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章 韓成劇透,趙匡胤:造孽啊!!!

作者:墨守白
但無論如何,白紙黑字,太后是不能抵賴的。

  不管曹太后的詔書是否出於情願,卻正合英宗的心意。

  英宗便立刻下詔停止討論。

  同時又將宰執們召來,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緒,以穩定時局。

  韓琦對英宗只說了一句‘臣等是奸是邪,陛下自然知道’,便垂手不言。

  歐陽修更是非常明確地對英宗道出了自己的觀點。

  御史既然認爲其與臣等難以並立,陛下若認爲臣等有罪,即當留御史。

  若以爲臣等無罪,則取聖旨。

  英宗猶豫再三,最後還是同意了歐陽修等人的意見。

  將呂誨等三名御史貶出京師。

  英宗明白這三個人無過受罰,心中也很過意不去。

  特地對左右人道:不宜責之太重。

  同時宣佈,濮安懿王稱親,以塋爲園,即園立廟。

  趙曙的這項決定,遭到了朝臣的堅決抵制。

  包括司馬光在內的,臺諫官員全部自請同貶。

  甚至英宗在濮邸時的幕僚王獵、蔡抗均反對稱親之舉。

  這是英宗萬萬沒想到的。

  在嚴厲處分呂誨等人的同時,英宗又不得不拉攏反對派主要人物王珪,許以執政職位。

  可以說是軟硬兼施。

  爲了生父死後的名分,趙曙絞盡腦汁。

  用了各種手段,耗費了十八個月的光陰,才最終達到目標……”

  “嘭!!”

  趙匡胤忍不住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氣的鬍子都有些顫抖。

  只想打死了個鱉孫!

  這些人,一個個都是在那幹什麼

  大宋留下了多少的爛攤子啊!

  積貧積弱的事情一直都存在!

  新皇登基並親政之後,最應該做的事是什麼

  是把大宋的這些爛攤子,給儘可能的收拾了。

  結果現在倒好。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人什麼正事都不幹。

  就在這裏進行激烈的辯論,爭他爹的一個名分。

  這玩意兒真有這麼重要

  比家國大事還要重要嗎

  十八個月啊!

  足足十八個月!

  有這麼幹的事兒的嗎

  十八個月的時間,都可以幹出多少事!

  還有!這怎麼看起來這所謂的濮儀之爭,不僅僅只是爭皇帝他爹的名分。

  更爲重要的,是黨爭!

  有人在藉助這個事兒,在那裏打的頭破血流。

  爭個高低上下出來。

  還有這韓琦,這個之前,隨着范仲淹一起做事情,爲大宋做考慮的人,怎麼到了這個時候,就屢次挑動這個事,和皇帝一起搞這個

  人……都是會變的嗎

  “這一次的爭論,新舊兩黨之間狗腦子都要打出來。

  黨爭變得越發的激烈了。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宋的政體開始逐漸的失衡。

  而在他當政的這四年裏,基本別的什麼大事都沒發生。

  主要就幹了這一件事兒。

  在這個過程裏,大宋積貧積弱的情況進一步加重……”

  聽到韓成所說的這些,趙匡胤只覺得特別的心累。

  這都是一羣什麼樣的歪瓜裂棗啊!

  幹出的是什麼事

  最心累的是,如果這些是他的子孫幹出來的,那倒又好說一些。

  可現在,幹出這些破事的還不是自己的子孫。

  是那個活畜生的子孫們。

  這就讓他更氣了。

  這還真他娘是一代不如一代!!

  “治平四年正月丁巳日,趙曙因病駕崩於福寧殿,享年三十六歲,殯於殿西階。

  廟號英宗……

  趙曙繼續任用仁宗時的改革派重臣韓琦、歐陽修、富弼等人。

  鑑於仁宗以來的弊政,趙曙向執政宰輔們提出了裁救積弊的問題,徵求大臣們的意見。

  還下詔將各品級官員的轉遷年限加以延長。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冗官”現象給朝廷財政造成的壓力。

  爲廣納人才、爲國選賢,趙曙命宰執大臣推薦纔行之士以充館職。

  趙曙執政時,封樁庫、左藏庫等國庫空虛。

  以治平二年爲例,這一年宋朝歲入雖達一億一千六百一十三萬銀兩,官費、軍費等支出卻達一億二千零三十四萬銀兩,入不敷出……”

  聽到韓成說出來的這個數字後,趙匡胤拳頭捏的咯吱吱直響。

  這就是這羣人乾的好事!!

  問題都這般嚴重了,卻還在那裏爭鬥不休。

  乾點實事也好啊!!

