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殺!
那些沒有站出去的人,萬分慶幸。
很多人眼觀鼻,鼻觀心,不敢往別處亂看。
生怕被朱元璋給注意到。
在衆人惴惴不安的等待裏,朱元璋目光掠過在場衆人開口道:
“咱準備編撰字典,名字就叫做洪武字典。
這洪武字典,將是我洪武朝第一盛事!
咱準備把所有的字,都給編在一起,對它們的筆畫,寫法還有意思,全部都弄得清清楚楚。
做出相應規範。
同時,還要編撰好相應的目錄。
從而好讓人儘可能快的,通過目錄找出它們所在的位置。
方便人進行查閱……”
朱元璋說出來的話,頓時就令在場的衆人爲之愣了愣。
話說,原本他們覺得朱元璋發這麼大的火,並直接將禮部的一人都給打死了。
接下來說出來的事兒,肯定令人難以接受。
可哪能想到,他竟然說出了要編撰什麼字典。
還直接命名爲洪武字典,這實屬是令人意外!
但意外歸意外,在明白了朱元璋想要做的是什麼之後,很多文人的心,又忍不住砰砰的跳了起來。
正如朱元璋之前所說的那樣,編撰這樣的一個字典,對於許多文人而言,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況且,朱元璋在說這話時,還專門加重了語氣。
用來突出字典的重要性。
別的不說,僅僅是將這字典的名字,給定爲洪武字典這一條,就能夠讓人看出,他對此有多重視!
這若是能夠參與其中,必然能名垂千古!
絕對是文化上的一場盛宴。
很多人都在等着朱元璋降下雷霆之怒,哪能想到降下的,卻是這樣一個大甜棗!
頓時,方纔還有很多對朱元璋心懷不滿的人,一下子就變得熱切起來。
至於那個被廷杖打死的禮部官員,直接被他們拋諸腦後了。
朱元璋將衆人的反應都給收入眼中,暗自點了點頭。
對於這些人的反應,他很是滿意。
“祖龍一統六國,建立大秦,而後統一文字。
這才使得我華夏文明,能夠源遠流長。
一直不斷。
使得我華夏神州,雖然經歷了諸多災難,但最終還能統一。
咱現在,雖然不敢和祖龍相比。
但是卻也可以在這字典上面,下下功夫。
自從說文解字形成之後,就沒有過於專業的相關典籍問世。
在咱看來,這是不行的。
這說文解字距離現在,都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這些年裏,很多字的寫法,都已經發生了改變。
意思也和之前不太一樣。
也涌現出來了不少新字。
所以咱決定要好好的修一修字典,對其規範一下。
既然來到這世上走一遭,那就要爲這後世留點東西。”
隨着朱元璋這話的開口,很多在場的文人們,呼吸都不由的變得急促起來。
這東西對於他們的誘惑,實在太大!
尤其是朱元璋又將其快要上升到,秦始皇統一文字那樣的高度上。
這一刻,許多人都鼓足了勁兒,想要來參與到這件盛事之中。
同時,也有人反應過來,朱元璋這是被他們之前的做法給嚇到了。
雖然朱元璋的態度,看起來很是蠻橫。
在皇孫朱允熥的教育上面,不許任何人插手,沒有更換老師。
但是,卻轉手弄出了這洪武字典。
這是要通過這樣的辦法,給他們一些好處。
用來安撫他們人心。
表面上看起來,朱元璋這個做皇帝的,依舊是強勢無比。
但實際上,他卻已經是不着痕跡的往後退了一步。
給他們這些人讓步了!
這個發現,令很多人心中歡喜不已。
不過想想也對,他們這些人都是孔孟門徒,學的是聖人之言。
不論是治國理政,還是幫着天子放牧四方,從地方到朝堂,都離不開他們。
離開了他們這些人,天子就玩不轉!
哪怕是朱元璋,這種看起來格外霸道,蠻不講理的人。
在這上面也一樣如此。
這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一大勝利!
