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九章 什麼叫做貼臉開大啊!

作者:墨守白
趙匡胤敏銳的覺察到了,在了韓成提及了宋徽宗之時。

  這太子朱標的神色變化。

  甚至於,就連那個一直站在那裏,一看就非常威猛,也不說話的秦王朱樉,也都變得有些不一樣。

  趙匡胤的心頭爲之顫了顫。

  這傢伙……該不會是幹出來了什麼更加過份的事,直接弄的天怒人怨的吧

  不然的話,他們不應該是這樣的反應纔對。

  趙匡胤的一顆心,都不由得爲之提了起來。

  這……該不會是自己大宋出現了胡亥,楊廣這般的人物了吧

  這樣的想法升起之後,又搖了搖頭。

  應該不是如此。

  這胡亥,楊廣,都是妥妥的亡國之君。

  把強大的國度,給搞了個二世而亡。

  而自己大宋,可是前後存在了三百多年!

  這人,應該是比不過胡亥還有楊廣他們兩個的。

  話說,在哲宗去世後,該立誰爲下一任的皇帝,倒也出現了一些爭執。

  當時宋神宗,還有五個兒子留在世上。

  宰相章惇主張依禮、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

  但是向太后不同意。

  後面他又說,按照長幼有序,立長弟申王趙佖。

  但章太后又以其眼瞎不能擔任皇帝爲理由拒絕。

  在向太后的主張之下,立端王趙佶爲帝。

  章惇說,端王輕佻,絕對不可以做皇帝。

  但是向太后卻不同意。

  非要他爲帝……”

  “這向太后,爲什麼非要讓端王來當皇帝”

  趙匡胤顯得有些疑惑的出聲詢問。

  “不是說這些人都是庶出嗎

  和這向太后也沒有什麼關係。

  怎麼她就非向着這端王”

  “這是因爲端王的娘去世的早,他是由向太后撫養長大的。

  雖然不是親母子,但是也和其餘的人不太一樣。

  而且,端王若成了皇帝之後,她太后的位置,也不會出現任何的動搖。

  不像其餘的人,親孃還活着。

  成爲皇帝之後,勢必要在後宮之中,多出了一個爭權奪勢的……”

  聽到韓成這麼說,趙匡胤倒是瞭然了。

  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讓韓成接着往下說……

  “徽宗即位後,向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這向太后在神宗時,就是守舊派。

  當政後隨即任命守舊派、韓琦長子韓忠彥爲執政。

  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執政蔡卞等相繼受攻擊。

  蔡卞首先被貶任知府。

  同時恢復被貶逐的守舊派官員的名位。

  守舊派官員接着相繼上臺。

  當年七月,向太后還政後不久,反對立徽宗爲帝的左相章惇被罷相。

  韓忠彥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當時守舊派與變法派的鬥爭日趨激化。

  也有官員認爲元佑、紹聖均有失誤,

  應該消除偏見,調和矛盾。

  於是改次年爲建中靖國,以示‘本中和而立政’,‘昭示朕志,永綏斯民’。

  不過這向太后,在當太后的時候,雖然也按照慣例,說是掌握大權。

  可實際上,在她當政的幾個月內,卻是連一道政令都沒有下過。

  對於這些,她並不怎麼關心。

  只關心着後宮……”

  聽到韓成此言,趙匡胤對於這向太后,又多少升起來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覺得此人還算可以,並不是那種貪戀權貴之人。

  而這趙佶,多少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從韓成現在所講述的事情來看。

  這人還是有着一些明君之相的。

  有意結束新舊兩派之間的鬥爭。

  言辭也很懇切。

  看起來竟然還有明君之相。

  不過,這樣的想法升起之後,他又很快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抱太多的期望。

  畢竟聽韓成講述,他已經聽了很多,自己大宋前面情況挺好,後面一塌糊塗的事兒。

  莫非……此人也是這樣的

  就如唐玄宗一般

  再仔細想想,覺得確實很有可能便是如此。

  畢竟這神宗,哲宗這兩個皇帝,已經給他打下了不少的底子。

  而此人看起又有明君之像。

  那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先讓自己大宋走上鼎盛。

  到了後面,又性情大變,由明君變成了昏君,還是真有可能的!

  “但是,新舊黨爭不僅沒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

  建中靖國元年十一月,鄧洵武首創徽宗應紹述神宗之說,攻擊左相韓忠彥,並推薦蔡京爲相。

  得到執政溫益的支持。

  爲徽宗所採納。

  首先於同月末,決定改明年爲崇寧元年。

  明確宣示放棄調和政策,改爲崇法熙寧變法……”

  韓成這話一出口,趙匡胤頓時就有些懵了。

  不是……這狗東西怎麼想的

  耳根子也太軟了吧

  沒有一點主見!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頓時,他心裏面的希望一下子就沒了。

  唐玄宗也不是那麼好比的!

  就此人這行爲來看,趕上唐玄宗那是根本無望!

  畢竟唐玄宗雖然安史之亂弄的特別爛,但是前期,卻是一個特別有爲的君主。

  那是真真正正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人!

