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急召崇王朱見澤,入京監國!

作者:月下更
下一刻,周氏目光頓時銳利了起來。

  她身上那種淡然的神色盡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從前那種雍容華貴,睥睨衆生的神情。

  “既然是民心所向,衆望所歸,如今正值社稷傾覆之際,那哀家也就不推辭了。”

  “走,立刻隨哀家前往奉天殿,召集諸位大臣議事。”

  “是,太皇太后娘娘!”

  就這樣,一堆人簇擁着周氏離開清寧宮。

  周氏坐上鳳輦,衆人用最快的速度,擡着周氏趕往奉天殿。

  在路上的時候,朝廷上的諸位官員和符大海,就開始將最近幾個月宮中,和朝廷上發生的大事,一一說與周氏聽。

  周氏瞭解完朝廷和宮中的情況後,緊鎖着眉頭,立即開始發號司令了。

  “符大海!”

  “奴才在。”

  “立刻去司禮監擬旨,立刻派人送去汝寧府,請崇王朱見澤速速入京監國!”

  “啊?!”

  周氏的這個命令,讓符大海直接傻眼了。

  “太皇太后娘娘,各地藩王非詔不得入京啊!”

  “擅自入京,形同謀反……這……這不合規矩,不合禮數啊!”

  周氏神色一凝,看向符大海的目光裏,已經隱隱帶有怒意:“哀家的懿旨,難道就不是懿旨了嗎?”

  “不召崇王進京監國,難道要讓南方的那羣官員,另立新帝嗎?!”

  劉健也跟着附和:“娘娘說的沒錯,只要我們堅定地支持娘娘,這些都不是問題。”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講什麼規矩,講什麼禮數?!”

  禮部尚書劉健都公開這麼說,這就說明他們講毫無保留地支持周氏。

  大明的官員實際上是最懂變通,最與時俱進,最有創新精神的羣體了。

  但前提是,這些創新必須附和他們的利益纔行。

  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大明體質的任何一次創新,都是在傷害大明官員的利益。

  所以纔會顯得他們那麼迂腐,那麼守舊。

  畢竟現在大明運行的體制,是這上百年來,無數位大明官員,前仆後繼地用生命改造出的,最符合大明官員利益的體制了。

  動一下,就是在動他們的命根子!

  而此刻,周氏這番操作,實際上就是跟着孫太后學的。

  當年英宗皇帝遭逢土木堡之變後,孫太后的第一反應,就是立當時年僅一歲的庶長子朱見深,爲皇太子。

  同時,讓皇太子監國。

  而皇太子又年幼,所以由她這位皇太后,垂簾聽政。

  孫太后通過這番操作,短暫地獲得了大明的最高執政權力。

  正因如此,孫太后纔會憑一己之力,壓下了南方官員集體要求南遷的提議。

  而且朱見深是孫太后的孫子,萬一朱祁鎮真在外面駕崩了,朱見深繼位之後,孫太后就是太皇太后。

  照樣可以把持朝政,掌握大權。

  當時周氏是朱見深的生母,親眼目睹了京城政斗的全過程,並且將其記得清清楚楚。

  此次周氏效仿孫太后,也是打着通過崇王朱見濟,控制朝政的目的。

  孫太后立只有一歲的朱見深爲皇太子,那是因爲她沒有辦法。

  孫太后只有朱祁鎮這一個兒子,她只能立朱見深爲皇太子。

  而周氏,可是生了兩個兒子。

  除了先帝朱見深之外,就是這個崇王朱見澤。

  萬一朱祐樘真駕崩了,大不了就讓大明發生一次世系轉移,由朱見澤繼位。

  那周氏就是皇太后,依然把持朝政,照樣啥也不耽誤。

  同時,還有一個好消息。

  上次朱祁鎮遭逢土木堡之變時,朱祁鎮的內閣裏,全是南方官員。

  他們的利益一致,內閣徹底地站在了孫太后的對立面去了。

  而這一次,朱祐樘雖然同樣遭逢了土木堡之變。

  但朱祐樘的內閣裏,還有兩位北方官員,六部中也還有一位北方尚書。

  內閣成員的利益有了分歧,從而導致內閣分裂,周氏在內閣中,也有了支持者。

  有了周氏和劉健的保證,符大海心中一凜,連忙領命而去:“是,娘娘!”

  接下命令後,符大海立刻便脫離了部隊,向着司禮監而去。

  而剩下的人,則是繼續擡着周氏,快步前往奉天殿。

  與此同時,以謝遷彭韶等人爲首的南方官員,已經召集完了人手,正在趕往興王府。

  他們這些南方官員人多,集結起來也更花時間。

  當他們來到興王府的時候,興王府裏只有宸太妃在。

  宸太妃看到這麼多朝中大員,心中一驚,被嚇了一大跳。

  “太妃娘娘,現在京城局勢緊張,唯有興王殿下,可以主持大局。”

  “還請興王殿下出來,接受我等朝拜!”

