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把祖墳刨了!(求月票)

作者:墨守白
坤寧宮。

  馬皇后和朱元璋兩人,都停下了正在喫飯的動作,轉頭望向韓成。

  等着韓成接下來的答案。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朱元璋好奇就,連馬皇后也一樣是如此。

  這種更爲簡便的注音之法,還有韓成來到大明之後,就一直在寫的簡化字,那都是非常好的東西。

  一旦推行下去,今後必然會令學習難度大大降低。

  是絕對的好東西。

  可哪能想到,韓成居然說只這兩樣還不夠,還需要有一樣東西進行配合纔行。

  而他所說的那種東西,要比簡化字,以及漢語拼音都更加要好用,更加重要。

  這讓馬皇后也想要知道,韓成所說的這樣東西,到底是什麼。

  怎麼聽起來竟如此之神奇?

  原本朱允熥這孩子,喫飯喫的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見到皇爺爺皇奶奶兩個人,都不喫飯了,全部都望着二姑父。

  當下便也把自己那伸出去了一多半的筷子,又給縮了回來。

  也坐在這裏,扭頭望着自己的二姑父。

  等待着二姑父開口。

  韓成倒也沒有賣什麼關子,直接開口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我所說的這種東西,其實是很簡單,它的名字叫做字典。”

  對,韓成說的東西就是字典。

  韓成所接觸的第一本字典。就是那種上學時,使用的小本新華字典。

  紅黃相間的封面,給他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

  不過這東西,在他上了初中之後,就不再怎麼用了。

  以往,他並沒有到意識到這東西的重要程度。

  但是現在,在朱元璋準備在大明推行簡化字,漢語拼音,提高人讀書認字效率,傳播知識時。

  韓成卻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字典。

  朱元璋想要在大明推行簡化字,推行拼音,其中的前提,需要先編撰出相應的字典來。

  把一切都弄得有規律可循,有權威的東西可以依據。

  只有這樣,纔有了推行簡化字和漢語拼音的標準,或者說是基礎。

  若是沒有這東西,想要推行簡化字和漢語拼音,根本不行。

  哪怕是朱元璋,動用皇權強行推行也不成。

  沒有相應的字典,它們便是先天不足。

  很容易造成混亂。

  只有編出相應的字典出來之後,再進行推廣纔可以。

  “字典?這是什麼東西?”

  朱元璋聽到韓成的話之後,多少顯得有些疑惑。

  這是個他沒有聽說過的新名詞。

  朱元璋不知道字典,韓成倒也不覺得奇怪。

  當下便出聲道:“所謂的字典,就是把所有的字,都給歸納到一起。

  按照偏旁部首,或者是拼音給它們排序,並對每一個字進行注音,註釋,同時還要規範書寫筆畫的典籍。”

  聽到韓成的這個解釋後,朱元璋一下子就變得恍然大悟起來。

  “嗐!你非要說字典,弄的咱還以爲是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呢!

  這不就是說文解字嗎?

  你說的這東西,上千年前就有人做過了。

  就是那個叫許……許慎,對,就是叫許慎!

  咱沒有記錯!

  就是他編撰出來的。

  東西寫的很詳細,不僅僅寫了你所說的那些,還把字的演變都給寫了出來。

  咱記得,他好像還把字給歸結了成了幾個部分。”

  說文解字的內容竟然是這。

  韓成聽到朱元璋的話,倒是稍微有些愣了一下。

  原來字典這種東西,那麼多年之前就已經有了。

  許慎和說文解字的名字,說實話,韓成在後世之時都有聽過。

  知道有這麼一個人,這麼一部書。

  但是,說文解字具體寫的是什麼,他從來沒有去了解過。

  這個時候被朱元璋如此一提及,他才明白,原來這就是華夏最早的字典!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沒有冠以字典之名。

  這讓韓成微微有些臉紅。

  話說,原本他還想通過字典,來痕跡的震驚一下朱元璋這個老丈人。

  哪能想到,這次卻被老丈人給反手教育了。

  字典竟然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

  好在韓成臉皮也是很厚的,轉眼之間就把這點兒尷尬給消除了。

  “對對,就是這種東西。”

  韓成點頭應和。

  “只不過在我們後世,已經是習慣性的把相關書籍,給叫成字典了。”

