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皇爺爺你打錯人了!我是允炆!朱元璋:沒打錯,咱打的就是你!
走到半道,想起自己前去見皇爺爺,這樣空着手不行。
說不定有些不靈驗。
也沒辦法體現自己的孝心。
當下便又停住腳步,讓人準備祭品,他帶着前去太廟見皇爺爺。
得了皇帝的吩咐,便有人要去準備。
弄些豬頭,雞,魚,配一些果蔬。
卻聽得朱允炆的聲音響起:
“不必弄的太奢靡,豬頭什麼的都不必用。
皇爺爺一向節儉,不喜歡這些東西。
若是弄了這些,反而會引得他發怒,心生不滿。
聽了朱允炆這話,邊上隨從之人顯得有些懵。
不弄這些東西,那該用什麼東西來祭祀太祖高皇帝?
太祖高皇帝還配不上這些嗎?
“就去做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吧!”
朱允炆出聲吩咐。
“朕的皇爺爺最喜歡喫這個。”
原來是要做這個!
邊上隨從之人,頓時心中瞭然。
正待要去,朱允炆的聲音又一次響起。
“做這事情時,你們要有所注意,豆腐要用餿豆腐。
白菜要用老白菜幫子。
這樣做出來的才正宗。
朕的皇爺爺就喜歡喫這個。
你要是用好豆腐,嫰白菜,做出來的他反而不喜歡。”
聽了朱允炆的這話,邊上的隨從之人,都不由的呆了呆。
這……前去見太祖高皇帝,不弄豬頭,雞,魚這些也就算了,這怎麼只弄一碗豆腐白菜湯。
你用這個祭祀也就算了,怎麼豆腐還要用餿豆腐,白菜還要用老白菜幫子?
這……做出來的,真不是餵豬的嗎?
這……當今皇帝可當真孝順啊!
不僅在繼位之後,把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諸多政策都給廢除了,更是鬧的遍地烽火。
現在去祭祀皇帝,還弄這樣的東西。
真不會引得太祖高皇帝發怒嗎?
朱允炆看到身邊這隨從的神情,心裏面已大致上知道他的想法。
他出聲道:“不要多想,皇爺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
當初皇爺爺在世時,曾不止一次的給朕講過。
說他這輩子喫過的,最美的一頓飯。
就是那個老和尚,將一些撿來的老白菜幫子,用手擰巴擰巴丟到鍋裏。
又不知道從哪裏弄了塊餿豆腐,胡亂弄成小塊兒,丟在鍋裏一起煮。
又放了一點鹽巴。
那喫起來,當真是人間美味,至今回味無窮。
所以朕此時用這種東西來祭祀皇爺爺,看起來簡陋,實際上最符合皇爺爺的心意。
皇爺爺若是泉下有知,定然會被朕的這份孝心所感動。”
朱允炆在說這話時,聲音都顯得有些顫抖,眼眶有些溼潤。
不知道朱元璋有沒有感動,反正他這個時候,已經先把自己給感動了。
覺得自己實在太孝順了。
竟然連這些都能考慮到!
除了自己這樣孝順的人,誰還能考慮到這些細節?
只有自己才最懂皇爺爺!
聽了朱允炆如此說,邊上侍從,連忙送上馬屁。
誇朱允炆有心了。
太祖高皇帝若是在天有靈,定然會被他的純孝所感動。
有所顯現。
說完之後,連忙找人去做準備……
而朱允炆則在這裏停了下來,等人做好珍珠翡翠白玉湯。
結果,這一等,等了差不多將近一個時辰,才終於有人氣喘吁吁的,帶着熱氣騰騰的珍珠翡翠白玉湯過來。
“怎麼這麼久纔來?!”
朱允炆望着前來的人,滿是不悅的出聲說道。
自己着急趕着前去見皇爺爺,盡孝心,祈求皇爺爺賜福保佑。
結果這些狗東西,做個如此簡單的飯,都要這麼長時間。
“回稟……回稟陛下,這是給太祖高皇帝做的,奴婢們不敢不用心,需精心烹飪纔行……”
聽了此人的回稟,朱允炆心中怒氣全消。
原來是這樣!
那就沒問題了!
“做的很好,對待朕的皇爺爺就該如此!”
說着,從這內侍手中接過食盒,親自拎着快步朝着太廟而去。
這人忍不住小心的擦一下額頭上的汗水。
其實他剛纔沒有說實話。
並不是爲了精心烹飪,才用的時間如此長。
實在是一時之間,難以找到餿豆腐。
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尋找餿豆腐上。
他跟在後面,隨着朱允炆以及其餘宮人前往太廟。
再想想那餿豆腐和老白菜幫子,熬的湯的那個味兒。
這內侍就忍不住的暗自搖搖頭。
這位皇帝,當真是讀書讀的太多,讀傻掉了!
