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趙匡胤血壓爆表!
聽到他這麼說,朱元璋,朱標,韓成他們,也就不再多言,決定要按照他的要求接着講。
就在這個時候,有敲門聲響起。
與此同時,馬皇后和寧國公主二人的聲音也傳了進來。
朱元璋和韓成他們,頓時止住了話頭。
“先稍等一下。”
朱元璋說着,就去開門。
“哈哈!妹子,有容!你們來了!
快點兒來看看,眼前這個漢子便是宋太祖趙匡胤。
善使盤龍棍的那個。
以往只在書本里,在別人嘴裏面聽過他的名字,知道他幹出來的事。
這次,可算見到活的了!
說什麼都要好好的看一看。”
朱元璋笑呵呵的,向馬皇后還有寧國公主她們兩個人出聲招呼。
聲音裏面都帶着一些抑制不住的興奮之情。
而馬皇后和寧國公主她們兩人。
這個時候過來,自然而然也同樣是爲了看一看,這傳說之中的宋太祖趙匡胤。
聽到朱元璋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趙匡胤神色一滯,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太對。
他想起了了開封街頭耍猴的藝人。
這個時候,怎麼看起來自己這麼像是被圍觀的猴子呢?
雖然迫切的想要知道,那個畜生還幹出來了什麼畜生事兒。
但是這個時候,情況特殊,從他們的稱呼裏,已經明白前來的這人是誰。
一個是現在大明的皇后,另外一個則是公主。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這個面子肯定是要給的。
且不說眼前這位大明的皇帝,可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還把燕雲十六州都給收了回來的人,他也覺得很順眼,很欽佩。
僅僅只是自己這個時候,還有求於人,接下來還想要從他們口中,繼續知道一些大宋的消息,那自己這個時候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太過。
該給的面子,必然是要給的。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趙匡胤因雖然是從五代十國,那等亂世裏一路走過來,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成爲了皇帝的人。
但是,在那等時刻裏,僅僅只靠着個人勇武,想要達到這樣的成就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調整自己的心情,擠出來一個笑容。
對着寧國公主和馬皇后他們點頭,主動打招呼。
馬皇后,和寧國公主則向前對他行禮,稱後世之人見過宋太祖。
雖然自己現在還活着,就被別人給稱爲太祖,這個事兒聽起來總是覺得有些怪怪的。
但考慮到現在是幾百年之後,自己在他們眼中,確確實實就是已經沒了的人,也就將之給默認了。
且還向馬皇后和寧國公主她們還禮。
在這裏說了幾句話,看了看這宋太祖,是一個什麼樣子之後。
馬皇后和寧國公主兩人,也沒有在這裏多待。
很快便從這裏離去。
又把門給關上了,把空間留給了朱元璋他們。
而隨着馬皇后和寧國公主他們的離去,之前的話題則再一次開始繼續。
不等宋太祖趙匡胤在此詢問,韓成便率先開了口。
“趙光義所弄的這些事兒裏,算起來的話,還有一件影響特別的深遠,特別的惡劣。
若是歷史上面,以及對後世的意義而言。
簡直要比把你這個兄長給弄沒了,陰謀篡位。
且打了兩次大敗仗,又把你兒子給弄沒了還要嚴重。”
竟然……如此之嚴重嗎?!
趙匡胤聞言,一下子變得警覺起來。
牙齒都咬的咯吱吱響。
這畜生,都乾的是什麼畜生事啊!
原本以爲,他乾的那些事,就夠離譜,夠畜生的了!
哪能想到,居然還有更離譜的!
他滿心的殺意,都已經要抑制不住了。
此時,只想要返回去,把那個畜生給千刀萬剮了!
在他如此想着的時候,韓成的聲音繼續響起。
“這件事就是,瘋狂的打壓武將!”
聽到韓成這話後,趙匡胤心中微微動了一下。
因爲這事,他也有幹。
韓成道:“太祖皇帝你做的和他做的不一樣。
我知道,你當時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五代十國亂世,各種事情各種事情頻出,武將權力太大,不服管教,擾亂天下!