很多剛剛還心驚不已的人,這個時候,已經又一次的支棱起來了。
覺得自己通過這一事情,發覺這洪武皇帝,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怕。
在對待他們這些文人上面,也不過是外強中乾,色厲內斂而已。
並不敢真的對他們怎麼樣。
“洪武字典事關重大,格外重要。
甚至於,可以也將其稱之爲萬世之基石。
今後縱然比不上始皇帝所弄的書同文,但其實也不遑多讓了。
這事情極其重要,必須德才兼備有威望之人,方可參與其中。
咱是個大老粗,對於這些懂的不多。
具體都需要什麼人來編撰,也說不準。
這件事情,咱準備讓五個人來做。
其中一個便是吳狀元。
這是咱親點的狀元,他的學識咱還是知道的。
剩下的四個名額,你們自己商量着來。
三天之後給咱答覆就行。”
原本還有不少人,準備開口主動向朱元璋來推薦自己的。
結果哪能想到,朱元璋只點了一個吳狀元。
剩下的四個名額,讓他們自己商量着來。
這讓他們爲之一愣,顯得很意外。
一向喜歡在各種事情上,都抓着不放的朱洪武,這次竟然改變性格了?
愣神之後,馬上便又欣喜起來。
畢竟他們自己商量着來,要比朱元璋親自點人好的太多。
這裏面可操作的空間比較大。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將他們這些反應收入眼中的朱元璋,此時心中卻樂開了花。
這些人這個時候,心裏面還美着呢!
卻不知道,這是自己給他們挖的一個大坑!
從這些人的反應當中,朱元璋能夠看出來,這些文臣們對於修洪武字典,到底有多熱衷。
結果現在,自己卻只給他們了五個名額。
其中有個,還被自己給親點給了吳伯宗。
只剩下四個,對於那想要修繕洪武字典的人而言,顯然是遠遠不夠。
他要的就是這個不夠!
要的就是讓他們內部解決!
如此一來,誰進去了誰沒進去,這裏面的牽扯可就大了。
但都是他們自己內部的矛盾,與他這個做皇帝的沒有關係。
僧多粥少之下,必然會起矛盾。
可以通過這個事情,對他們中的很多人進行一個分化。
讓他們內部因此而產生矛盾。
這就是二桃殺三士了。
朱元璋可知道這些人的德性,平時遇到一些事情,尤其是事關儒家根本利益時,他們很容易一致對外。
可一旦沒有了外部威脅,又出現一些實際利益牽扯時,他們一個個對自己人,也很能下得去手。
先讓他們內部廝殺一番,決出四個名額。
而後自己再告訴那些廝殺出來的人,自己編撰的字典乃是簡體字,帶拼音的那種。
這些人必然會驚愕不已,被自己打個措手不及。
但又因爲爲了獲取這個名額。導致文臣之間,出現的矛盾和分歧。
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再次團結起來,爲了反對這個事情而努力是很難的。
這樣一來,自己在做這件事情時,耳邊就能少上很多嘰嘰喳喳令人心煩的聲音……
朱老闆看似粗獷的舉動下,都是帶着連招的。
論起玩心眼子,很多文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至於爲什麼他會親自點吳伯宗的將,一方面是爲了把吳伯宗這個表現熱切,想要當允熥老師的人,給牽扯到這件事情裏去。
讓他當不成允熥的老師。
另外一方面則是,專門把這吳伯宗從衆人裏凸顯出來。
正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吳伯宗站的高,一枝獨秀,也容易讓他們文人內部,對他產生一些不一樣的心思來。
這就是一種類似於捧殺的手段。
只不過此時,不論是突然被朱元璋親自點將欣喜不已,覺得倍有面子的吳伯宗。
還是其餘各懷心思,想要在這件事情上分一杯羹的文人。
都沒有覺察到朱元璋的這些心思。
其實就算是覺察到了,也沒有什麼用。
東西就明晃晃的擺在這裏,你就說你想不想要吧!
這是一個陽謀,無解的那種。
想要破解,只有所有人對修洪武字典,都沒有任何的興趣纔行。
但這又怎麼可能?
