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計策和人情
朱鬆當然不能這麼快的答應下來,好事多磨嘛。
“四嫂,並非是我不願意,上一次皇太孫視察北平之時,四哥威儀過甚、尾大不掉,你和三個侄子爲何回到京中居住,多半也是因爲此事。”
“最難過的這一關不在於我,而在於太孫,太孫是儲君,去視察藩地,結果被如此對待,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親叔如此對待自己,他怎能咽得下這口氣?不把你們牢牢的攥在手心裏,他這儲君怎麼做的踏實。”
燕王妃嘆了口氣:“這我也知道,太孫視察當日我也是瞭解過的,可太孫來之前我就已經告訴過你四哥不要威儀過甚。”
“你四哥的確是沒有擺叔叔的架子,一切做的都是滴水不漏,可奈何你四哥在北平軍中的威望實在太高了,那些將士們眼中根本就沒有皇太孫,只有你四哥。”
“二十弟,這次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離開應,我只希望你無論如何也要帶上我們母子四人,因爲…”
“因爲如果你不帶上我們,我們是絕計不會讓你離開應的,就算是你能離開應,你四哥也絕對不會讓你踏出關門半步!”
正廳裏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這已經是威脅了。
朱鬆直視着燕王妃:“四嫂,你這是在威脅我?”
燕王妃坦蕩地面對朱鬆的眼神:“這並非是我的本意,也不是你四哥的本意,但事已至此,我們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了。”
朱鬆見燕王妃的光明磊落,看來這四哥和四嫂的確是沒有辦法了,他也就收回了警告的眼神靠在椅背上,忽然想起了那攔住自己的黑衣和桑
“四嫂,我聽四哥的王府有一名謀士,名字不清楚,但法號叫道衍,聽此人智多近妖,爲什麼不讓此人想想辦法呢?也許弟弟和弟妹在這兒還要借一借四哥四嫂的光。”
燕王妃聽了之後,心中嘆了口氣,不是不用,是道衍出的計策太過毒辣。
姚廣孝的確是出了計策,那就是與瓦剌合作,讓瓦剌人帶兵去攻打開原,開原不如北平城高牆厚,若是瓦剌引大軍攻殺的話,在朱鬆不在的這段時間之內,很有可能攻破開原城。
而開原有了戰事,朱鬆就必須提前返回開原,這個時候朱棣可以藉着征討瓦剌大軍的理由,出關與瓦剌大軍作戰。
就算是沒有打到,但是隻要讓燕王受點傷,皇上必然會心軟,也會讓燕王妃和朱鬆一起北上。
但是這個計策實在是太兇險了,第一開原城勢必要生靈塗炭,朱鬆的一片心血將會付諸東流,而燕王也將會給自己立一個敵人。
第二燕王受傷,此乃苦肉計,若是贍輕了,皇上和皇太孫肯定不信,可若是贍重了,要是一不心燕王喪命又該怎麼辦?
所以朱棣第一個不答應,不是他珍惜自己這條命,而是珍惜開原城的百姓和開原城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地。
而這個計策隨着信被燕王妃看了之後,燕王妃也是不答應,燕王妃同樣也不希望看到開原生靈塗炭,但是她更不希望看到燕王出事。
而此時實在沒有破局之策,沒辦法,燕王妃只好逼着朱鬆離開之時,想辦法帶上他們母子四人。
思索良久,燕王妃到底還是將姚廣孝的計策給了朱鬆聽。
朱鬆聽了之後心中暴怒不已,這個姚廣孝用計還真是頗爲毒辣!
朱鬆咬着牙對燕王妃道:“若是此計真的行了,我不會對四哥四嫂怎麼樣,但是我一定會想辦法殺了這個和尚,就算是親率大軍圍住北平城,我也要殺了這個和尚!”
燕王妃嘆了口氣:“二十弟,我和你四哥也不願意看到開原城生靈塗炭,更不願意看到你的一片心血付諸東流,所以此計我們絕對不能用,但是我們又沒有辦法離開,所以……所以今四嫂這才相逼於你!”
朱鬆看着外面還在把風的三個侄子又看了看四嫂。
“我倒是可以答應四哥四嫂這個要求。不過四哥四嫂,你們也得欠我個人情,而且是大人情,要讓四哥立下字據。”
燕王妃見朱鬆答應了,鬆了口氣,點零頭。
“那是自然!你若是能助我母子回到北平,就算是我們一家欠了你大恩情!”
朱鬆搖了搖頭。
“還不夠!弟弟的意思是這份字據要先於燕王王命!就算是以後他有可能做皇帝也要遵守這份字據,不然的話……”
“子孫代代短命不得好死!大明江山也將亡於朱棣一脈之手!他將會成爲大明朝的千古罪人!”
燕王妃非常震驚,二十弟到底在什麼?這種話也能得出口?
“二十弟,你什麼?你膽子也太大了!”
“四嫂!當這聰明人就別這些客套話了,當年大哥去世的時候,父皇曾在四哥和允炆之間搖擺過,但最後還是定下了允炆,可這也給四哥的心裏埋下了一顆渴望皇權的種子!”
“四哥若是心裏真的有允炆的話,又怎會不約束手下的將士們?老爺子現在還有一口氣吊着,但是你我都知道,用不了幾年,老爺子駕崩之後允炆他一定會着手削藩!”
“到時候不管是爲了自保還是新仇舊賬一起算,四哥一定逃脫不了,你們一定會舉兵造反!”
燕王妃心中震驚不已,這些話燕王曾經對她過。
燕王如果允炆登記之後真的削藩了,那爲了自保只能一讓再讓,可若是讓不了了,那就只能舉兵造反,誰也不會坐着等死。
那一燕王妃記憶猶新,也是那一燕王妃在心裏面做下了決定,無論將來自己的男人要幹什麼,自己作爲他的妻子,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燕王妃看着韓王朱鬆,重重的點零頭。
“好!我答應你,這份字據一定先於朱棣的任何命令,不論何時,不論他是什麼身份,都不能違反。”
。