你立國之後,吸取教訓,抑制武將,做的其實是對的。
你也只是,通過一些辦法,來限制武將的權力,不讓武將如同之前那般,權力大到沒邊,各種的胡作非爲。
這些,都有一個度,屬於正常的範疇。
但是到趙光義的時候,事情可就完全變了。
這傢伙,更加的變本加厲。
尤其是太平興國四年,發生了有人要擁立你兒子當皇帝的事情之後,更是如此。
他對武將進行百般的打壓。
直接弄了個以文御武。
瘋狂擡升武文官地位,打壓武將與相應的將士。
趙光義即位後,逐步將宿將轉爲虛職、閒差。
並起用了資望俱淺的武將,來掌管禁軍,以達到既剷除你遺留的禁軍將帥的目的。
又獲得降低高級將領影響力的好處。
還能提拔培養一些自己的將領。
太平興國二年,下詔將各地節度使子弟調入京城,給予他們殿前承旨的武職頭銜。
實際上等於將其變爲人質,以制約四方將領。
在北伐幽州失敗後,趙光義不僅逼死了皇侄趙德昭。
而且,還通過貶責從徵的重要將領石守信、劉遇等人,嚴厲地教訓了帶兵武將
雍熙元年,趙光義還親自考覈禁軍各級軍官。
皆按名籍參考勞績而升黜之,凡逾月而畢。
值得注意的是,其要求武臣的主要標準,在於“循謹”的條件。
比如‘朕選擢將校,先取其循謹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自是,率循其制’……”
趙匡胤剛剛平復下來的一些呼吸,這個時候又變的有些急促了。
這還真就是把武將往死裏打壓啊!
選拔武將的標準,勇武能力這些變成了其次,聽話成了最爲重要的。
這辦法,確實愚蠢至極!
自己在的時候,可沒敢這麼做過!
若是天下太平,一統江山了,那怎麼都好說。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嘛!
可關鍵,現在纔到了哪裏?
幽雲十六州都還沒有收服,遼國還在北方虎視眈眈,正是需要將士命之時!
結果這狗東西,卻在這個時候開始動手,瘋狂的限制打壓武將。
那今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可想而知!
怪不得終宋一朝三百年,都沒把燕雲十六州給打下來。
就他這樣的閹割之法,哪裏能讓自己大宋變得強大?
“由於對武將的猜忌心,進一步加劇。
趙光義對武將處處設防,實施“將從中御”之法。
如慫恿監軍牽制、甚至欺壓將帥。
更多地使用“陣圖”約束戰場指揮官的行動等等。
太宗還對兵家學說,及兵武氣息表現出貶損,和懷疑的態度。
據李攸《宋朝事實》記載:
上覽兵法《陰符經》,嘆曰:‘此詭詐奇巧,不足以訓善,奸雄之志也。’
至論《道德經》,則曰:‘朕每讀至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未嘗不三複,以爲規戒。
王者雖以武功克敵,終須以文德致治。”
而且,據《宋史》記載,猛將呼延贊滿門投身抗遼大業之中,但趙光義對其並不欣賞。
在親征幽州時,僅僅因爲厭惡呼延贊裝束的緣故,竟幾乎將其斬首!
在打壓武將羣體的同時,另一方面,他則大張旗鼓地推行“崇文”的一系列事情。
如趙光義在位期間,率領羣臣三謁文宣王廟,以表示對儒學的尊重。
而對象徵武學宗師的武成王廟,則從未光顧……
趙光義即位,初便親自操持科考,錄取進士、諸科及特奏名達五百多人。
不僅人數大大超過以往,又對他們超等任官。
甚至連執政大臣都覺得過分……
此後,科舉得到空前發展。
大批舉子由此步入仕途,成爲官僚隊伍的主力軍。
趙光義對號稱天下文淵之藪的昭文館、集賢院和史館進行遷址和大規模重建,又親賜名爲“崇文院”,以示“崇文”的態度
以知府,知州這些,來代替節度使。
而知府知州,則絕大部分由文人來擔任。
也就是說從這裏開始,地方上面的武備等這些,都由文官來主導,以文御武……”
趙匡胤聽着韓成的講述,一陣陣的血壓飆升。
這畜生都乾的什麼好事兒?!
這麼下去,自己大宋哪裏還有半分勇武之氣?
自己雖然也在打壓武將,限制他們的權利。
可並不是說,直接把他們給徹底廢了。
只是不讓他們今後掌控那麼大的權力。
他這是做了什麼事?
地方上的武備這些,全部都由文官來接手。
文官會打仗嗎?
裏面有幾個能打的?
今後大宋地方上遇到了緊急的事情,莫非要讓這些文官們,拎着刀子前去殺敵嗎?
如此不重視武備,瘋狂打壓武將,今後到了大戰之時,將士們又豈能用命?
當他以爲這些,便已經達到了極致之時,卻聽得韓成又說出來了一個,更爲刺激的消息。
“不僅是地方上,用文官大量的替換武將。
朝堂上面也一樣是如此。
從他開始,樞密院的樞密使一職,就由文官來擔任,把武將從中踢出去。
除了狄青這個開了先河的武將之外,樞密使都是正使,都是由文官擔任……”
樞密使,可是武將的最高頂尖的職位。
結果,這等職位居然讓文官來擔任?!!
趙匡胤只覺得天雷滾滾,一時間血壓都爆表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