因爲有着朱元璋的強硬表態,又接着拋出了洪武字典這個大殺器。
所以接下來,這衆多的文官們對於韓成,擔任朱允騰老師的事情都閉嘴不言。
而是將絕大部分的心思,都給放到了修洪武字典,這件具有無比誘惑性的事情上。
甚至於就連呂本自己,也都動心不已。
他覺得這修洪武字典,他是有必要爭一爭的……
這一刻,原本團結一致的衆多文官們,已經是心思各異了起來。
朱元璋看着這些,被他耍的團團轉的官員們,心情不錯。
就是不知道這些人,等到三天之後決出勝負,定出名額了。
來到自己這裏,卻得知自己要修的字典,乃是簡體字,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
到那時,哪個人都別想跑!
這是他們自己選出來的,含着淚也要把這洪武字典給修好!
就算是要死,也需要先把字典修完後了再死!
讓官員們帶着鐐銬幹活,朱元璋又不是沒有幹過這種事……
……
“哈哈哈,岳父大人這一招,還真是夠損的!”
韓成在得知了朱元璋的所作所爲之後,不由笑出了聲。
輕輕鬆鬆,就把這些官員們都給拿捏了。
這下子有好戲看了。
尤其是他得知了朱元璋,廷杖打殺了禮部一個官員時,心情就變得更加不一般了。
有些唏噓。
在想大明後期的君王,若是能夠如同老朱這般強勢,只怕也不會那樣易溶於水。
更不會出現,騙廷杖這樣荒誕而又滑稽的事情。
但不管怎麼說,通過了這一次的事,韓成清楚的認識到了朱元璋的能力。
在這方面,朱元璋是真的強。
他相信朱元璋能夠做到,對自己說的那些話——他可以爲自己在前面衝鋒陷陣,擋住各方面的壓力。
自己只需要負責,將各種各樣的新東西弄出來。
推動大明向前走就行。
其餘的事情交給他!
朱元璋的這個承諾,還有這做法,是真的令人非常的有安全感,很有信心。
老朱不錯,有事他是真上!
接下來的兩三天時間裏,韓成將他所知道的衆多簡體字,都給整理出來。
這個事情對於他而言,沒有想象中的那樣辛苦。
主要是因爲他來到這個時代後,已經通過寫寫出來了很多字。
又有寧國公主這個貼心的小媳婦。
根本不會用自己多操心,小媳婦兒就已經把這些字給整理了出來。
而韓成則把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字,按照拼音首字母進行了一個彙總。
方便接下來那些人,按照這個順序進行編寫。
同時還讓寧國公主,在簡體字後面標註上相對應的繁體字。
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這項工作韓成做起來,那當真是美妙無比!
身邊有着美人添香,不時調戲一下自己的未來小媳婦兒,玩鬧一番,心情當真是美到飛起。
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把該乾的事情都給幹完了。
所有的工作,都是做的極好。
而在這個過程裏,好感度還有戀人積分,都在穩步的增加。
韓成如此愜意,其餘人可就沒有這樣好過了。
尤其是那些,想要參與編撰洪武字典的人。
朱元璋拋出洪武字典這個大殺器,真可謂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的四處傳開,驚動了無數人。
就連一些不問世事的老傢伙,都想參與到這件事情裏的。
那麼多的人,可結果只有四個名額可以進行分配,那他們之間爭奪的有多麼激烈,有多精彩可想而知。
可以說,狗腦子都要打出來了!
呂本對於這個結果,那是真的開懷。
畢竟這裏鬧騰的越厲害,越有利於接下來,他這邊動手除去韓成和朱允熥。
這三天時間裏,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明爭暗鬥,各種利益交換和寸步不讓。
有多年老友,都因此而反目成仇。
終於經過了一番的爭搶之後,四個名額終於徹底確定下來……
三天後,上罷早朝的朱元璋,親自將吳狀元五人召到武英殿。
不論吳狀元還是另外四人,一個個都是激動不已。
從朱元璋如此鄭重的對待他們上,就能看出來,只要洪武字典能編撰好,他們這些人,必然會獲得極大的殊榮。
成爲他們人生閱歷上,不可磨滅的光輝!
史書上他們也必然會名垂千古!
在他們期盼不已的目光注視下,朱元璋開始告訴他們,洪武字典的真相……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