  “蔡京是個投機者。

  王安石變法時擁護變法改革,元佑初又附和司馬光積極推翻新法。

  紹聖初又積極附和新法。

  徽宗即位後不久,受守舊派攻擊,而被奪職提舉宮觀閒居杭州,結交赴杭收集書畫的宦官童貫。

  蔡京以擅長書法,逐漸受到可以稱之爲畫家、書法家的宋徽宗的賞識。

  鄧洵武、溫益知道徽宗必將重用蔡京。

  在進呈紹述新法意見時,都力薦蔡京。

  認爲徽宗‘必欲繼志述事,非用蔡京不可’……

  一直到徽宗末年,致仕已多年的蔡京,還以太師領三省事掌握朝政。

  徽宗時期,始終是蔡京及其黨羽的天下。

  他們打着紹述神宗改革的旗號,作爲排斥異己打擊反對者的幌子

  這蔡京就是六賊之首!

  蔡京等打着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

  “三千索,直祕閣;五百貫,擢通判”。

  巧立名目,增稅加賦,搜刮民財。

  又如徵收所謂經制錢,是“取量添酒錢及增一分稅錢,頭子、賣契等錢,斂之於細,而積之甚衆”。

  苛捐雜稅,積累了大量財富。

  “今泉幣所積贏五千萬”,“於是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

  大興土木。

  不僅在宮城之北,建築稍小於宮城的延福宮和規模更大的艮嶽。

  還乘機利用搜刮的民財,大修各自的豪華宅第。

  爲了阻止其他官員的議論,詔書也不依中書省草擬、門下省複覈、上奏後頒行的正規途徑。

  而是請徽宗親書後即頒行,稱爲“御筆手詔”。

  甚至請宦官楊球代書,號稱“書楊”。

  以達到他們任意胡作非爲的目的……”

  “混賬!畜生!朕要生撕了這些狗賊!

  怎麼敢如此殘害自己大宋!!”

  趙匡胤破防了!

  自己大宋好不容易出了神宗,哲宗這兩個人。

  大宋整體有了一定的好轉。

  結果又弄了這樣的一坨上來。

  這等廢物,真的該死

  這麼折騰下去了,自己大宋豈不是要被他們給徹底的整沒了!

  這個時候,他是真恨自己不能前去。

  不然的話,非得把這些狗賊,一斧子一個都給剁了!!

  “……徽宗初年,宦官楊戩先設“稻田務”,開始在汝州立法。

  可以種稻的田土,收索民戶田契,輾轉追尋,直至無契可證。

  將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稱爲公田。

  種植戶即作爲佃戶,須交納公田錢。

  繼而推廣至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瀰漫數百里的梁山泊,是濟州、鄆州數縣,沿湖漁民賴以生存之所。

  也被按船隻強行收取賦稅,逃稅者按盜匪處罪。

  在李彥及其黨羽的摧殘之下,北方也是民不聊生,小規模起義不斷髮生……

  宣和元年,宋江起義於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發展爲有一定規模的農民起義軍。

  被稱爲“河北劇賊”。

  北宋朝廷曾下詔進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

  而是於次年轉戰南下京東路,被稱爲“京東賊……

  除了宋江之外,最大的是方臘起義軍。

  方臘是兩浙路睦州,青溪西部山區的幫源峒漆園,屢遭“造作局”酷取,他利用包括明教等各種祕密宗教組織起義。

  爲里正發覺,遂殺里正而於宣和二年十月起義。

  次月即建立政權,首先攻佔青溪縣城。

  深受“花石綱”之害的兩浙人民紛紛響應。

  起義軍隨即攻佔睦州、歙州……

  消息傳到首都開封,徽宗立即派親信宦官、知樞密院事童貫統率數十萬原準備攻遼的大軍去平叛……

  ……連續激戰後,起義軍戰敗。

  二十六日,方臘爲官軍小軍官韓世忠所俘,起義失敗。

  起義軍的餘部轉戰於浙東地區,至八月間,才最後失敗。

  方臘被俘後被解往首都開封,於八月下旬被殺害。

  北宋朝廷雖然鎮壓了方臘起義,但並沒有吸取教訓,革新政局,而是更爲黑暗腐敗……

  對了,這花石綱是因爲宋徽宗酷愛奇石,才弄出來的東西。

  他更是相信怪石中有蟠龍神力,身處怪石環繞之中,可以幫助自己得道昇天。

  宋徽宗在全國蒐羅怪石長達二十年,史稱“花石綱”。

  並開啓了中國古代鑑賞怪石的風氣。

  有道士向他獻計:將宮牆外東北部的地面增高,必有多子之福。

  於是,趙佶在那裏堆成一座萬歲山,完全按照道教八卦所列的艮方疊土數仞而成。

  故更名艮嶽,耗時六年之久,靡費國資不計其數。

  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進呈,後來,規模越來越大,他主持蘇杭應奉局,專門索求奇花異石等物,運往東京兩淮和長江以南等廣大地區。

  而以兩浙爲最甚。

  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賞的,應奉局立即派人以黃紙封之

  稱爲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

  搬運時,破牆拆屋而去。

  凡是應奉局看中的石塊,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計民力,千方百計搬運出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