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登門燕王府
“這位殿下,您是哪位親王?”
朱鬆跳下馬來:“本王是韓王。”
“原來是韓王殿下,請殿下稍等,的這就去向王妃稟報!”
那侍衛趕緊進王府向王妃稟報,朱鬆緩步走上臺階,而朱高煦則傻傻的愣在當場。
朱鬆在朱高煦的面前揮了揮手,這子這才緩過神來,趕緊後退一步拱手道。
“叔…叔父。”
朱鬆笑着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
“不要這麼緊張嘛,你是四哥家的老二,本王沒錯吧?”
朱高煦點零頭。
“回叔父的話,侄兒是父王的二子,剛剛侄兒並不知您是叔父,冒犯了叔父,請叔父原諒!”
正在這時,燕王妃帶着大兒子和兒子出了門來,朱鬆見到燕王妃趕緊拱手道。
“二十弟見過四嫂!”
來這燕王妃也是頭一次見到這個叔子。
“二十弟,不必如此客氣,高熾高燧,還不快見過二十叔!”
朱高熾和朱高燧紛紛向朱鬆行禮。
“侄兒見過二十叔!”
朱鬆看着朱高熾和朱高燧,這朱高熾果然是胖胖的一個世子。
他是永樂大帝之後的皇帝,雖然僅僅只在爲一個月,但是永樂帝在位的時候他可是監國,監了十多年。
“二十弟,咱們進府敘話吧!”
燕王妃着,還狠狠的剜了一眼朱高煦。
衆人進了燕王府,一番客套之後依次坐下,朱高煦老老實實的站在孃親的身邊,連頭都不敢擡。
燕王妃斜了一眼朱高煦冷聲道:“高煦。孃親剛纔聽你對二十叔不敬,爲娘平時的時候都教你什麼了?”
朱鬆笑呵呵的替朱高煦打圓場:“四嫂不必如此動怒,剛剛高煦已經向我道過歉了,依我來看這事兒就這麼過去吧!”
俗話不當着外人打孩子,燕王妃本也有此意不當着二十弟的面兒斥責朱高煦,所以此刻倒也是就坡下驢。
不過燕王妃家教極嚴,恐怕等到朱鬆走了之後這朱高煦還是免不了一頓藤條伺候。
“還不快謝謝你二十叔!”
朱高煦擡頭感激的看了朱鬆一眼,隨後真心實意的感謝道。
“侄兒多謝二十叔了!”
朱鬆擺了擺手:“無事無事,不過你爲什麼要站在王府門口啊?昨夜裏本王回府的時候就見你如此,今來拜訪的時候見你還是如此。”
燕王妃笑了笑,對朱鬆解釋道:“還不是他平常太過頑皮,不受管教,這幾日又在王府裏給我闖下了禍,我這才命他去門口守着,就當是受罰了,可沒想到他還是惹出禍來了。”
朱鬆笑了笑:“男孩子嘛,頑皮一點,倒也不算什麼太壞的事,而且我見高煦孔武有力怕也是一個練武的好苗子,以後能幫着四哥多多戍邊鎮守邊疆,這是不錯的好事啊。”
朱高煦一聽朱鬆這麼評價自己,心中對這個二十叔倒是愈發的喜歡了,爲人大度不,還幫自己了好話,免在二十叔面前的一頓責罰。
這要是換做別的叔叔,來個脾氣不好的直接不鬆口,恐怕當着面自己還得挨頓訓,等到人走了之後自己一樣還要挨頓訓,少挨一頓是一頓啊。
燕王妃和朱鬆幾番接觸下來,內心對朱鬆的看法又提升了好多,這明明二人同歲,朱鬆比朱高煦也就大了幾個月而已,可是看起來真是一個上一個地下。
朱鬆十六歲,老重穩成,舉手投足之間不失親王威儀,可在看看自己的兒子也十六歲了,還是頑皮,不知尊重兄長,叫王妃好事頭疼啊。
“二十弟,來高煦和你還是同歲,你比他大了幾個月而已,可是看起來你們倆真不像是同年生的。”
朱鬆聽了之後哈哈一笑。
“這是他的福氣呀,四嫂,弟弟十一歲的時候就獨自跑到遼東去落藩了,經歷的多了,自然而然比起高煦也就穩重了許多。”
“弟弟聽聞我四哥的時候,那也是一號混世魔王,這高煦也算是一脈相承了!”
朱鬆着看向燕王妃,二人相視哈哈一笑。
到底還是自家人,這麼一來,這關係又升溫了許多。
燕王妃也是心情大好,想着待會兒出言教訓幾句也就是了,就不拿藤條執行加法了。
朱鬆看向那位胖胖的燕王世子。
“這便是高熾吧?”
朱高熾拱手道:“回二十叔的話,侄兒正是朱高熾。”
朱鬆點零頭:“不錯,本王讀過你的文章,你寫得很好,聽你現在已經開始幫你父王接手燕王府的一些政務了?”
朱高熾回答道:“回二十叔的話,侄兒平常也就是幫幫父王的一些忙。”
朱鬆點零頭,隨後看向陳正,陳正立即將準備好的禮物拿了出來。
朱鬆接過其中的一個盒子,打開來裏面是一根高麗蔘。
“本王聽你的時候得了病,所以一直身子骨就不怎麼好,這高麗蔘是本王特意從王府挑出來送給你的,你留下好好補一補身子,未來多多幫幫你父王。”
“侄兒多謝二十叔!”
朱高熾接過人蔘,他也希望自己的身子骨能再好一點,能夠多多幫助父王處理北平的政務,能夠好起來,多爲百姓們做點好事。
朱鬆又看向朱高煦。
“高煦,既然你尚武,那這張上好的熊皮就送給你了,你可以用這張熊皮做一件大氅或者做些衣服,北平氣寒冷,你也要養好身子,幫助你父王鎮守邊疆,爲我大明保佑一方平安啊!”
朱高煦聽了之後也很是開心,接過這熊皮之後發現果然是毛色極佳的熊皮,這一看就知道是剛剛成年的熊皮,毛色光亮不暗,實在是上好的佳品。
“侄兒多謝二十叔,侄兒多謝二十叔。”
朱鬆又拿出一個盒子看向朱高燧,揮了揮手示意朱高燧上前來。
“高燧年紀還,現在也不知將來是像你大哥一樣從文還是向你二哥從武,不過不管這從文還是從武,筆是必不可少的!”
朱鬆打開盒子,只見裏面是一根上好的遼東狼毫毛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