  “宋英宗去世之後,太子趙頊繼位。

  次年改元熙寧,宣告大赦天下。

  並派遣馮行己向遼朝告哀,又尊皇太后爲太皇太后……

  趙頊即位時,北宋的統治面臨一系列危機。

  軍費開支龐大,官僚機構臃腫而政費繁多。

  加上每年贈送遼和西夏的大量歲幣,使北宋財政年年虧空。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治平二年的時候,宋朝財政虧空已達1750餘萬。

  廣大農民由於豪強兼併、高利貸盤剝,和賦稅徭役的加重。

  屢屢暴動反抗。

  值此內外憂患、財政睏乏之際,趙頊對宋太祖、宋太宗所制定的“祖宗之法”產生了懷疑。

  年輕的趙頊,深信變法是緩解危機的唯一辦法……”

  聽到韓成這話。趙匡胤忍不住愣了一下。

  不是……自己什麼時候弄出來了什麼祖宗之法

  再說,自己弄出來的一些規定,那沒那麼不堪啊!

  聽韓成一路講來,這些明明都是那個畜生,在自己弄出來的基礎之上,變本加厲,各種的歪曲,才導致了這些局面。

  怎麼到了現在,卻把鍋扣到了自己的頭上

  趙匡胤都心情簡直別提了。

  這還真是好事找不到自己,壞事兒都賴自己頭上了。

  自己是造了什麼孽啊!!

  熙寧元年四月,王安石入京受命。

  趙頊一聽王安石來京,異常興奮,

  馬上召其進宮。

  趙頊與王安石晤面,聽取王安石有關政治、財政、經濟以及軍事上的改革謀略之後,

  深感王安石就是能與自己成就大業的人才。

  而王安石也被趙頊勵精圖治、富國強兵的遠大抱負所折服,君臣二人爲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了一起。

  不可否認,趙頊的改革理想之所以在繼位之初就能付諸實施,與王安石的支持有着密切關係……”

  在聽到這宋神宗,即位之初就做出這些事情來。

  心裏面也好受了不少。

  把這鍋扣自己頭上,就扣自己頭上吧。

  反正自己都已經夠倒黴的了,再多一些黑鍋,也不是不可以。

  看在這小子剛一登基,就幹出了這些事兒,想要改變局面的份上,自己就原諒他這一回……

  “早在嘉佑三年時,王安石進京述職,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就係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

  主張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

  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

  建議朝廷改革取士、重視人才,請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

  但沒被仁宗採納。

  雖然沒有被宋仁宗給採納,但是這一次的事,卻也給王安石贏得了不少的名聲。

  併爲後面的變法,埋下了根源。

  新即位的宋神宗,就是一個對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很有興趣,並且老早就聽了王安石之名,以及變法的內容的人。

  對王安石很是敬佩。

  這也是爲什麼,宋神宗得知王安石歸京之後,會那般的興奮。”

  這世間的事情,往往就是這般的神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王安石就被多年之前弄出來,射出來的箭給擊中了。

  只不過射中他的箭,是好箭。”

  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

  遂起用王安石爲江寧知府,

  旋即詔爲翰林學士兼侍講,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熙寧元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

  指出‘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

  並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

  王安石認爲:大宋國家貧苦的癥結,不在於開支過多,而在於生產過少。

  農民之所以貧苦和不能從事生產。

  一方面是由於官僚富豪兼併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農民身上。

  因此,最好的理財富國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勞動力,去開發自然資源。

  是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

  王安石隨後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

  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

  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

  認爲‘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

  宋神宗採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並要求其盡心輔佐……

  熙寧二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爲參知政事。

  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

  爲指導變法的實施,便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統籌財政……”

  聽到韓成的這些講述,趙匡胤心裏面又生出來了諸多的希望。

  覺得這接下來,很有可能自己也終於能夠聽到一些,讓自己爲之欣喜的消息了。

  之前韓成就說過,慶曆新政爲後面的王安石變法鋪了路。

  而宋神宗,從其表現上來看。

  在變法上面的決心,應該是遠遠超過趙禎,這個所謂的仁宗的。

  耳根子不是那麼軟的人。

  有決心變法的賢良之人,以及在後面大力支持的君主。

  兩個湊到了一塊,那麼肯定是能夠做出不俗的政績來!

  情況肯定會和之前,大有不同!

  趙匡胤也不再捂胸口了。

  神情又一次變得振奮起來。

  坐等韓成給他詳細的講述王石變法的種種事情。

  看看他們的變法,能給自己大宋變成什麼樣子。

  能不能徹底的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就算不能夠徹底的改變,只要能夠改變一部分,也是可以的……

  想來這次,肯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