自己代入進去。

  其實從全局上來看的話,朱高煦這樣愚蠢,纔是最好的結果。

  不然,一個弄不好就會令大明經受更大的動盪,對大明沒有什麼好處。

  “朱高煦投降之後,羣臣紛紛上奏,請朱瞻基將朱高煦明正典刑!

  宣宗皇帝不允許,又把彈劾奏章,拿個給朱高煦看。

  朱高煦見到這些奏章之後,叩首道:‘’臣罪該萬死,惟聽陛下處置。’

  接下來就是善後的事。

  朱高煦餘黨全部被擒後,朱瞻基赦免城中守軍之罪。

  並改樂安州爲武定州,命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然後班師回朝。

  兵馬來到單橋時,尚書陳山迎接宣德帝。

  陳山建議朱瞻基,趁勢捉拿朱高燧。

  理由是朱高燧和朱高煦二人向來是一夥的。

  這一次朱高煦造反,朱高燧絕對脫不了干係。

  此時若不順勢捉拿朱高燧,他日趙王也有極大可能謀反。

  到了那個時候,還需要再次勞煩宣德皇帝動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