太祖高皇帝說了再多次,他喫過的最美味的飯是這個,那也不能真給他弄這東西喫啊!
他當初覺得這種湯好喝,純粹是因爲當年經歷的太苦,人都快要餓死了。
那個時候喫什麼東西不香?
後面當了幾十年皇帝,身份地位很崇高。
喫的喝的自然而然不一樣了。
那怎麼還能再給他用這些東西,來糊弄他?
伱就算真的做白菜豆腐湯了,也得用好豆腐,嫩白菜纔行。
哪能真弄這種原汁原味的?
這也就虧得太祖高皇帝人已經沒了,要是活着的話,肯定會被他的孝心,給感動的噼裏啪啦抽他一頓。
當然,這些想法也僅僅只是在心裏面想想而已。
他可不敢說出來。
皇帝愛怎麼着就怎麼着。
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內侍而已,一切聽從安排就是了。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太廟。
“你們都在外面守着,不許進來!”
朱允炆來到太廟後,對身邊跟隨着的那些人說的。
“朕要與皇爺爺說些心裏話,不要進來打擾我們續爺孫之情。”
聽了他這話,衆人變都紛紛停在了外面。
朱允炆自走進太廟,又將那門給關上。
拎着珍珠翡翠白玉湯,來到了擺放貢品的地方。
小心的將食盒打開,頓時一股的熱氣騰騰的要命味道撲面而來。
差點兒要讓朱允炆吐出來。
他只覺得異常上頭。
用力晃晃腦袋,壓住心中難受。
這……真是皇爺爺最愛喫的食物?
這怎麼聞起來是這個味兒?
好像宮裏面用來喂狗的,也比這好!
爲之目瞪口呆的同時,也對這被他皇爺爺吹噓了很久的湯,嫌棄無比。
隨後,又升起崇高的敬意。
自己皇爺爺真厲害!
狗都不喫的東西,他都能喫得下去,還喫的那麼香。
還說這是世上最好喫的食物,這當真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
壓下這個念頭,屏住呼吸,懷着崇高的敬意。
他雙手將這碗皇爺爺最愛喫的美味食物,從食盒裏面端出來,放在條案上。
擡起頭,看着面前那掛着的皇爺爺的畫像。
無盡的思念之情自心中涌起。
讓他的眼眶忍不住溼潤起來。
他想起了皇爺爺對他的疼愛,想起了皇爺爺對他說過的那些話。
也想起了皇爺爺在世之時,對自己諸多的教導。
教導自己該如何做一個皇帝,如何爲君。
對於皇爺爺所教的那些爲君之道,他並不認同。
覺得太過於殘暴不仁。
按照皇爺爺所教的那些去做,妥妥的是一個暴君。
完全不符合聖賢之道,不是聖主明君該做的事兒。
現在自己做的纔是聖主明君。
走的是煌煌大道!
皇爺爺出身太低,早年沒有上過學。
沒有接受過正統教育,很多都是野路子。
他一個要過飯,當個和尚放過牛的人,懂什麼當皇帝?
和方孝儒,齊泰,黃子澄等衆多大儒賢才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按照齊泰,黃子澄等人給自己所設想的,纔是一個王朝該有的氣象,纔是大明最正確的路。
不過,想起皇爺爺對自己的諄諄教誨,他心裏面還是挺感動的。
雖然皇爺爺根本不懂治國之道,但是他對自己的感情卻是真的。
皇爺爺在位時,哪個藩王敢跳,哪個敢反?
不都是老老實實的嗎?
又想起皇爺爺,爲了能讓自己坐穩江山,順利即位,做出來的一系列的安排。
朱允炆忍不住的跪了下去。
雖然皇爺爺在很多事情上做的都不對,妥妥的一個殘暴之君。
但是,有一點不能否認,皇爺爺待自己是真的親!是最疼愛自己的皇爺爺!
“皇爺爺,大明現在起內亂了,四叔他造了反。
他想要自己當皇帝了!