  如此說着,卻也是放下心來。

  有了說文解字這樣一本字典存在,朱元璋他們再理解起字典來,就非常的容易了。

  自己完全不必再多麻煩,解釋太多東西。

  而朱元璋這個時候,也恢復了正經。

  他想了一陣,用力的點點頭了很。

  “你說的很對,這點兒確實是咱在之前疏忽了。

  覺得有了這拼音,還有簡化字,便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進行推廣。

  但卻忽略了這樣一個東西。

  這字典纔是是重中之重。

  若是不弄一個字典出來,讓事情都有了章程,這拼音還有簡化字,都沒有依據。

  如此以來,這東西肯定不能很好的推行下去。

  或者說,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肯定會半途而廢,被很多人笑話咱不學無術。

  那些文人們的嘴是什麼樣子,咱可知道的很清楚。

  一個個只會讀幾本破書,寫幾個字,念上幾句之乎者也,沒什麼幹實事的能耐,就喜歡拿咱小時候沒上過學說事。

  不過若是有了這字典,那可就不愁了。

  這東西就明白白的擺在這兒。

  所有人都要遵循。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簡化字也好,還是漢語拼音也罷,都有了依據。

  配合着字典,確實能將之給很好的推行下去!”

  原本不知道韓成所說的,更爲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朱元璋心裏面還多少有些不太服氣。

  但是此時聽到了韓成所說的是這樣一種東西后,朱元璋心中的不服氣頓時就沒了。

  反而還覺得韓成考慮的,確實很周到。

  字典纔是重中之重!

  少了它還真辦不成事兒!

  “岳父大人想要推行漢語拼音還有簡化字,自然是好的。

  只是……就現在這種情況,岳父大人若是進行推行的話,只怕阻力很大吧?

  很多人只怕會像刨了他們的祖墳一樣,有一堆的人跳出來反對這件事兒。

  岳父大人還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纔行。”

  關於簡化字和繁體字之爭,哪怕是韓成所生活的年代,簡化字都已經推行了多少年了。

  還不時能夠看到一些說簡化字不行,應該全部使用繁體字之類的論調。

  就更不要說在洪武朝了。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早就已經習慣了他們所使用的這些文字。

  且相對於後世而言,這些人要更加的保守和守舊。

  朱元璋此時要弄一個簡化字出來,很多人的反應,肯定會特別的大。

  朱元璋又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在口中,一邊咀嚼一邊道:“這是肯定的。

  這些讀書人是什麼德性,咱給他們打了這麼長的交道,是最清楚不過。

  有事沒事,便是屁事一堆。

  嘴巴比誰都能說,可若是論起幹實事的能力,十個裏面有一個能幹的都沒有。

  各種虛頭巴腦的東西,他們倒是積極的很。

  咱豈能不知道這些人,一直想着和咱共天下?

  做夢去吧!

  大宋倒是和這些人共天下了,看看大宋有多憋屈?

  他們若是真的有能耐,那也另說。

  可偏偏是許多人,真的沒有能耐,反而一個個眼高於頂。

  做着不切實際的夢。

  咱爲什麼科考開了幾次之後就,一直停到現在,都不曾再開科舉?

  就是因爲咱發現,通過科舉選拔上來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好用的。

  你若讓他做做學問,讀讀書什麼的還行。

  但真指望他們幹實事,一個比一個的廢物。

  偏偏還一個個傲氣的,很覺得他們有天大的本事一樣。

  咱是真的看不上。

  還沒有咱用國子學培養出來的學生用着順手。”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用力的嚼着嘴裏的肉。

  帶着一些咬牙切齒的模樣,彷彿嘴裏的肉,就是那些文官們一樣。

  一看朱元璋這樣子,就知道他對這些所謂的讀書人,看不上很久了。

  提起他們就火大。

  “他們反對就讓他們反對去。

  他們反對了,咱就不做事了嗎?

  笑話!

  反對的輕也就算了,反對的狠,咱就讓他們看一看,是他們的嘴硬,還是咱的刀子硬!”