  “微臣當盡力輔佐興王殿下,興復大明!”

  謝遷雖然說的是朝拜朱祐杬,也說的是輔佐朱祐杬,但神情語氣包括措辭,都沒有半點尊敬。

  宸太妃現在還不懂大明文官之間的彎彎繞繞,驚訝地說道:“杬兒之前就被於侍郎給接走了,你們不知道嗎?”

  “算算時間,現在應該都已經進宮了吧?”

  “什麼?!”

  謝遷聽後,大驚失色,突然撫掌高呼:“不好!我們來完了,於慎要奪權!”

  謝遷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於慎這是要效仿于謙,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快!快進宮,別讓於慎得逞!”

  謝遷當即便帶着一衆南方官員,快速地向皇宮內跑去。

  謝遷如今懊悔得直拍大腿,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

  他光顧着高興可以南遷了,把於慎這個人都給忘了。

  畢竟在這之前,於慎一個小小的兵部左侍郎,還入不得這些閣老尚書的眼。

  於慎在朝堂上,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

  以至於謝遷他們,都忽略了於慎這個人。

  雖然同爲南方官員,但於慎和謝遷他們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

  於慎從根本上,還是偏向於北邊的楊通。

  現在於慎提前帶走朱祐杬,謝遷等南方官員,頓時感覺受到了威脅。

  南方官員們動身去追於慎和興王朱祐杬,而此時這兩個人,已經快要到達奉天殿了。

  “興王殿下,等下進入奉天殿後,你立即召見司禮監掌印太監,宣佈代管京城一切事物。”

  “然後立刻擢升我爲兵部尚書,同時接管東西兩廠和錦衣衛,宣佈京城戒嚴!”

  “讓廠衛把京城的文武百官控制起來,不允許他們集會,之後我會上書請你繼位。”

  “到時候,你就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了。”

  “聽明白了嗎,興王!”

  因爲朱祐杬年紀小,於慎怕他聽不懂,所以講的很直白。

  朱祐杬被於慎拉得手忙腳亂,大腦一片空白,只顧着點頭,根本就沒聽,明白於慎在說什麼。

  而於慎還在絮絮叨叨地叮囑接下來的行動,於慎一邊說,一邊拉着朱祐杬進入奉天殿。

  下一刻,於慎那絮叨的嘴巴就停了下來,面色蒼白地看向前方。

  奉天殿裏,劉建和李東陽等大員分立左右,司禮監掌印太監符大海側立在臺階下。

  而在臺階上的龍椅旁,太皇太后周氏,正安坐在鳳椅上,俯視着他們兩人。

  “奶奶!”

  朱祐杬震驚地看着周氏,下意識地開口喊道。

  於慎慘白着一張臉,嘴脣哆哆嗦嗦了幾下,最後低下頭行禮:“見過太皇太后娘娘!”

  “於侍郎,你連請示都不請示一下,就這麼匆匆忙忙地帶興王進宮,所謂何事?”

  周氏面色嚴肅,看向朱祐杬的目光裏,毫不掩飾地充滿了厭惡。

  在成化年間,朱見深和萬貴妃就想靠着她這個孫子,削弱她手裏的權力。

  和她從小養大的朱祐樘,展開奪嫡之爭。

  那一次,周氏和內閣聯手,贏了朱見深和萬貴妃。

  可沒想到,這纔過去了幾年,就又有官員企圖通過朱祐杬,再次來奪她的權!

  這讓她簡直不能忍受,對朱祐杬的態度自然好不起來。

  朱祐杬看到周氏看向他的神色,害怕地一連退後了好幾步,心中悲慼不已。

  他的親奶奶從小就不喜歡自己,這讓朱祐杬感到無比的委屈與哀傷,卻又無可奈何。

  於慎低着頭,咬着牙齒回道:“回娘娘,陛下親征前,曾令興王居守京城。”

  “現在陛下出事,理應由興王監國,所以我才這麼匆忙地帶着興王入宮……”

  “興王太小,還不懂政務,雖是陛下令他居守,但朝中大事,豈可兒戲?”

  周氏當即打斷於慎,態度非常堅決。

  “哀家身爲太皇太后,在社稷爲難之際,自是需盡一份力的。”

  “在陛下回來之前,都由哀家垂簾聽政。”

  “這……”於慎心中萬分着急,懊悔不已。

  在看到周氏出現在奉天殿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棋差一步了。

  搞不好,就會落得一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周氏掃視殿內羣臣:“諸位大臣,對這個決定,你們有意見嗎?”

  “啓稟娘娘,我等沒有任何意見,當由娘娘垂簾聽政,代理朝政。”

  劉健和李東陽等人,適時說道。

  於慎有心想說些什麼,但此刻殿內都是支持周氏的北方官員,他形單影隻,實在起不到什麼作用。

  就在這時,謝遷領着大量的南方官員,也急匆匆地跑進了奉天殿。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