孫兒不過是想要把軍權從他手中拿走,不讓藩王勢力太大。
他作爲臣子,對孫兒這個皇帝不尊重,不認同。
在孫兒想要做這些事情時,他不僅不配合,還直接起兵造反。
更是喊出了奉天靖難的口號。
皇爺爺,四叔他真的不當人。
四叔在您還在的時候,表現的恭恭敬敬。
可是等到您走了之後,四叔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
完全不把你的遺命放在眼裏。
您留下的旨意說,若是朝中出了獰臣,孫兒這做皇帝傳旨,令他們領兵進京靖難,他們纔可以。
可現在,我們大明君賢臣明人,沒有佞臣。
有的只是治國之能臣,賢臣。
結果四叔卻硬是誣賴說齊泰,黃子澄這些大學士們爲佞臣。
對於您所規定的奉天靖難之事,他卻只聽了前半句。
後面的卻全不管。
不得孫兒旨意,便誣賴朝中出了佞臣。
說他是奉天靖難。
他這哪裏是靖難?
他這就是妥妥的造反行徑!
皇爺爺,孫兒削藩也並非是不給他們活路。
實在是藩王勢力太大,對咱大明影響不好。
他們手裏握着軍權,孫兒睡覺都睡不安穩,只擔心他們會造反。
而現在,四叔果然公然造反了。
也證實了孫兒的這個擔心,是正確的。
四叔果然是狼子野心!
手握重兵,一直對皇位圖謀不軌!
別的藩王面對削藩時,都老老實實。
就他借這個機會直接舉兵謀反了。
他早就存着造反這個心思了!
皇爺爺,孫兒纔是您定下的皇帝。
四叔是孫兒臣子。
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孫兒也沒想要他的命,只是想要削藩而已。
結果他就這樣直接反了!
他眼裏根本沒有孫兒這個皇帝的,也沒有皇爺爺您這個做父親的!”
太廟之中,朱允炆跪在朱元璋的畫像前,出聲低低的訴說,越說越是委屈。
越說越覺得氣憤。
他不明白,爲什麼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四叔這傢伙,卻偏偏硬是要和自己作對,和自己唱反調。
自己真的是爲了大明着想啊!
也是真的爲他們這些藩王好。
是真的想讓大明千秋萬載。
他也確信,按照自己的想法,又有齊泰,黃子澄這些才能之士對自己進行輔佐。
必然能帶着大明,開創出一個全新的局面。
大明必然能在自己的帶領之下,開創一個盛世,達到令人神往的三代之治!
這等事情,想想就令人神往,爲之激動!
結果,朱棣這個狼子野心之輩,卻爲了他的一己之私,公然造反。
全然不顧大局!
當真該死了!
“皇爺爺,您若在天有靈,一定會支持孫兒的,對吧?
孫兒是真的爲了大明着想,真的爲了咱大明好。
皇爺爺,您若在天有靈就顯顯靈吧。
幫幫孫兒,也把四叔給好好的修理一頓。
讓四叔幡然醒悟。
明白他做的是錯的,不再給孫兒作對。
孫兒的所作所爲,是真正有利於我大明的發展。
皇爺爺,您快快顯靈吧。
不然大明還需要經歷諸多的戰亂,有諸多人因此而死。
孫兒也不想背上一個殺叔之名。
雖然四叔做事情真的很過分。可殺叔的惡名孫兒卻不想要。
您若是不管,真的打下去,後面收不住手。
戰場之上刀槍無眼,說不定四叔還真的可能會死……”
朱允炆在這裏不斷的出聲祈禱。
盼望着他的皇爺能夠顯靈。
能夠幫助他,破開當前的困局。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些盼望,也只能是盼望而已。
不可能成真。
人去世了就是去世了,不可能活過來。
要是真能活過來的話,在四叔舉兵公然造反之時,皇爺爺肯定就已經被氣的從皇陵之中出來了。
自己此時前來,也只能是把這些事兒,都說給皇爺爺聽。
讓自己心裏面好受一些,也讓自己的信心更爲充足一些。
然而,一直在跪在這裏出聲祈禱的朱允炆卻沒有發現,一個光門在他身側悄然之間的浮現。
憑空多出了兩個人。
正是身着龍袍的朱元璋,還有陪着朱元璋一起而來的韓成。
朱元璋韓成二人出現後,那光門無聲無息消失不見。
朱元璋上下左右一打量,看看屋內的佈置,再看看那掛着的自己的畫像。
很快就明白了,這是什麼地方。
這是太廟
眼睛一掃,發現了那跪在地上的穿着龍袍之人。
只是看他這身裝扮,再看了看那側臉,朱元璋立刻就確定了這人的身份。
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好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一看到他,心中的怒火是騰騰的往上升。
韓成帶自己來的地方是真巧!
原本自己還擔心,前來之後會出現在建文朝的別的地方。
想要見到這孫子,還需要費一些手腳,浪費一些時間。
哪能想到,如今剛剛過來,便直接看見了這孫子。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