  朱元璋可不會慣着這些人。

  比如當初高啓那一幫子文人,就自視甚高。

  在文壇當中名聲很大,影響力也非常大。

  不肯出來做官,爲朝廷所用也就罷了,偏偏還喜歡給朱元璋唱反調。

  朱元璋任何政令頒佈出去,高啓這幫人就會各種的唧唧歪歪,進行冷嘲熱諷。

  從而令這政令的效果,大打折扣。

  讓許多人都以執行朱元璋的政令,感到爲恥。

  就算執行了,心裏面也大多是抱着看笑話的心態。

  高啓以爲他們的人足夠多,他的名聲也足夠大。

  在天下間的影響也足夠強。

  朱元璋絕對不敢動他。

  誰動了他,誰就要爲千夫所指,將會被文壇罵成狗屎!

  但他們最終的結果,卻是被惹毛了的朱元璋,直接讓他們永遠閉了嘴。

  他自以爲高貴的文人身份,在朱元璋這邊根本不夠看。

  “重八,有些時候該柔和一點,也要柔和一點,也不能只打打殺殺。”

  馬皇后忍不住出聲提醒。

  朱元璋道:“妹子,你不懂,那些文人一個個都是賤皮子。

  你就不能給他們好臉子看。

  給他們好臉子,他們就蹬鼻子上臉,上房揭瓦,還以爲你怕了他。

  得到一點好處之後,就想得到更多,最是貪得無厭。

  也最擅長得寸進尺,鑽空子。

  最爲關鍵的是,你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不僅僅不感激你,還覺得你傻,覺得這是他們應得的。

  還覺得你給他們的太少,對你心懷怨念。

  咱不是說所有人,而是說整體上就是如此。

  對付這些人就不能客氣。

  只有拿刀子,不時的砍下幾個人的腦袋,再用鞭子抽着他們,他們纔會老老實實的幹活。

  不然便會上房揭瓦,倒反天罡!”

  對於朱元璋所說的這話,韓成倒是很認同。

  畢竟從後世而來的他,可知道到後來大明的那些文官集團,一個個都猖狂成了什麼樣子。

  都做出了多少爛事。

  對於這些人,確實不能給太多的好臉色。

  該殺就要殺。

  你給他講道理,永遠是講不通的。

  明朝中後期,就是太慣着這些文官士紳讀書人了。

  韃子入關,清朝建立,也有許許多多有骨氣的官員,文人,忠義之士以死相拼。

  但卻有人有許許多多骨頭軟的,迫不及待的改換門庭。

  夢想着可以和在明朝一樣。

  結果,清朝對於他們這些人,是真的不客氣。

  殺起文官,殺起讀書人來,真能下得去手。

  不時就是一頓大刀子揮下來,咔咔咔的亂砍。

  把這些人砍的都老實了。

  而且還弄了一個貳臣傳,把明末清初那些出名的,拋棄大明,迫不及待的去跪舔清朝腚溝子的人,給記錄其中。

  倒是諷刺的很。

  “咱怕武將造反,怕大規模的百姓們造反,但卻一點兒都不怕這些讀書人們鬧事造反。

  這些人成不了大事!

  咱一開始時,也覺得讀書人,尤其那些當了官的讀書人很重要。

  但是後來,咱卻逐漸的發現,事情和咱想的不一樣。

  朝廷政令的傳達,以及各種的稅收,具體政務,其實都不是這些人在做。

  是下面的胥吏在做。

  這些人在其中,只不過是起到了一個傳話的作用。

  也可以說,是朝廷派下去來監督下面衆多胥吏們幹活的。

  僅此而已。

  與其說咱指望着這些文臣官員們治理天下。

  反倒不如說,咱是指望着下面的衆多胥吏來治理天下。

  只要有足夠多好用的胥吏,這些所謂的文臣官員,再少上個三五成,甚至七八成,咱覺得大明都不會多混亂。

  都可以正常的進行下去。

  韓成你說在這種情況下,咱會怕這些人反對嗎?

  會怕這些人在那裏唧唧歪歪嗎?

  咱一點都不怕!

  可偏偏他們中的許多人,卻以爲離開了他們,咱這大明就運轉不下去。

  實際上,這就他們把他們自己看得太重了,拎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了。

  就像是老公雞,覺得自己不叫,天就不會亮,日頭就不會出來是同樣道理。

  太過於狂妄自大了!”

  聽到朱元璋難道說出這些話,韓成忍不住的對着朱元璋豎起大拇指,點了一個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